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江苏南通警方借鉴企业ISO9000认证的标准管理理念,提炼固化了312个警务操作流程,总结推广了198项民警工作法,让每一位执法民警都知道执法中应该“干什么、怎样干、干到什么程度”。如今,在公安部大力推进“四项建设”的指引下,南通公安执法规范化迭代更新,有了升级版本。
3月30日7时15分许,江苏省南通市通京大道青年路口,交警周鹏准时到来,一身警务装备锃亮,“一拎重量就知道执勤装备全不全,习惯早就养成了”。
一墙之隔,刑警贾东涛和他的团队奋战一夜,成功解码贵州习水警方送来的疑难凶杀案检材。作为全国知名的“骨语神探”,他说“秘诀无他,就是每一个人都标准规范地做好每个工作环节。”
“标准规范已成为南通公安的看家宝”,南通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党委书记陈旭介绍,2009年全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南通现场会召开后,南通警方不断深耕“标准规范”田,一切以“规范规矩”为牵引和保障,从执法规范扩展到整个警务规范。
“痛,不通;通,不痛!”陈旭说,“规范规矩”如同打通了南通警方的经脉,南通警务进入一个“闭合”的自我循环发展的良性轨道。
公安部部署“四项建设”以来,南通警方以“规范”这一根针有效串起警务工作千条线,牵起“四项建设”的牛鼻子。
一切以创新创优为动力
规范是“南通经验”不变的主题
去年制订新增671项行政处罚裁量标准、759个执法办案证据标准,南通警方执法规范化不断迭代更新,《执法指引》被民警誉为“宝典”。
2009年,南通警方曾以标准管理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南通经验”而蜚声全国。
如今,在公安部大力推进“四项建设”的指引下,南通警方执法规范化又不断迭代更新,有了升级版本。
从2007年开始,南通市公安局不断探索实践以标准化管理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发展之路,一手抓标准完善,一手抓标准执行,通过7年的努力,形成了一套标准体系,并渗透到警务运行、队伍建设各个层面,使执法规范化成为牵动整个公安工作的牛鼻子工程。
执法办案上,南通市公安局针对梳理出的执法漏洞和隐患,完善标准117项,废除8项。他们先后制订了交警执法纠违、刑事案件信息研判、辅警人员勤务管理等55个执法管理操作标准。同时,针对信访接待、110接处警速度慢等问题,制订了三级视频接访标准,建立了就近处警工作机制。
其中,2014年,南通警方《执法指引》就制订新增了671项行政处罚裁量标准、759个执法办案证据标准。立规矩、树标准,让法制部门成了质检部,民警的执法行为就像平安产品生产线上的流水作业。
暴恐袭击接警第一步做什么?艾滋病人接触注意什么?接处警摄像站哪个位置?这些“警务说明书”中都有。每条规定力争50字以内,字不多,贵在让民警记住,《执法指引》被民警誉为“宝典”。
进出库房各用条码枪扫一次,这里相当于小型仓储物流。在南通市公安局如皋物证管理中心,涉案财物实现了动态跟踪管理,中心库房、大宗物品及涉案车辆区各自分区,全部信息化跟踪;“网上巡检、飞行临检、视频抽检、重点频检、信访倒检”,民警的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制约措施就跟到哪里。
在“规范化”建设进程中,南通警方让“讲规矩行规范”不断创新创优,在警务“新常态”面前,规范就是不断把权力约束在规章制度的“笼子”里。仅2014年,南通全市就清理规范公安行政权力事项893项。
规范执法行为有个“智囊专班”——南通市公安局党委领导下的执法管理委员会。执法管委会的刚性任务是定期分析执法工作现状、制订执法工作制度。
除了物证管理中心,南通警方还建有办案中心、案审中心、视频执法监督中心、电子数据存储中心,五大中心是南通民警的“生产车间”。全市236个执法单位全部完成规范建设,36个办案中心163间询(讯)问室和其他各类功能室全面升级。
从民警押解嫌疑人到达办案区,进大门领取门禁卡、换领工作证等“两把钥匙”,之后人身检查、信息采集、毒品尿检等“八个关口”,到最后完成网上流转,一个案件才能顺利拿到内部审批的“通行证”。任何关口存在问题,下一道关口的大门就不会打开。
“通关”管理模式实施以来,全市未发生一起有人员伤亡的执法安全事故,无一起针对执法过程的有效投诉和行政败诉。
一切以基层基础为指向
让标准规范渗透警务全过程
未经标准框定的信息采集业务,录不进警务平台;未经标准授权的专项行动,纳入不了全局考核。规范渗透到南通警务管理全时空,成为南通警队的核心价值。
“拍身份证照,按照市公安局统一要求,实行‘多拍多选’。一共拍3轮,每轮拍5张。”永兴派出所教导员曹罡亮详解“从大头照到满意拍”。这样的标准引群众频点赞。
标准规范从法条中来,更从实践中来,紧贴“四项建设”的核心要求,按照社会需求量身定制。南通警方“规范警务”具有全面覆盖性,规范越深入,拉力越强大,一些制约公安工作的老问题也迎刃而解。据了解,在社会管理方面,南通市公安局以标准化推动社会管理责任化为导向,建立了外来人口居住证管理、矛盾纠纷积分式预警、外源信息实时化共享、场所行业分层次管理、社会力量机制性联动等5项工作标准。
据统计,南通警方基础工程建设期间,基层所队和一线警种在警力配备、经费投入和执法轮训上,均实现了小幅增长;而在规范化建设背景下,上述指标2014年增幅高达3.7%、8.9%和4.1%。
以往,各业务部门各自为政,虽有千条线,但考核大棒指到哪儿,专项行动就盯到哪儿,基础信息工作就做到哪儿,随意性大、持续性差,更有因考核片面性产生虚假数据的情况发生。治顽疾,考核标准化又成了“药引子”。现如今,未经标准框定的信息采集业务,录不进警务平台;未经标准授权的专项行动,纳入不了全局考核;未经标准统筹的对下考核,一律无效并予以通报。
之前“工作即采集”只是个概念,现在工作采集什么全部在警用PAD上列表打钩,即使非结构化的数据,也在标准指引下实现按序“排队入库”。
规范成为南通警队的核心价值,这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执法领域。在队伍管理方面,南通市公安局坚持用标准化促进队伍正规化、职业化,确立了公安职业技能、岗位资格认证等20个管理标准,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提升工作水平。
民警是否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能否胜任工作任务,也在南通警务规范化的考量范围内。南通警方建立民警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体系,将民警职业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新警适应期、锻炼提高期、职业成熟期、职业生涯后期,探索“提升履职能力、促进人岗相宜”为核心的队伍管理模式。
此外,南通市公安局还分别围绕警务活动、党务财务等警务公开事项,科学决策、岗位履职等内部措施,出台了公开、管理的指引。目前,全市警情和案件网上告知率达100%。
现在,南通警方“规范警务”实现了“所有层面一个不能少,所有业务一个不能少,所有民警一个不能少”的跨警种、业务的系统复制。“南通经验”还成功“移植”到广西东兰、甘肃武威等地。
一切以实战实效为目标
“规范警务”让实战产生裂变效应
实现警务大提速,更加从容的实战“真把式”,不断释放警力,历练出南通民警遇事从容大气的精气神,也让更多群众围成了南通警方越来越大的“朋友圈”。
3月12日21时04分,南通市区中南城一男子持刀肆意伤人。市公安局巡特警、交警、崇川分局正在巡逻的街面警力,以及增援武警、刑警,梯阶奔赴“现场”,最快的1分半钟到达中心现场。21时06分,犯罪嫌疑人被生擒。22时15分,在现场有效处置、受伤群众送医后,第一条警方官方微博从现场发出。群众纷纷点赞。
“标准管理让分散的指头攥成了强有力的拳头。”南通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按规范走、凭模式办,南通警方战斗力生成没有其他奥秘。一旦发生案件,南通警方合成作战中心发出指令,“信息研判、侦案追逃、治安巡防、交通管理、警务监管、警察公关”六个作战区同步上案,打破了警种之间的壁垒,协作配合像踩着鼓点的舞步。
据介绍,近年来,南通警方全面构建以标准化引领的规范警务为核心,形成了以合成打防、基层基础、群众工作、综合保障为支撑的现代警务发展格局。紧紧抓住标准化这个核心要素来牵引各项警务工作,无论是警务设计、还是机制建设,各个层面、各个环节,都以标准来衡量,用规范来固化,建立起一个管理规范、运行通畅的警务机制环形系统。
现如今,大到一起命案的合成警务作战,小到一起治安警情快速调处,“规范警务”使南通警务实战化建设按下“快进键”。提速的背后,是更加从容的实战“真把式”。据统计,2014年,南通27起现行命案全破,平均破案周期比黄金72小时缩短了12小时,轻微刑事案件办结速度提升了60%。
规范机制给公安机关带来的不仅是战斗力倍增,更有警力的释放。今年,南通宠物犬登记发证收获成功。先由养犬人在互联网上登记信息,而后通过授权免疫点核发准养牌。成功的结果是在群众申报过程中“积淀”信息,完成了从过去公安民警上门“要”向群众主动“申报”、公安同步采集的突破。仅此一项,全市就相当于释放了数十名警力。
规范警务,历练出南通民警遇事从容大气的精气神,也让更多群众围成了南通警方越来越大的“朋友圈”。南通市公安局连续6年实现民警执法投诉下降、公安行政复议诉讼案件下降,人民群众满意率上升的目标。
2014年底,南通市公安局面向市民发放了13万张征求意见函,其中反映执法的意见建议只有95件。“12345政府热线”2014年共受理电话76409个,只有3个反映社会安全问题。南通市公安局成为全市唯一连续12年荣获全市“最佳办事单位”的行政部门,连续7年被南通市委、市政府,连续4年被江苏省公安厅荣记集体二等功。(赵家新 刘春雨 陆扬)
·江苏检察院:推进专项整治突出“六抓”
·江苏无锡检察机关启用检察信访格式文书
·江苏淮安检察机关:案件质量评查跟踪问效
·江苏检察院全面加强政工部门自身建设
·“互联网+”渐成江苏司法行政工作新常态
·“互联网+”渐成江苏司法行政新业态
·“互联网+”渐成江苏司法行政新业态
·江苏无锡组建专职消防队52支
·江苏公安厅举行仪式缅怀公安英烈
·江苏南通公安适用轻微刑案件快速办理机制
·江苏:建立首个省级区域法治建设指标体系
·江苏将用具体的量化指标积极推进法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