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北京市高级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2014年北京市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正式公布《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综艺节目著作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并现场发布2014年度北京市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及十大创新性案例。
2014年新收一审知产民事案件11232件 同比增长15.99%
会上,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民三庭庭长杨柏勇介绍,北京市三级法院2014年共新收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1232件,同比增长15.99%;审结10930件(含上年旧存),同比增长15.51%。
其中,新收专利案件562件,商标案件1006件,著作权案件8953件,技术合同案件184件,不正当竞争案件183件,其他案件344件。
市高、中级法院共新收二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312件,审结1269件。
市一中院和北京知识产权法院2014年共新收一审知识产权授权确权行政案件9738件,同比增长250.29%,其中专利案件548件,商标案件9190件;审结4728件,同比增长68.92%。
市高院共新收二审知识产权授权确权行政案件2391件,同比增长65.93%,其中专利案件411件,商标案件1980件;审结2080件,同比增长43.75%。
首都法院切实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导作用,审理微软公司理微软公司诉北京合众思壮公司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案、王老吉诉加多宝不正当竞争纠纷案等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平等保护中外知识产权人合法权益,有效发挥了司法保护在激励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2014年共新收知产犯罪一审案件203件285人
北京高院公布,2014年,全市法院共新收知识产权犯罪一审案件共计203件285人;审结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231件(一审案件203件,二审案件28件)。
在审结的一审案件中,侵犯著作权罪77件115人,销售侵权复制品罪1件1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77件105人,假冒注册商标罪40件55人,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6件7人,侵犯商业秘密罪2件2人,以判决方式结案202件,检察机关撤诉1件。
审结了周某等利用“思路网”下载高清电影侵犯著作权罪案、张某利用“P2P”技术实施侵犯著作权罪案等一批有重大社会影响和涉及新技术的案件。
组建两个改革试点合议庭 全国首次为法官助理在裁判文书中署名
据介绍,北京高院将“开展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调研准备工作”列为2014年市高院重点工作。
2014年11月6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作为全国首家知识产权专门法院正式成立并履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出席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挂牌仪式并共同为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揭牌。
北京高院知识产权庭作为合议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于2014年8月份组建了两个改革试点合议庭,每个合议庭由一名审判长、两名合议庭法官、三名法官助理和三名书记员组成。
经过近半年的试点,两个合议庭运行顺畅,审结案件400余件,法官平均结案数为其他合议庭法官结案数的近2倍。
特别是,充分落实了审判长为主导的合议庭整体负责制,明确了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职责以及院、庭长的管理监督权;在全市首次安排法官助理在法庭落座列席庭审,在全国首次为法官助理在裁判文书中署名,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
大力加强人才培养 努力建设专家型法官队伍
据介绍,北京市法院始终重视知识产权专家型法官培养,涌现出一批专家型法官,展现出首都知识产权法官的良好形象。
其中,宋鱼水、林子英、陈锦川3位法官先后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审判业务专家”称号,姜颖法官被授予首届“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称号并在“2014北京榜样”大型主题活动中荣获提名奖。
与此同时,一大批年轻的知识产权法官迅速成长起来。2014年,市高院潘伟、朝阳区法院苏志甫、石景山区法院宋旭东3位法官荣获“北京市法院首届模范法官”荣誉称号;市一中院司品华、市二中院张剑、东城区法院樊雪、海淀区法院曹丽萍、丰台区法院叶晓5位法官被评为“第八届北京市先进法官”,不同年龄段的梯次化人才培养计划效果逐渐开始显现。(刘向智)
·上海:成立自贸区知识产权法庭
·贵州成立知识产权公职律师办公室
·最高法就审查知识产权案件司法解释征求意见
·浙江公安:建立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新机制
·河南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在郑州召开
·上海将推进知识产权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试点
·上海将推进知识产权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试点
·广东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敲响“第一槌”
·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公证工作显成效
·山东青岛中院成立首个知识产权巡回法庭
·孟建柱:创造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
·北上广知识产权法院即将挂牌 最高法发布案件管辖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