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平安使者

最美基层公安民警风采录

2015-04-09 14:35:47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柔肩挑重担,爱心绽放警花美慧眼辨凶顽,正义昭彰巾帼豪

  王聪颖:服务百姓的“霹雳警花”

  她是百姓的优秀公仆,巡逻时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晕车药、针线包等物品以备乘客之需。2008年以来,王聪颖共救助群众360余名,为群众化解纠纷等1200余次,挽回经济损失合计300余万元。她用自己的积蓄常年无私地资助2名孤儿院儿童、4名贫困山区儿童和1名大学生。她自制“便民服务卡”、协调站方建立母婴候车室、开辟夏季“女士专用购票窗口”,赢得了乘客的好评与赞赏。

  她是首都的反恐尖兵。2008年4月,王聪颖调至赵公口长途车站负责核查录入工作。在岗期间,她认真学习核录相关知识和法规,总结摸索出《巡逻盘查工作法》等工作方法,以细致入微的观察、理性精准的判断、沉稳缜密的盘查、果断灵活的处置,至今已抓获网上在逃人员100名,位列全局第一。

  因为忙于工作,王聪颖忽略了对家庭的陪伴。她的女儿从小习惯了自己上学放学,小小年纪几乎承包了所有家务活,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大人”。

  助残帮困,大爱延伸从警路勤政为民,真情架构暖心桥

  关吉文:助困助学永不停歇

  从警17年来,关吉文始终奋战在交管一线,心系群众,勤政为民。2010年至今,关吉文先后帮扶特困家庭23户,捐款捐物4万余元,为企业和群众做好事162件。从警以来,关吉文共资助残疾人家庭的学生20余名。

  本溪市公安局开展“大走访”活动以来,关吉文与特困群众姜宝柱结成帮扶对子。姜宝柱和他的妻子都是盲人,经营着一家盲人按摩院,但因动迁不得不另找地方。关吉文知道后,主动联系街道、社区等部门,为按摩院找到新址并自掏腰包进行装修,又亲自为按摩院设计门牌、指路图、导诊图。

  2010年6月,关吉文到溪湖区竖井地区执行交管任务时,看到救护车陷进泥坑不能前行,他立即找到溪湖区有关单位协商解决修路的问题,并联系找来石砖、沙子、推土机,又自掏1000余元给施工车辆加油。经多方努力,这条百余米长的坑洼路被修复,当地群众称这条路为“警民连心路”。

  民无小事,救困扶危安百姓业有专攻,驱魔惩恶保千家

  孙长江:热心助学的“警察雷锋”

  从警21年来,孙长江视辖区为故乡,把百姓当亲人,将当地治安环境好、群众满意作为派出所工作的最大目标。近几年来,他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1起,查处各类案件28起,敦促4名在逃人员投案自首,预防制止群体性事件9起,救助遇险群众7人。

  孙长江不仅爱岗敬业,更满腔热情开展助学。2001年至今,他默默帮扶因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学的孩子,帮扶的对象覆盖多个乡镇,共266户特困家庭。为了实现助学愿望,孙长江带动亲人一起参与助学,创建了“艾美助学基金”,至今资助对象已达85人,捐款捐物35万元,使36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23名特困高中生考入了大学,其中6名学生走上了工作岗位。

  在孙长江的带动下,五里派出所6名民警和5名辅警也分别同辖区特困家庭孩子结对帮扶,形成了宿松县特有的“警察雷锋”服务品牌。2014年3月,由孙长江发起,在县公安局的支持下成立了“孙长江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至今队伍已有122名志愿者。

  服务人民,从不分大事小事忠于职守,原无论内勤外勤

  胡敏:社区居民的“好闺女”

  从警17年来,胡敏先后在交警、派出所和社区警务室等多个岗位工作,她摸索出的“三步五法”追逃工作法在全市推广,她先后3次在为群众办理身份证时,抓获3名在逃人员,创造了辖区连续3年零在逃人员的记录;在她的努力下,现在东坡亭社区常年活跃着一支10余人的义务治安巡逻队,有力保障了社区的稳定。她创新“五勤”工作模式,打造了一个集打、防、管、控、服于一体的社区警务新机制,该社区已连续3年实现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群体性事件,无火灾事故,无在逃人员。

  在西山派出所任社区民警期间,胡敏把群众视为亲人,把温暖和关爱送给那些需要帮助的群众。在社区工作期间,她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3万余元资助贫困儿童、帮扶弱势群体、关爱孤残老人。社区内有一对父母双亡的智障姐妹,胡敏时常给她们送吃送穿,帮她们打扫房间。胡敏把践行雷锋精神做到了极致,社区居民满意地称她为“好闺女”。

  追本求源,抽丝剥茧分良莠察微探秘,法眼神思定伪奸

  黄墁:让死者“说话”的正义使者

  外表清瘦柔弱美丽,外人很难把黄墁与出入命案现场的女法医联系到一起。然而,黄墁却用她娇小的身躯担起了重任。入警6年来,她积极参与各类案件的现场勘查及法医检验鉴定,其中参与重大、疑难案件63起,尸体检验311具,活体伤情检验1085人次,协助出具鉴定书529份,为玉州分局刑事案件的定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黄墁同事的眼里,她不仅是一名有个性的女法医,更是一名面对尸体毫不畏惧的女汉子。对于一些死亡时间较长的尸体,腐臭程度非一般人所能承受,但黄墁从没皱过一下眉头,体现出专业的素质和精神。每每到达现场,她都能很快进入工作状态,从容不迫地翻动尸体检验,为案件的侦破提供有力线索。

  除了积极参与各类案件的现场勘查、尸体检验工作外,黄墁还协助开展打拐工作中被拐妇女、儿童的抽血、送检、信息入库等工作,在某些专项行动中为侦查员作掩护,协助侦查员带女嫌疑人作检查;伤情鉴定时热情接待伤者,在伤情鉴定过程中秉公执法,不徇私情,时时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待民以诚,雁磧风深闭户少

  为警其善,龙沙草绿庆余多

  从警17年来,宝音德力格尔一直坚守戈壁草原,走访牧民累计达10余万人次。哪个矿点新进了危爆品,哪家牧民来了亲戚,哪家的孩子快上学了,他都清清楚楚。得益于宝音德力格尔的辛勤,他的辖区连续13年可防性案件发案数为零。宝音德力格尔从1999年开始在走访中绘制辖区地图,2009年,他所绘1672平方公里的戈壁草原大图被巴彦淖尔市公安局录入警务平台。

  牧民有困难,宝音德力格尔总是第一时间赶到。2010年春,牧民梁茂祥放牧羊群时遭遇强沙尘暴,梁茂祥和300多只羊被风暴裹挟到离放牧点15千米外的地方,梁茂祥完全迷了路,急忙给宝音德力格尔打电话。宝音德力格尔请来司机顶风上路,他用脑海中的“地图”反复定位,走走停停,用了3个小时锁定了梁茂祥的大致位置,连夜将梁茂祥从十几公里外救回。

  17年来的坚守让宝音成为辖区牧民最信任的人,牧民们亲切地称他为“赛因察戈答”(蒙古语,意为好警察)。

  模范在民心,厚意深情弥足惜英雄尽天职,魔烟烈火等闲看

  薛军毅:柔情待民的烈火汉子

  从警18年来,薛军毅参加执勤救灾上千起,面对熊熊烈火和危难险情,他总是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冲锋在前,多次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地方党委和群众的高度评价。

  2012年7月,杭州湾新区某电器厂发生火灾,薛军毅第一时间率队赶到现场,与战友们一起历时近31个小时,成功转移单位宿舍、办公楼内所有人员和大量易燃易爆危险品,避免经济损失数百万元。

  迎战火魔时铁胆雄心,薛军毅在面对困难群众时却尽显柔情。2001至2013年,薛军毅每月都会给安徽阜阳的贫困户戴桂芳寄去一笔钱,累计已达10万余元。同时薛军毅还资助着四川地震灾区的贫困学生,至今一直坚持助学。在薛军毅的资助和鼓励下,戴桂芳的子女先后考入大学,四川地震灾区的贫困学生也顺利考入大学。薛军毅的先进事迹被多家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展示了公安消防部队官兵真挚的爱民情怀。

  善小情真,平凡处知伟大躯微血热,危难时见英雄

  王保军:身患绝症仍选择工作

  2014年4月,王保军被检查出胃癌晚期。面对绝症,他选择继续工作,直到11月初病情恶化到无法再坚持,他才离开岗位住进医院。12月15日,他平静地走了。

  从警20年来,王保军直接或参与侦办、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2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00余名,其中网上在逃人员60余名。

  2013年7月1日晚,正在值班的王保军接到报警,称在大宫河有一名女子欲跳河。到达现场后,王保军发现女子在河中挣扎,在黑夜中时隐时现。王保军来不及多想就跳入湍急的河中,将跳河自杀的女子救上来。

  2014年4月27日,王保军化疗后不听妻子和同事的劝阻,坚持在所里带班。当天上午,民警接警称有一老汉和老太太发生纠纷。接到报警后,王保军立刻带领值班民警、巡防队员赶往现场,一边将老太太送往医院治疗,一边进行走访调查。王保军拖着虚弱的身体三番五次上门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最终纠纷圆满解决。事后,当双方当事人得知王保军身患癌症仍为他们的事情忙前忙后时,非常感动。

  除暴安良,铁骨铮铮捍人间正义舍生忘死,热血汩汩鉴天下长安

  刘永超:用热血诠释“警察梦”

  2014年12月5日12时,获悉贩毒嫌疑人朱某正藏匿在家中的消息后,台山市公安局南门派出所教导员刘永超立即带领民警、辅警赶赴朱某家中对其实施抓捕。抓捕过程中,刘永超发现了藏匿的朱某,他立即表明身份,喝令其不要妄动。不料朱某突然拿出一把长约15厘米的尖刀,朝刘永超的胸部猛刺数刀,鲜血瞬间喷涌。刘永超强忍剧痛,从地上捡起一根铁管与其展开殊死搏斗,但因身负重伤,力竭后倒在血泊之中,经抢救无效牺牲,年仅42岁。

  在刘永超的办公桌上,摆放着20多本笔记,里面有他从大学时期就开始记录的学习心得,有他写得满满的案件分析情况,有他服务群众的轨迹历程,有他活跃在抢险救灾前线的身影,有他追捕嫌疑人的惊险时刻。刘永超调到南门派出所后,仅用了2个多月,南门派出所“六大专项”打击整治行动的成绩排名就从倒数跻身到前3名,并连续侦破了一批大案要案。从警以来,刘永超共参与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500余名,侦破刑事案件350余起,查处治安案件1800余起,默默地为他的“警察梦”奋斗不已。

  大爱真情书警字春风化雨润民心

  尤武健:扎根雪域高原为民服务

  在尤武健穿上警服的第一天,从警察岗位上退下来的父亲亲手为他戴上警帽,语重心长地对他说:“穿上警服就要珍惜,要行得正,坐得端,多帮助别人。”父亲的谆谆教诲,他始终铭记于心。

  1996年8月,尤武健进入德令哈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先后在交通事故处理、秩序管理、交通宣传等多个岗位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认真负责,没有丝毫懈怠。德令哈市地广人稀,车辆行驶在路上,几个小时都看不到人烟,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很难就近求援,唯一的救援力量就是交警。因此,每当接到交通事故警情时,他总是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救援,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减少群众的财产损失。从警18年来,尤武健抱着一颗平常心,长期从事路面执勤工作;他怀着对公安交管工作的无限热爱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创新工作理念,改进执法方式,以人性化的亲情执法赢得了群众的普遍赞誉,创造了年纠违1万余人次无投诉的佳绩,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他情系普通百姓,全力做好群众期盼的点滴小事,用亲民爱民的实际行动浸润了群众的心田,得到了群众的真心爱护。

[责任编辑:朱诗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