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法治建设

福建泉州诉讼服务平台打破区划限制减轻群众诉累

2015-04-24 08:39:25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法制日报 

  就近立案,“跑腿”的事交给法院

  泉州诉讼服务平台打破区划限制减轻群众诉累

  一大早,《法制日报》记者在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法院的立案大厅里,碰到了领着当事人前来立案的律师小李。

  “我所在的律所离法院不远,他打工的单位也在这附近。”小李把起诉材料交给异地立案窗口的专职法官王琼后,又指了指站在她身旁的当事人王先生,“这个婚姻纠纷的案子应该归南安市法院管。要是以前,我肯定得专门跑南安一趟,一次立不了还得跑第二趟,要是带着他一起跑就更麻烦……”

  正在小李滔滔不绝“忆苦”时,王琼已经审查完资料,并与南安市法院远程协调好案号,前后用了不到十分钟。接着,小李手上另一件由鲤城区法院管辖的案子,也在丰泽区的地界儿上立好了。而这时,王先生已经毫不耽误地赶回去上班了。

  “我们宁可法院多麻烦,也要让当事人少跑腿。”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欧岩峰近日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在整个泉州区域,不管是哪里人,不管案件属于哪个法院管辖,只要当事人迈进任何一个法院、任何一个法庭,都能享受到一体化、一站式、家门口的全流程标准化服务”。

  从今年1月12日起,泉州法院以全市12个法院(包括中级法院)、42个人民法庭为点,在全国首创“跨域·连锁·直通”式诉讼服务平台,在司法服务领域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拓展连接法院和法庭的职能,努力减轻群众诉累。

  跨域立案法院就在家门口

  1月12日,当刘先生从永春县人民法院走出来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是泉州“跨域·连锁·直通”式诉讼服务平台成功开通后,顺利在异地立案的“第一人”。

  1999年,刘先生借出3000多元钱,住在安溪县感德镇的对方还立下一纸欠条。然而,十多年过去了,对方并未还钱。“按照法院管辖规定,我要起诉对方,还得专门跑到安溪县法院的感德派出法庭去立案。我一算账,这往返几次的开销都赶上自己借出去的钱了,就不想打官司了。”

  今年1月9日,到永春县办事的刘先生路过永春县法院,在咨询中恰好听到了“跨域·连锁·直通”式诉讼服务平台就要开通的消息。

  1月12日,刘先生带上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来到永春县法院立案窗口,不足10分钟,便办完了立案手续。3天后,他就接到感德法庭林法官的电话。经法官多次沟通协调,对方主动致电并偿还了3000多元欠款。2月13日,刘先生又在永春县法院提交了撤诉申请,两天后就收到了安溪法院准予撤诉的民事裁定书。

  “爱拼才会赢”的闽南精神活跃了泉州市的民营经济,也活跃了当地人员的流动。泉州现有户籍人口850多万,另有20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异地纠纷较多。2014年,泉州两级法院受理各类案件超过12万件,居福建省首位。

  “按属地管辖制度,异地诉讼无法跨区域灵活处置,当事人只能来回折腾,有的跑累了腿,还办不成事。”泉州市丰泽区法院院长杨武能告诉记者。

  2013年,德化县的沈某与丰泽区的徐某签订了购销鱼粉合同,约定的付款期限到了,徐某几次催要,沈某就是不给钱。按照管辖规则,徐某必须到德化县法院去立案,而泉州市区距离德化县130公里,开车要一个半小时,坐大客车则需要半天时间。

  “按照完成诉讼流程跑法院6次计算,需要来回12次,如果带着委托律师或代理人一起跑,成本更大。而现在,徐某可以就近到丰泽法院来立案,加上路程也不过二十分钟。”杨武能介绍说,丰泽区法院还推出了“半小时立案承诺制”,即在半小时内完成泉州地区内所有案件的立案审查、收件、登记等工作,并马上向案件受理法院寄送材料,做到当场办理当场邮寄当天到达。

  据统计,自1月12日该平台启动以来,泉州全市法院共异地立案1677件,提供异地诉讼法律咨询673次、信访接待119次,材料收转351次、诉讼指引729次,有效减轻了群众诉累。

  “泉州连锁”服务向星级看齐

  “你到任何一家肯德基或麦当劳,都能吃到相同味道的汉堡和鸡翅,享受到一样的服务。你拿着银行卡找到任何一台ATM取款机,都能取钱或转账。我们的司法服务,说白了就是要给群众带来‘跨区域连锁店’这样的效果。”欧岩峰介绍说。

  “跨域司法服务连锁”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泉州整个行政区域内,不管案件由哪个法院管辖,群众都可以在距自己家门口最近的法院(或法庭)享受到无差别、标准化的司法服务。一些原来需要群众多次跑的事,由全市不同法院(法庭)之间相互沟通协商自行解决。

  今年2月2日,茶商林水鱼拿着一大叠材料来到南安市法院要求立案,状告安溪县18人欠钱不还,法官马上通过诉讼服务平台与安溪法院取得联系。根据安溪县法院的反馈,这18名被告要分成10个案件,分别在6个法庭审理。按照原来的程序,他必须跑到这6个法庭一一立案,来回要300多公里。

  “更棘手的是,以前各个法院的立案标准并不统一,有些案子看起来情况都差不多,但在这个法庭能立,在别的法庭就有可能立不了,群众多跑很多冤枉路不说,还会因此对司法公信力产生怀疑。”南安市法院院长李瑞阳告诉记者。

  而在闽南“熟人经济”较为风行的背景下,原告到异地参与诉讼,会认为可能出现“主客场”现象,给当事人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连锁式的标准化司法服务,有利于破解地方保护主义,平等地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在这个平台下,哪里都是老百姓的‘主场’。”欧岩峰说。

  当天,南安市法院立案庭法官第一时间对林水鱼递交的材料逐一审查,并指导林水鱼填写了立案手续材料,10多分钟后,林水鱼就拿到了10张《受理案件通知书》。

  同时,泉州中院这个“总店”通过细化审查标准和服务内容,统一司法尺度,既限制了各个“分店”法官违法使用自由裁量权谋求私利,又设定“星级”服务标准,集中治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问题。

  一路直通打通环节打通层级

  3月13日上午,晋江市法院开庭审理江西高盛物流公司状告晋江华丰运输公司、富邦财产保险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

  与以往当庭参加审理不同,高盛公司的代理律师和当事人无需驱车到几十公里开外的晋江市去参与庭审。他们只需坐在南安法院审判庭,借助科技法庭的网络,与坐在晋江法院里的法官、书记员和被告进行沟通,打破了距离的束缚。

  原被告双方经过在线视频辩论、举证、质证等,只用了半个多小时就达成2.2万余元的赔偿协议,并通过法院内部局域网传输,完成核对笔录等环节。这也是泉州“跨域·连锁·直通”式诉讼服务平台运行后的跨域远程视频庭审第一案。

  从诉前阶段的法律咨询,到立案阶段的起诉材料提交,到审判阶段的材料收转、调解、开具生效文书证明,再到执行阶段的执行申请、执行财产线索提供、执行款领取……“跨域·连锁·直通”式诉讼服务平台缩短的不仅仅是群众的“脚程”,更是审判流程各个环节的反应时间,同时实现了法院各层级之间的直通。

  “就算是泉州市中院管辖的案子,群众也可以在泉州范围内任意一个基层法庭立案,反过来也一样。就好比你拿着银行卡就可以直接到自家楼下的任意一台ATM机取款、跨行转账,而不用非得跑到开户行去。”谈到平台的直通功能,欧岩峰给记者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

  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平台开通以来泉州各法院之间相互立案达502件,法院院部与法庭以及法庭之间相互立案达1175件。(记者吴亚东 实习生王莹)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福建武夷山:部署乡村法律服务 推进队伍建设
·福建:发布2014年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
·福建公安厅打击虚假信息诈骗犯罪
·福建公安:坚持民意警务 严打突出犯罪
·福建泉州公安机关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福建龙岩警方销毁近万张盗版音像制品

·福建龙岩警方销毁近万张盗版音像制品
·福建龙岩检察院研究部署检察新闻宣传工作
·福建漳平检察院聘任6名规范司法工作监督员
·福建晋安检察院微信“网上问政”服务便民
·福建漳平检察院聘任6名规范司法工作监督员
·福建将开展城市交通管理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