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综治办紧盯发挥综治干部主观能动性这一关键,通过组织集中培训,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着力在统一思想认识、制定务实举措、严格责任落实三个环节上下功夫、见成效,拉开了2015年打造平安海淀建设升级版的帷幕。
一、在统一思想认识上聚合力。一是认清新形势。2015年是继08奥运年之后又一个大事之年,除了例行的重大节日、重大会议和敏感期之外,7月底的申办冬奥会、8月份的世界田径锦标赛和9月份的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系列活动举世瞩目,综治工作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压力大,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工作紧迫感。二是迎接新挑战。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为政法综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健全完善综治工作机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综治工作,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强化党对综治工作的领导,突出各级党委领导主抓综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三是把握新要求。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对综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综治工作范畴由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转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工作方式转向注重运用法治方式,综治工作作风转向密切联系群众。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任务,必须主动适应新要求,进入新状态,提高综治工作法治化、社会化、信息化建设水平,在更高起点上深化平安海淀建设。
二、在实施具体举措上用实招。按照综治工作“问题导向、专项攻坚、项目带动、依法治理”的整体思路,坚持切实管用原则,抓好四项重点工作落实。一是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在总结去年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推广社区(村)楼门联防、楼层联防、院落联防“三联防”模式,有重点推进老旧小区、平房区的楼宇门禁、防爬刺网等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立体化治安防控水平。二是推进人口规模调控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实有人口工作会议的部署,紧紧围绕全区44处三级挂账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33处城乡结合部人口倒挂重点地区专项整治工作,严控违建和人口增量,消减社区三类可防性案件发案率,确保秩序明显改善,流动人口数量增长有效调控。三是拓展社会力量参与平安建设渠道。针对海淀区中央单位多、科研院所多、高等院校多等区情特点,积极搭建平安建设协作平台,采取建立以单位名称命名的综治维稳工作站、社会平安联盟等方式,将上述驻区单位纳入街镇级综治委成员单位,全面落实各单位在治安秩序、消防隐患、矛盾调处、维稳防控、平安创建等领域的主体责任,实现常态、共享、联动、共赢,不断提升社会化引领综治工作的水平。四是完善社会矛盾多元调解体系。加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推进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规范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工作流程,构建诉调、警调、政调、检调和访调“五联调”机制。培育互联网、医疗卫生、物业管理等领域的行业调解组织和社会调解组织,不断提升行业性、专业性矛盾纠纷的社会化调解水平。
三、在严格责任落实上动真格。针对海淀区在2014年首都综治考核中的44个扣分项,各单位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总结原因教训,按照2015年综治工作责任书和任务分解内容,突出责任意识,狠抓工作落实。一是强化综治领导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完善综治领导责任,制定综治领导责任实施细则和考核标准,明确具体内容和要求。对综治工作不落实的部门和街镇,采取约谈、通报、警示、挂牌督办、一票否决等措施。二是加大综治责任制和案事件的报送力度。各部门、各街镇认真落实首都综治委要求,每月及时向区综治办报送综治责任制落实和案事件情况,区综治办适时通报相关情况。三是实行市级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挂牌督办整治。按照首都综治委的要求,区综治办参照上一年度各辖区治安状况,尤其是八类严重刑事案件和社区可防性案件的发案情况,选取排名靠后的街镇作为市级社会治安重点地区,进行为期一年挂牌督办整治,对年终仍未达到整治标准的,依据综治责任制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北京海淀司法局筹划2015年司法行政重点工作
·北京海淀检察院介绍互联网侵犯知识产权情况
·北京海淀检察院举办知识产权保护与防范活动
·北京海淀司法局:创新方法 打造学院精品
·北京海淀将实施实有人口信息采集核对制度
·北京海淀普法宣讲团进基层 以案释法暖人心
·北京海淀普法宣讲团进基层 以案释法暖人心
·北京海淀公安局开展实有人口信息核对工作
·北京海淀检察院定期遏制“休假式服刑”
·北京海淀努力打造阳光信访减少隐患矛盾
·北京海淀检察院制定服务北部地区发展意见
·北京海淀检察院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