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热线架起了警民连心桥,不断助推我区公安机关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我区公安机关“12389”举报投诉电话自2013 年12 月20日开通至今,共接听群众各类来电3000余起。
“您好,我的身份证丢了,现在要补办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我的车没有去过吐鲁番,在那里怎么会有违章记录?……”4月3日一上班,“12389”值机员就接到几名群众打的咨询电话,值机员一一耐心解答。
目前,我区公安机关共设有17 部“12389”举报电话,分布在自治区公安厅和15个地州市公安机关,现有值机人员30多人,平均每天接听电话10余起。其运行模式为工作时间人工接听、非工作时间全程录音、定时提醒收听办理,24小时受理群众投诉举报,来电回复率为100%。
去年1月27日上午,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的马某通过“12389”举报电话反映:其丈夫的户籍在2010 年9 月9 日被当地派出所以病故为由注销,至今没有更正。接到投诉后,巴州公安局纪委要求焉耆县公安局纪委协调督办。焉耆县公安局纪检工作人员当日就电话联系了马某,详细了解其丈夫户籍被误销的原因并展开调查。1月28日上午,该县公安局治安部门为其丈夫办理了户籍补录手续及临时身份证。
据悉,“12389”受理的举报、投诉涉及公安机关或民警违纪违法行为11大类70项120种。自开通以来,全区各级公安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管辖范围内的举报投诉中,民警不作为,失职、渎职类占41.2%,违反警务纪律类占30%,侵犯权利类占14.1%,贪污受贿类占5%,其他违纪违法行为占9.7%。这些占全部接听电话量的23.49%,而接听咨询类电话占76.51% (其中含无效重复投诉举报53.68%)。
自治区公安厅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杨志明说,“12389”的开通,使公安纪检监督工作从幕后走向前台,投诉举报的实时性、互动性及数量的增加,对公安机关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考验。全区公安纪检监察部门要适应这一变化,对举报线索及其办理情况进行认真核查、抽查,对典型案件加大督办力度,确保举报线索得到认真办理。同时,要认真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深入推进公安机关反腐倡廉建设。
(记者 陈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