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法治建设

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司法制度制定时间表路线图

2015-04-10 17:18:35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新华社 

  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司法制度制定时间表路线图

 ——写在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出台之际

  突破利益格局藩篱 改革方案既接地气又有理想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司法体制改革任务都是“硬骨头”和深水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是关键。

  “在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司法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中,我们要克服传统惯性思维的束缚,突破利益格局的藩篱,提出的改革方案既要接地气,又要有理想,兼顾好当前实际和长远利益。”中央政法委机关负责同志说。

  制定实施方案过程中,起草组到政法各单位和有关部门当面听取意见建议,协调解决司法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明确有关改革举措的政策或政策取向,坚持分类分层有序推进。

  实施方案根据改革举措的轻重缓急、难易程度和推进条件,对条件成熟、难度不大的改革举措,要求加快推进、早见成效;对重大改革、尚不具备全面推进条件的,要求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再全面推开;对情况复杂、牵涉面广、条件不成熟的,要求抓紧研究论证,尽早拿出改革方案;对需要修改法律或得到立法机关授权的,按照法定程序办理。

  84项任务,牵头单位、参加单位、具体进度和工作要求都写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专家普遍认为,实施方案“时间表清晰、路线图明确,通盘设计考量整体衔接配套”。

  一整套制度体系,共同配套衔接,确保改革无死角——例如,领导干部干预司法记录、通报和追责规定,将导致法官、检察官得罪一些领导干部,那么实施方案中还要制定司法人员履行职责保护机制的意见,规定非经法定事由、法定程序,不得将法官检察官调离、辞退或者免职降级,对“铁骨铮铮”的法官、检察官进行保护。不但记录“外人”干扰,同时实施方案中还列明,要出台司法机关内部过问案件、干预记录和追责制度。

  方案中,对相关改革事项明确的具体任务也形成了缜密的逻辑体系、严密的规范要求——同样以领导干部干预司法记录、通报和追责规定为例,首先建立记录制度,司法人员全面、如实记录,做到全程留痕、有据可查;其次建立通报制度,违法干预情况将报告党委,抄送纪检监察机关、党委组织部门,予以通报曝光;第三建立追责制度,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和司法人员不记录、不如实记录,都要被追究问责。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遵循法律原则的制度,健全冤假错案防范、纠正机制……深化改革完善司法制度,要遵循司法活动的客观规律,体现权责统一、权力制约、公开公正、尊重程序的要求。

  深化人民陪审员制度和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今年提出改革方案……改革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

  一幅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的改革施工图,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更加凸显。

  注重顶层设计做到谋定而后动 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贯穿始终

  司法体制改革涉及司法资源优化配置,政治性、政策性和系统性、协同性强,社会高度关注,只有加强顶层设计,才能确保各地各有关部门司法体制改革的方向、思路、目标符合中央精神,确保改革的力度、进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相适应,做到谋定而后动。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中央政法委会同有关部门紧紧牵住司法体制改革的牛鼻子,在改革试点的具体措施、步骤上,鼓励各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司法工作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方的主观能动性,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改革要求,分类研究提出试点方案和进度要求,不搞一刀切、齐步走。

  实施方案对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作出了规划——2015年开展设立试点,建立运行机制和相关制度,2016年总结试点经验。

  一槌千钧,法在人心。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2015年3月2日在深圳正式开庭审理其设立以来的首起案件——一宗广西买卖合同纠纷案。上诉人对广西高院作出的一审判决不服,特向巡回法庭提起上诉。

  法官、检察官要有审案判案的权力,也要加强监督制约,保证法官、检察官做到“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

  ——完善办案责任制,今年要总结已有试点成果,提出主审法官、合议庭、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实施意见,启动主办侦查员责任制。

  ——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进一步明确司法人员工作职责、流程、标准,统一错案认定标准,明确纠错主体和启动程序,保证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顺利实施。今年下半年将开展试点,2016年总结试点经验,出台具体意见。

  ——规范司法人员社会交往行为。坚决惩治司法掮客,防治利益输送。建立终身禁止从事法律职业制度,坚决破除各种潜规则。2015年上半年提出规范意见。

  社会体制改革,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加快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威慑和惩戒法律制度,健全涉法涉诉信访制度,逐步实行申诉由律师代理制度,推动制定社区矫治法,加强社会诚信制度建设,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制度。

  “实施方案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层级司法机关实际情况积极实践,推动制度创新。坚持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鼓励、支持地方在符合中央确定的司法体制改革方向、目标下积极探索,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评价说。

  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中央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部署稳步实施,用改革的方法推进法治、以法治的方式深化改革,必将呈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态势。

  社会公平正义的标尺,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刻度。在每一个案件中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心田,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

  中央提出,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深入了解一线司法实际情况、了解人民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把解决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贯穿改革始终,让人民群众对司法改革有更多的获得感。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有着漫长人治历史的发展中国家建设法治不容易。实施方案使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宏伟目标具体化、可操作。

  事在人为,贵在实干。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正确引领下,有全国人民聚合起来的磅礴力量,就一定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取得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成就,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夯实法治之基。

  注重顶层设计做到谋定而后动 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贯穿始终

  司法体制改革涉及司法资源优化配置,政治性、政策性和系统性、协同性强,社会高度关注,只有加强顶层设计,才能确保各地各有关部门司法体制改革的方向、思路、目标符合中央精神,确保改革的力度、进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相适应,做到谋定而后动。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中央政法委会同有关部门紧紧牵住司法体制改革的牛鼻子,在改革试点的具体措施、步骤上,鼓励各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司法工作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方的主观能动性,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改革要求,分类研究提出试点方案和进度要求,不搞一刀切、齐步走。

  实施方案对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作出了规划——2015年开展设立试点,建立运行机制和相关制度,2016年总结试点经验。

  一槌千钧,法在人心。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2015年3月2日在深圳正式开庭审理其设立以来的首起案件——一宗广西买卖合同纠纷案。上诉人对广西高院作出的一审判决不服,特向巡回法庭提起上诉。

  法官、检察官要有审案判案的权力,也要加强监督制约,保证法官、检察官做到“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

  ——完善办案责任制,今年要总结已有试点成果,提出主审法官、合议庭、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实施意见,启动主办侦查员责任制。

  ——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进一步明确司法人员工作职责、流程、标准,统一错案认定标准,明确纠错主体和启动程序,保证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顺利实施。今年下半年将开展试点,2016年总结试点经验,出台具体意见。

  ——规范司法人员社会交往行为。坚决惩治司法掮客,防治利益输送。建立终身禁止从事法律职业制度,坚决破除各种潜规则。2015年上半年提出规范意见。

  社会体制改革,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加快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威慑和惩戒法律制度,健全涉法涉诉信访制度,逐步实行申诉由律师代理制度,推动制定社区矫治法,加强社会诚信制度建设,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制度。

  “实施方案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层级司法机关实际情况积极实践,推动制度创新。坚持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鼓励、支持地方在符合中央确定的司法体制改革方向、目标下积极探索,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评价说。

  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中央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部署稳步实施,用改革的方法推进法治、以法治的方式深化改革,必将呈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态势。

  社会公平正义的标尺,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刻度。在每一个案件中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心田,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

  中央提出,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深入了解一线司法实际情况、了解人民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把解决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贯穿改革始终,让人民群众对司法改革有更多的获得感。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有着漫长人治历史的发展中国家建设法治不容易。实施方案使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宏伟目标具体化、可操作。

  事在人为,贵在实干。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正确引领下,有全国人民聚合起来的磅礴力量,就一定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取得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成就,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夯实法治之基。

[责任编辑:李镕良]
相关报道

·浙江永康司法局建设高质量援助律师队伍
·河南卫辉司法局三项措施开展“桃花节”活动
·河南:深化司法改革维护公平正义
·贵州司法厅到基层调研指导工作
·陕西高院机关部署“司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
·北京司法局举办"司法行政·情牵你我"活动

·北京司法局举办"司法行政·情牵你我"活动
·贵州务川司法局到小学开展法治讲座
·河北将健全环境保护执法司法协调联动机制
·图解:司法体制改革怎么改?
·青海德令哈法院依托廉洁司法集中教育活动
·河南高院树立司法权威助推法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