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四川多家联合“报盘”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

2015-04-21 11:13:56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四川法制报 

四川5家省级单位“报盘”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

职务犯罪案全省5年审结8699件

4月20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执法检查动员会在成都召开,会上,省高院、省检察院、省监察厅、省财政厅以及省审计厅等5个省级单位就贯彻实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的情况向大会“报盘”。《四川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从2010年1月1日开始施行。实施近5年来,全省各部门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从制度建设、强化治本入手,创新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仅以法院系统为例,截至今年3月,全省法院审结各类职务犯罪案件8699件12593人,审理了绵阳市副市长廖明、雅安市市委书记徐孟加受贿案及四川省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忠元受贿案等重大职务犯罪案件。

省法院

5年审理3153件贪污贿赂案

省高院在《关于全省法院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报告》中指出,2010年至2015年3月,全省法院共审结各类职务犯罪案件8699件12593人。其中审理贪污、贿赂犯罪案件3153件507人,失职渎职犯罪案件454件583人,挪用公款案件255件301人。针对我省职务犯罪涉及领域广泛,重点领域易发高发,一把手犯罪现象严重的特点,突出打击了征地拆迁、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工程建设、矿山土地资源出让、政府采购、国有企业转制等重点领域的职务犯罪。

建立职务犯罪大要案机制

报告显示,由于刑法对贪贿案件规定的法定刑幅度过大,为避免量刑不均衡,省高院通过对全省职务犯罪案件进行调研和分析,提出了我省贪贿案件量刑的内部掌握标准,规范了全省职务犯罪案件量刑适用,避免同案不同判引发炒作和质疑。同时,全省各级法院定期对审判的职务犯罪案件进行梳理、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分析所涉领域、部门在制度机制和工作环节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及时向发案单位和有关部门提出预防、遏制腐败的建议。

为了确保案件质量效果,省高院明确了我省刑事职务犯罪大案要案的范围,规范了大案要案的报告、督办程序以及督办大案要案办案方式,并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沟通协调工作机制,对审判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需要协调的问题,主动提请省反腐败协调领导小组进行协调、讨论、确保反腐形成合力。

出台13项制度预防腐败

记者在报告中看到,2014年省高院先后出台了13项制度,形成完整齐备的具有四川法院系统特色的司法腐败职务犯罪预防机制。同时向7个中级法院发出了审务督察整改通知书,对全省各级法院防止出现类似问题起到了良好的预防效果。

为维护司法公正,省高院建立健全了留痕机制,严格实行会见案件相关人员必须2名以上法官或法官和书记员参加,且要求在具有全程录音录像设备的专门会见室会见。对非因履行职责过问案件的法院领导干部及其他人员一律登记留痕,存档备查。进一步建立起防止人情案、关系案,防止法院干警充当诉讼掮客干扰办案的“隔音墙”,把审判权牢牢地关进笼子里。

省检察院

5年查处605名县处级官员

打击是预防犯罪的重要手段,预防是打击犯罪的最终目标。2010年以来,省检察院共立案查处职务犯罪嫌疑人10560人,其中大案6394人,县处级以上干部605人。

建设职务犯罪预防网络

报告指出,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系统腐败,尤其是高校职务犯罪突出及教材教辅资料订购环节贪腐严重,加重学生负担的突出问题,省检察院结合查办教育系统职务犯罪,推动高校建立廉洁自律机制。据了解,2014年与2013年相比,教育系统贪污回落职务犯罪案件发案从108人下降到63人。

报告显示,自《预防条例》颁布施行以来,省检察院先后与省国资委、发改委、卫计委、教育、交通、中铁系统等行业和单位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针对该制度运行过程中发现的联席会议不够规范、工作配合不够明确等情况,省检察院于2013年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四川省重点行业(系统)预防职务犯罪联席会议章程》,明确检察机关与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相互之间的责任与义务、工作方式与措施。目前。省检察院已经建立起43个单位组成的预防工作联席会议,与30多个行业、单位共同签署了《关于共同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意见》。

完善行贿犯罪查询系统

为了构筑长效防控职务犯罪屏障,全省各地检察机关主动与有关行业和部门配合,以“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为前提,共同建立廉洁准入机制。省检察院专门制定《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实施细则》,对行贿犯罪档案的录入范围、内容、受理查询程序、档案管理及人员素质、纪律要求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目前,全省检察机关已建立起功能完善、操作简便的行贿犯罪记录档案查询系统,录入全省近5年来发生在教育、医药卫生等10个系统、领域的1951件贿赂犯罪案件及189件行贿行为。5年来,已有全国各地的1000多家单位和个人来川查询24762次,被查询出有行贿犯罪记录的单位和个人分别有406个和288人。

省监察厅

去年查处3534件“四风”案件

2014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12893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3445人,同比分别增长29.7%、27.8%,共接受群众信访举报77840件。

记者在报告中看到,为了加强线索摸排管理,省纪委监察厅健全信访举报及时受理和违法违规线索主动发现机制,对反映强烈、问题具体、可查性强的线索,及时组织调查核实、立案查处,做到线索、案件不查清坚决不放过。同时,针对突出办案重点,省纪委监察厅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中插手工程建筑、矿产水电土地资源出让,侵吞国有资产,买官卖官、以权谋私案件;严查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运作上发生的腐败问题以及基层党员干部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2014年,省纪委监察厅立案查办52人,其中省直部门负责人及重点岗位人员21人,国有企业、高校负责人11人。

同时,2014年,为了强化监督责任,省纪委监察厅探索建立“一案双查”制度,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严重“四风”问题的地方、部门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倒查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自觉性。2014年,省纪委监察厅牵头组建13个督促检查组,督促整改问题668个,全省查处涉及“四风”问题案件3534件、处分3364人,内部通报973件、公开曝光537件。

省财政厅

2015年省级专项资金减少10%

2013年起,省财政厅全面启动专项资金管理改革,全面清理整合专项资金、预算项目,全面实施专项资金绩效分配。2014年省级专项资金较2013年减少40%,2015年省级专项资金再度减少10%。

报告显示,针对规范国库资金的管理,省财政厅全面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将改革范围覆盖超过3万个预算单位,将省级单位自有资金纳入系统管理,健全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加强对资金特别是“三公”经费支出的动态监控,减少超标准、跨科目列支资金的行为。并全面清理财政专户整改,全面实现财政专户转归财政国库部门统一管理,将所有财政专户资金收支逐步纳入金财工程“大平台”统一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为了增加预算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省财政厅从公开原则、内容、时间、范围、格式、责任主体、明细程度等方面对预算信息公开提出了具体要求。建立预算公开情况月报机制,将各地预算公开情况纳入年度市县预算管理工作考核。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违规乱发钱物、违规乱发津贴补贴等违反财经纪律问题的检查,切实整顿财经秩序。

省审计厅

5年查出违规金额739.7亿元

自《条例》实施以来,全省审计机关共审计(调查)59567个单位,查出违规金额739.7亿元、损失浪费金额12.5亿元,为国家增收节支623.8亿元;审计核减并为政府节约建设资金316.1亿元;共向司法、纪检监察机关移送经济案件653件涉及518人,涉案金额82.9亿元,移送后相关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183人,受到刑事处罚43人。

报告强调,从审计工作实践来看,职务犯罪主要有权钱交易,利用职权贪污,手段隐蔽,发案部位有增多趋势以及财政工作关联度高等特点。为此,省审计厅坚持紧跟资金流向,由资金的管理使用查机制制度和权力行使,把预算执行与财政决算审计、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审计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并在全省审计系统建立了重大线索、重要问题即时报告制度,加强重大违法违规线索集中管理,实行发现重大问题线索即查即处与“留案待查”结合等办法,避免因审计时间紧、任务重,疏忽遗漏了对重大职务犯罪行为的深入查处。据介绍,从2010年至今,全省审计机关共对7250名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查出领导干部负有直接责任问题金额25.2亿元,向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移送70人。

报告中还指出,国有土地出让与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是职务犯罪多发、频发的重点领域。为了加大对政府性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省审计厅推动投资审计由公正性的、单纯的“造价审计”向监督职能回归,加大了对投资决策、投资管理职能履行、政府代建制等管理环节的审计监督力度,促使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完善制度。5年来,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对35984个投资审计项目进行了审计,核减投资额316.1亿元。(记者 宋锫培)

[责任编辑:李镕良]
相关报道

·四川成都政法委主动反馈提案办理意见
·四川成都禁毒办开展毒品无害化销毁工程
·四川广元司法局调解矛盾纠纷成效显著
·四川眉山多部门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行动
·四川攀枝花法院开展弘扬诚信惩戒失信活动
·四川巴中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人员教育活动

·四川巴中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人员教育活动
·四川攀枝花:开展"弘扬诚信、惩戒失信"活动
·四川巴中中院召开"我对院长有话说"推进会
·四川成都试点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
·四川遂宁“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正式运行
·四川凉山检察机关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