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贵州铜仁司法局开展“能力提升年”活动

2015-04-27 15:34:49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贵州司法行政网 

  近年,贵州省铜仁市司法局根据市委关于打造过硬队伍的要求和省司法厅关于深入开展司法行政队伍建设“能力提升年”活动的部署,以“学先进、强素质、树形象”为主题,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的思路,通过搭建挂、训、帮、联“四位一体”的载体,拟通过三年努力,在全市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秉公执法的司法行政干警队伍。工作开展两年来,全市司法行政干警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履职能力明显提高,干部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玉屏县司法局2013年在全省司法行政机关满意度测评排名第一名,并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石阡县司法局荣获“全国普法先进县”称号;印江县司法局先后获得“全国法治县创建先进县”、“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市委在全市司法行政机关提拔县级干部8人。

  “挂”--挂职培养接地气

  采取上下联动、内外互动、双向培养等模式,让干警“见世面、接地气”。一是交叉挂职培养。选派市司法局机关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科级干部到区(县)司法局挂任副局长,选派区(县)司法局没有机关工作经历的班子成员到市司法局挂任中层领导职务,各区(县)司法局选派中层干部和乡镇司法所长互挂交流,一些县局选派局领导到乡镇挂职。截今,仅市司法局与碧江区局就交叉挂职培养科级干部5名,其中1名今年已提任副县级干部。二是一线挂职培养。从市、区(县)司法局选派没有农村工作经历的年轻干警到乡镇挂任司法所副所长或所长助理,接受“接地气”式教育,增强干警解决实际问题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仅市司法局就选派3名干部与原工作脱钩,到碧江区、德江县分别挂任司法所副所长。通过挂职培养,干部丰富了阅历,提升了能力。

  “训”--教育培训强素质

  以提升干警综合素质为目标,创新形式、拓展内容、注重实效,大力加强干警教育培训。一是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坚持学习例会制度,结合实际开展政治业务教育;争取省司法厅在铜仁挂牌成立贵州省干部学法基地,搭建干警培训平台,拓展师资渠道;探索建立业务水平检验机制,通过考试、测评等方式,检验业务能力,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依据;突出科技信息化应用,强化专门培训;邀请市内外专家学者为干警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干部职工“周学一文、季读一书”的“书香阅读”活动。二是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开展“业务知识讲学一堂课”活动,有计划组织中层干部在学习例会上讲授业务知识和工作技巧;在精简会议的同时,由业务科室牵头,以以会代训等形式,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业务技能;制定出台了《鼓励机关干部职工参加国家司法考试的奖励办法》,激励干部职工获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提高法律素养,努力培养和储备一批善管理、懂业务的政法系统年轻干部,形成梯次结构,接受组织挑选。三是外派高级专业研修。以市司法局中层干部、区(县)司法局班子成员、法治办主任(副主任)、办公室主任为重点,每年选派一批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年轻干部到专业高校开展司法行政业务高级研修,力争3年内全市司法行政机关中青年科级干部轮训一遍。2013年,在上海政法学院成功举办“铜仁市司法行政干警高级研修班”2期,培训市、县两级司法行政机关干警66名,从2014年至今,全市先后选派94名司法所干警参加省司法厅举办的司法所长骨干培训班;2015年将继续选派科级领导干部到清华大学集中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印江、德江、石阡等区(县)司法局也分别组织干部到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学府培训学习。四是探索一线干警轮训。培养内部师资力量,分级培训司法所干警,市司法局每年用10天左右时间组织乡镇司法行政干警进行专业培训,力争3年时间对全市司法所干警轮训一遍。2014年集中司法所干警160人举办为期10天的培训班,授课教师均为市司法局业务科室负责人。五是积极参与中心工作。2014年,市司法局分别选派3名县级干部、1名科级干部参与市委干部考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查、市管干部年度考核,以及市政府接访接待等中心工作,通过实践历练干部,增强干警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能力,扩大司法行政工作影响力。碧江、德江、玉屏等区(县)司法局主动选派干警服务区(县)委政府征地拆迁、矛盾纠纷排查、提供法律咨询等工作,在工作最前线锻炼培养干部。

  “帮”--帮助基层增能力

  实施“机关干警下基层”活动,让干警在一线工作、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成效在一线检验,努力提升干警做群众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是解决有所无人问题。商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关于招聘协勤解决“无人司法所”问题的通知》,聘用协勤40人一次性解决“无人司法所”问题,形成了“政府斥资、司法所用人”的铜仁模式,得到了省委领导的批示肯定。积极争取编制、人事等部门支持,加大公务员招考力度,充实司法所警力,今年全市司法行政机关招考公务员27名。紧紧抓住省司法厅招录政法干警并组织专门培训这一机遇,有针对性地申报紧缺专业人才招录计划。二是选派干警蹲点帮扶。结合开展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科长下所当干警、服务群众零距离”活动,市局机关以“无人所”、“一人所”为重点,每年分批选派科级干部到乡镇司法所蹲点帮扶,各区(县)司法局在市司法局机关干部蹲点后不定期地选派干部到基层司法所帮扶,帮助乡镇司法所理清工作思路和目标,规范法律服务工作流程,尽力为司法所解决实际难题。三是推行基层分类督导。对照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对区(县)司法局上半年和全年工作分一、二、三类,明确班子成员进行督促指导,帮助基层推进工作。2013年初下发了《关于大力提升全市司法行政机关群众满意度的意见》,明确市司法局班子成员对满意度排名靠后的县局定点帮扶;今年以来,市司法局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立了局班子成员督导一个区(县)司法局、联系一个乡(镇、办事处)司法所、进驻一个村(居)干群连心室“三个一”工作制度。通过一系列激励和惩戒措施,全市司法行政机关“争创人民满意机关”、“争当好干部”的热情愈发浓烈,2013年,玉屏县司法局取得群众满意度全省第一的好成绩。广大机关干部在帮助基层工作的过程中强化了服务意识,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联”--联系群众树形象

  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市委“民心党建”活动要求,市司法局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实施“民心警务工程”的实施意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向边远地区延伸、法律服务向干群连心室延伸、人民调解组织向行业部门延伸“三个延伸”活动,扎实推进各项业务工作向纵深拓展,为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人群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密切了干群关系,树立了司法行政队伍的良好形象。一是延伸法律服务触角。整合市内外优秀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等资源,组建法律顾问团为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提供服务;在市、区(县)城区街道、社区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或联络点,于2013年3月启动了“百名律师进干群连心室”活动,充分发挥律师的职能作用,把法律服务送到基层,送到乡村,送到群众家门口,变“坐等百姓上门”为“主动进村服务”。截至2014年,全市22个律师事务所共计担任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法律顾问135家,承办各类诉讼案件1695件,其中刑事辩护466件,民事代理诉讼案件1171件,行政诉讼代理58件,办理非诉讼法律事务58件,开展法律咨询7669人次,代写各类法律文书764件,办理农民工、妇女、未成年等法律援助案件188件,参加公益法律服务活动72次,为公益事业捐款近10万元。二是巩固人民调解队伍。探索建立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创新调解方式,拓宽调解渠道,提高调解水平。2014年以来,市司法局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为契机,积极牵头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建立健全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成立了全市首个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铜仁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同时,积极指导各区县推进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建设,全市10个区县共成立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88个。三是服务大局民生。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健全党建帮扶制度,以联系点为载体,选派干部驻村,深入了解民生,切实解决问题,强化群众观念教育。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工程,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发挥公证、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法制宣传等司法行政的职能,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和人民群众的赞扬。

[责任编辑:李镕良]
相关报道

·贵州安顺中院推行行政诉讼案件相对集中管辖
·贵州检察机关部署应用电子卷宗系统
·贵州检察院:查找司法不规范问题
·司法部调研组赴贵州监狱局召开座谈会
·贵州黔南消防多措并举全力备战春季防火工作
·贵州司法厅到基层调研律师公证工作

·贵州司法厅到基层调研律师公证工作
·贵州出台首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省级地方法规
·贵州检察机关加大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力度
·贵州黔南消防组织官兵观看爱国纪录片
·贵州消防总队召开2015年全省消防后勤工作会
·贵州消防总队召开案例通报警示教育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