中国长安网 > 法治建设

重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推进法治建设

2015-04-28 08:41:47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检察日报 

  支持起诉863件监督民事审判和执行案件105件

  重庆两年帮助农民工讨薪近千万

  重庆有农民工900余万人,是西部地区劳务输出大市。2013年1月至2014年底,重庆市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共办结农民工追讨欠薪案件970件,运用法律手段帮助1324名农民工追讨欠薪948万元,有效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上述案件中,支持起诉追讨欠薪案件863件,监督涉及农民工追讨欠薪的民事审判和执行案件105件,起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2件。

  “检司协作”——搭建农民工讨薪“绿色通道”

  “我还以为钱要不回来了。”2013年,家住重庆市武隆县的周师傅和6个老乡远赴新疆伊宁,在一个沈姓老板承包的建筑工地上打工。忙活了几个月,一分钱都没有拿到,老板却跑回了浙江老家。

  走之前,“沈老板”留下一张8.6万多元的“白条”。打工在新疆,老板在浙江,家乡在重庆。这个绕人的“三地债”,让老实巴交的周师傅几个人犯了难。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攥着“白条”返乡,向武隆县司法局申请法律援助。武隆县司法局随即将支持起诉线索移送检察机关,两家决定协作办理此案。武隆县检察院与“沈老板”所在的浙江省桐乡市检察院取得联系,协商决定共同支持周师傅等7名农民工起诉讨薪。

  2014年4月,武隆县检察院、桐乡市检察院共同向该市法院发出支持起诉意见书。经武隆县司法局联系,桐乡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也指派援助律师,为7名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同年5月,桐乡市法院对该案开庭审理,双方在庭审中达成调解协议,“沈老板”同意分三次付清欠薪。

  早在2008年4月,重庆市检察院、重庆市司法局就联合出台《关于加强民事行政检察暨法律援助工作的协作意见(试行)》,初步建立了民事行政检察与法律援助互动的“检司协作”机制。2012年2月,该机制正式推行。

  根据该机制,法律援助机构对符合支持起诉(申诉)条件的劳动合同纠纷、追讨欠薪等案件,可建议当事人向检察机关申请支持起诉(或移送线索),通过诉讼途径维护劳动权益。与此同时,检察机关在受理群众支持起诉(申诉)申请中发现有符合条件的,应告知当事人有权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两年来,依托检司协作机制,重庆市检察机关共运用支持起诉帮助追讨欠薪案件863件,帮助追回劳动报酬751万元。而仅2013年,检察机关就同时向司法行政部门移送符合法律援助案件255件。

  “目前,支持起诉的863个案件中超过四分之一是由检察机关和司法行政部门协作办理的,可以说,‘支持起诉士法律援助’的检司协作模式搭建了一条农民工讨薪的‘绿色通道’。”重庆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两法衔接”——亮出农民工维权“组合拳”

  欠薪老板突然“玩失踪”,无疑是讨薪农民工最不愿意看到的。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中新增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成为对付欠薪“老赖”们的“杀手锏”。然而,如何将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有机衔接起来?怎样整合各部门执(司)法资源,亮出一套民事、行政、刑事手段追讨欠薪的有力“组合拳”?

  2004年起,重庆市检察机关就开始探索建立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衔接机制(下称“两法衔接”机制)。2014年9月,重庆市检察院牵头与该市公安局、市环保局等14个部门建立法律适用双向咨询制度,并推动建立了覆盖全市17个相关部门的执法信息共享平台。

  该市目前已有36个基层院与当地司法行政机关会签加强和规范法律援助、支持起诉等工作文件,并依托“两法衔接”机制平台,与公安、司法、劳动保障、税务、工商、信访等相关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共享机制。一张严编密织的恢恢法网,让欠薪“老赖”们无处藏身。

  由于企业经营不善,从2013年6月开始,在重庆某机械制造公司工作的张师傅等30名农民工的工资就一直被拖欠,长达半年之久。当年12月初,为逃避支付欠薪,公司法定代表人黄某突然玩“失踪”,和家人一道失去了联系。

  履行责令支付程序后,沙坪坝区人社局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立案,并根据与检察机关建立的恶意欠薪案件移送备案机制,同时向检方备案。沙坪坝区检察院高度重视,迅速派员引导侦查取证。2014年6月,黄某被公安机关顺利抓获归案。

  同年8月,沙坪坝区检察院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对该机械制造公司和黄某提起公诉。经法院判决、调解,检方共依法为张师傅等农民工追讨欠薪22万余元。

  服务到家——畅通农民工申诉维权渠道

  “轻轻扫一下二维码,关注我们,有什么问题随时咨询。”检察开放日活动现场,重庆市巴南区检察院女干警惠蕾正在向90后农民工小杨认真介绍如何通过微信约见检察官,“键对键”咨询维权问题。

  “这可太方便了,回去也让工友们都关注。”小杨说。据统计,像小杨这样的80后、90后们已成为我国农民工的主体,与父辈相比,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愿望更为迫切,自我维权意识和法律服务需求也明显增强。

  “提升农民工依法维权能力,既要创新法治宣传形式,也要大力加强普法教育。”重庆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为普及劳动法律常识、增强农民工维权意识,重庆市检察机关充分利用检察开放日、“农民工日”等活动载体,两年来共深入企业、在建工地等开展劳动法、合同法等主题法治宣讲45场次,发放宣传资料6800余份,接受法律咨询850件次,广受农民工和所在企业欢迎。

  近年来,重庆农民工“回流”现象明显,返乡务工农民工越来越多。为服务好“本土”打工的农民工,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分别与璧山区检察院、渝北区检察院联合开展“民行检察进社区”巡回服务活动,积极构建常态化的法律巡回服务工作机制。检察官选择人口较多、农民工相对集中的社区,定期开展法律巡回服务宣传,讲解劳动合同纠纷、追讨欠薪等法律知识,收集民行案件线索,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酉阳县身处渝东南武陵山腹地。该县检察院探索建立了覆盖全县38个乡镇的民事行政检察便民申诉联络点,聘请278名村、居委便民申诉联络员。便民申诉联络点建立以来,共收集申诉线索86件,使山区农民工在“家门口”就能维权。

  重庆市检察机关还通过下访巡访、设置农民工“维权信箱”、建立便民申诉联络点等多种方式,及时受理农民工申请支持起诉和申请民事监督案件。两年来,共受理申请支持起诉案件1736件,受理申请民事监督案件4952件,进一步畅通了农民工申诉维权渠道。(王丽丽 沈义 满宁)

[责任编辑:李镕良]
相关报道

·重庆公安局为赴尼泊尔市民开通绿色通道
·重庆长寿法院启用过问案件全程留痕登记卡
·重庆:让执法过程成为生动的法治宣传课
·重庆渝北法院:社区法官将法律服务送到家
·重庆五中院:规范约束退休人员社会活动
·重庆永川:完善案件质量管理促进规范司法

·重庆永川:完善案件质量管理促进规范司法
·重庆法院“三部曲”服务两江新区创新发展
·重庆政法系统宣传工作专题培训班开班
·重庆法院:延伸审判职能 深化知产司法改革
·重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支撑创新驱动发展
·重庆南岸法院从源头减少未成年人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