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四川成都中院通报2014年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2015-04-22 16:03:02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成都长安网 

  以“三审合一”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新引擎

  四川省成都市中院通报2014年度成都市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

  4月22日,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外发布了2014年度成都地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和十大典型案例。成都中院新闻发言人、副院长杨玉泉重点介绍了去年成都市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对“天天渔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凤鸣轩网站传播文学作品侵害著作权等十大典型案件情况进行通报,成都中院表示将通过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向公众发布。

  去年成都市知识产权保护呈现三大特征

  据了解,2104年成都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004件,这也是继2011、2012、2013年该类型案件持续增长后首次突破3千件。“知识产权案件数量的持续增长,映射出‘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对成都市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彰显出司法审判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主导作用。”据杨玉泉介绍,从2014年审理的涉知识产权案来看,成都地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知识产权案件数量持续强劲增长。2014年,成都法院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数首次突破3000件,较2011年增长近1.4倍;较2012年、2013年,增幅分别达29.54%、34.17%。二是知识产权案件全省占比进一步提升。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成都法院知识产权案件收案数在全省法院持续高居榜首,占比达78.17%,比2013年全省占比73%又提高了5.17个百分点,“首位城市”战略的实施对成都市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的影响更加明显。三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领域进一步拓宽。2014年,首次受理了2起反垄断纠纷民事案件,至此,成都法院知识产权案件类型已基本覆盖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涉及的所有领域。

  提升审判质量兼顾案件效率

  “三审合一”增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动力

  面对社会经济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所带来的新挑战,成都法院通过提升审判质量、缩短审理时间、加强品牌战略保护及“三合一”审判机制4项措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

  据了解,在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中,成都法院坚持法治原则、依法裁判,持续推动案件的精品审判,加强说理,坚决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体现正确的价值导向,树立和维护了成都法院的良好司法形象。同时,注重审判管理,持续规范证据采信、事实认定以及法律适用等环节的司法行为,严把审判质量关,确保裁判公正。2014年成都两级法院审结的2484件一审知识产权案件,只有4件被二审改判或发回,占比仅为0.16%。

  另一方面,成都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裁判在企业创新、行业进步、竞争有序的规则指引作用。在“重庆某公司诉成都某食品公司侵犯商标权纠纷”一案中,确立了非商标权人规范、完整地使用企业名称的行为不构成商标侵权这一规则;在“长城”、“华夏”红酒商标侵权案中,统一了对“假冒”商品的判断标准和合法来源抗辩成立的审查标准,引导商家在进货环节中加强对商品真伪的鉴别及交易手续的完善等。

  提升审判质量的同时,成都法院启动了知识产权案件繁简分流审理模式,对类案以首案精审、统一标准为原则,对其余案件快审快结,有效缩短案件审理时间。“与2013年相比,2014年成都法院知识产权保护案件审理平均用时从101天缩短到86天,缩短了近两成。”杨玉泉说。

  2014年,成都法院以全面启动刑事、民事、行政审判“三合一”试点工作为契机,不断增强知识产权审判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以创新的方法助推创新驱动,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注入新动力。自“三合一”审判工作开展以来,成都两级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案件共计1797件,其中审结1558件。

  为了整合资源,积极充实审判力量,成都法院及时调整和强化了审判组织和人员配置,将具有刑事、行政审判经验的人员充实到知识产权审判队伍中。开展调研,培养“五型”法官。同时,市中院进一步加大了对基层法院推进改革试点和审判业务的指导,明确了“三合一”审判机制下的内部协调衔接问题,保障了裁判尺度的统一,确保“三合一”审判工作稳妥有序进行。通过召开推进会、座谈会、两级法院联动会议等形式对试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深入总结和研究试点中的经验和问题,促进“三合一”审判工作规范、协调、统一地开展。

  加强司法指导

  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覆盖面

  近年来,成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以为民司法为立足点,积极回应社会司法需求,深入基层,切实推进阳光司法,让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日益深入人心,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

  据了解,成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依托已有的位于红星文化创意园和龙泉经开区的知识产权巡回法庭,定期深入园区、社区开展巡回审判,方便社会主体参与诉讼,进一步强化了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意识。2014年4月,高新区法院在成都高新区天府软件园正式设立了固定的知识产权巡回审理点,通过就地办案的方式,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园区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不断提升。通过“坝坝法庭”活动,精心选取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消费品相关的商标侵权案件到社区进行庭审,受到社区群众的欢迎和好评。此外,成都法院还继续开展“便民司法”服务活动,制作并发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系卡”等,向社会公众提供法律服务,增强知识产权守法意识和维权能力。

  为了降低知识产权诉讼活动的司法成本,提升权利人及其相对方在知识产权诉讼活动中的收益。一方面,成都法院始终强调法官释明权的依法积极行使,帮助当事人正确理解法律、预判行为后果,引导双方合理行使诉讼权利、诚信履行诉讼义务,避免司法成本的无谓耗费。另一方面,成都法院倡导知识产权审判法官在关注当事人诉讼争议的同时,也需关注争议背后的知识产权日常行为,通过在个案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判后释明、提出司法建议,帮助市场主体改善管理、规范操作,让知识产权审判活动的效果,由明晰对错、划分责任拓展到知识产权行为的改进与再造。

  据了解,成都法院将在近期内正式启动“司法智慧助力创新”主题活动。届时,成都中院将在官方微信开设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专栏,提供涉及知识产权最新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并以法官视角解读法律适用问题;立足知识产权诉讼,提供诉讼参与人的诉讼能力;通过审判发挥规则指引作用,帮助市场主体建立保护知识产权预防机制等举措,用司法智慧助力创新,为成都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司法服务。(记者 夏旭东 陈睿 王晓 王鲲鹏)

[责任编辑:曹威]
相关报道

·四川成都政法委主动反馈提案办理意见
·四川成都禁毒办开展毒品无害化销毁工程
·四川成都试点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
·四川成都检察院推行主任检察官负责制
·四川政法委调研成都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
·四川成都:努力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政法队伍

·四川成都:努力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政法队伍
·四川成都:争议案民警出庭作证将成常态
·四川成都检察院“去行政化”提高办案质效
·四川成都检察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监督活动
·四川成都:检察官办案责任制试点初见成效
·四川成都公安部署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