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家里,一张普通的圆桌能有几种用途?在浙江省慈溪市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的眼里,它除了吃饭桌,还可以是调解桌、谈心桌和宣传桌。2015年3月以来,慈溪市司法局的党员干部利用晚上的时间,来到老百姓家里沟通交流,解答法律咨询、调解矛盾纠纷、普及法律知识。小圆桌多出来的新用途,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不小的惊喜。
这个周一的晚上,慈溪市司法局工作人员熊成茂来到逍林镇联明村老华家里,和村民们“夜谈”。熊成茂曾经在土管部门工作,对土地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非常熟悉。
在这次和村民们“约会”之前,联明村的村干部已经在村民中间做了“预告”,并且搜集了一些相关的问题交给熊成茂。所以他是做了功课,有备而来的。
“我去的是老华家里,来了三户人家。他们咨询的问题也都是在基层农村很普遍会遇到的。比方说,家里的房子征地拆迁,房产证上是已经过世长辈的名字,该如何处理;夫妻离婚了,承包土地要怎么确权,等等。”那天晚上,熊成茂和几户人家足足聊了两个多小时。
除了司法局工作人员下沉到基层,慈溪全市十余家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也是圆桌夜谈的主力。
3月下旬一天晚上,慈溪掌起司法所所长张宏炳带着所里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来到辖区几家重点矫正对象家里,上门夜谈。
“我们和矫正对象龚某交谈的过程中,她的情绪一直很低落,唉声叹气地说,自己这辈子算是完了。开导了许久,她才慢慢道出原委。”
原来,她的丈夫在外面两三年都没有回过家,对母子俩的生活状况也是不闻不问。现在儿子刚步入社会,工作不稳定,自己还在矫正服刑没有工作,亲戚朋友与他们来往得也少了。无论是经济压力,还是心理压力都很大,她对现实生活失去了信心。了解情况后,大伙儿纷纷安抚她的情绪,叮嘱她要和儿子好好生活。
第二天一早,张宏炳找到当地一家彩印公司,与企业负责人讲明了龚某的特殊情况,帮她争取到了一份工作。3月底,龚某就已经正式到企业上班了。之后的电话回访中,她的心情好了很多,也表示会努力工作,更乐观地生活。
慈溪市司法局局长齐建明告诉记者,目前慈溪全市每个司法所,每个月会至少开展两次这样的“夜谈”活动,司法局的工作人员也会结合自己业务条线,来到百姓家的圆桌前沟通交流。“借助这个平台,我们把法律知识、法律服务送到了老百姓家里,一张圆桌被赋予了调解桌、宣传桌、谈心桌的新意义,也让我们的司法行政工作更具有生命力。”
·浙江宁波望春监狱普法便民站一“站”多用
·浙江景宁:创新刑事审判机制 助推平安建设
·浙江舟山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活动
·浙江普陀法院多举措清理执行积案显成效
·浙江:开展戒毒场所“四区分离”工作
·浙江普陀山司法局推出“法律伴游”普法模式
·浙江普陀山司法局推出“法律伴游”普法模式
·浙江公安厅突出打击网络毒品犯罪
·浙江高院公布2014年知识产权十大案例
·浙江金华法院召开行政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
·浙江海宁:首次运用录音录像方式记录庭审
·十年法治浙江建设 创新经验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