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信仰和价值观有着密不可分的相互关联和支配作用,精确地标定着人类的理想追求、道德操守和行为准则。有人说“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怕的,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则是很可悲的。”什么样的信仰决定和影响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树立起广泛共识的崇高信仰,并不断校正和引领着价值观的正确方向,则是每一个社会人所应执着追求的。
当一个人、一个社会信仰缺失、价值观念混乱,所带来的严重恶果是道德沦丧和极度的自私、虚伪、残暴。曾几何时,倒地老人要不要扶、见义勇为能不能做、助危济困可不可行,竟然成了质疑和争议,使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明哲保身”封建处世哲学和资产阶级“伪民主自由”的沉渣泛起,更是在叫板着社会主义国家的道义高地和道德底线,已经到了重新呼唤信仰回归、寻找我们失落的精神家园时候了。当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刻不容缓。
众所周知,信仰和价值观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是人生的必备“硬件”。一个人的信仰和人生追求,决定着他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追寻什么信仰,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振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在当今社会背景下,由于多元文化和思潮的冲击,很多人的人生追求和价值信仰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偏离时代要求的迹象,尤其是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价值观念的不同,决定了人们意识形态的异化,加之贪污腐败现象的多发频发、社会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的加大等等,使一些人对共产主义信仰产生了怀疑、甚至动摇,空虚、自私、冷漠、愤世,浑浑噩噩,毫无理想信念,在青年一代人的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使之相距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渐行渐远,着实令人堪忧。“只扫个人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极端自私和“生前只管及时行乐,死后哪怕洪水涛天”的末世心态,折射出人性良智的扭曲和社会德彰的阵痛,而这一切的一切,不仅在敲打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肆意践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传承已久的公序良俗,严重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格格不入的。而今,如何重塑信仰,找回理想,明确人生追求,用共产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补精神之钙、养道德之血、医心灵之疾、治思想之病、培浩然正气,是我们不能犹豫的坚定选择。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是人生的一道必答题。多年来的历史和实践证明,追求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回答和解决好这一人生课题的“不二法门”,也是应有的题中之意。“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定论,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进行了高度概括,精准诠释了要怎样做才会更好、我该怎么去做的准则,不是“口号”、更不是“大道理”,而是真真切切的依法、以理、以德服人的“干货”,不该存在任何的怀疑和争论。或者有人说,信仰自由是我的人权,这本无可厚非,但当所追求的信仰是邪恶的“教义”和荼毒生灵的“主义”之时,此所谓“信仰自由”又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呀。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于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崇高的信仰不是看信奉的是玉皇大帝、还是释咖摩尼,更不是以“信徒”的多少来进行臆测和推断,而是要看对人类发展进步有多大贡献。马列新纪元以来,社会主义为全人类带来的福祉是经过反复证明了的,这一点不容置疑。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当一些人对 “共产主义社会”和“天堂”都没有亲眼所见之时,却偏偏选择相信能够上“天堂”,而不相信能够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多么的愚不可及,因为,在你没准备去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又怎么知道那是不可实现的呢?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在新的历史时期,敢于叫响“我的信仰我做主”,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永远肩负的神圣使命,需要对真理的笃定和勇毅,拷量着每一位党员干部的政治操守和思想境界。对于广大共产党人来说,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口头上的“说教”,而是脚踏实地的践行,真正做到果断向“歪理邪说”亮剑,大声对“腐朽思想”说不,以一举一动的身体力行引导全社会和人民群众树立对崇高信仰的追求,不断培养讲礼仪,知廉耻,重法纪,守公德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则是我们必须坚守的。
可记否“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是我们的郑重宣誓和庄严承诺,而对于承诺与誓言,只有永远兑现的义务,没有丝毫反悔的权利,这确也是耳熟能详的简单道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坚定信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任重而道远,守望今天,莫为浮云遮望眼,展望未来,风物长宜放眼量。我的信仰,就让我来做主,那就是追求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一生矢志不渝,这也正是我想说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的!
(陈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