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辽宁大连中院严厉打击商品犯罪行为

2015-03-18 14:46:32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辽宁长安网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特别是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不仅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而且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2014年全年,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审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件30件、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件,其中各县(市)区法院审理24件。这是记者日前从大连中院了解到的。

  2014年,大连全市两级法院从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将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作为保护民生维护市场秩序的一项重要任务。坚持严打方针,从重从快惩处此类犯罪。其中销售伪劣牛羊肉的底伟锋、销售假化肥的李立学、销售有毒有害保健品的赵艳红、生产销售假药的陈士金、生产销售死猪的孔庆伟、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唐成锋等48名犯罪分子受到了应有的刑事处罚,判处监禁刑的19人,占39.58%,判处非监禁刑的29人,占60.42%。通过从严惩处犯罪分子,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市场秩序的好转。

  大连中院通过对2014年审结的案件分析,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从涉及的领域看,共涉及食品、药品、农资、建材、烟草、轮胎、商标等9个领域,其中食品类、药品类、农资类分别占41.67%、20.83%、12.05%,共占74.55%,占绝大多数。二是,从生产销售食品、药品、农资伪劣产品的范围看,各有特点。其中,食品类大多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包括伪劣牛羊肉、注水注药猪肉、死猪肉、淀粉浸泡的木耳、含食品添加剂的海米、含西地那非成份的保健品等;药品包括无批号药品、私配药品等;农资包括磷钾含量不符合标准的化肥等。三是,从作案人数看,团伙作案多,共同犯罪多。案件多发于农村或城乡结合部,形成原材料提供、初加工、深加工、批发、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 有一半案件为多人作案。

  大连中院今年将同公安、检察、司法行政机关密切配合,把握政策,准确理解,严格适用法律,继续保持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高压态势。同时,要依法严惩相关职务犯罪,对于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的腐败分子,以及在监管查处犯罪活动中收受贿赂、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枉法、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要坚决依法从重处罚。

[责任编辑:李镕良]
相关报道

·辽宁公安机关开展执法规范化专项整治
·辽宁锦州: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活动
·辽宁大连公安开展防范食品药品犯罪活动
·辽宁锦州两级法院实施干部“双向”交流任用
·强化机制建设 辽宁沈阳公安全力“查毒”
·辽宁本溪特警支队开展守纪廉洁教育活动

·辽宁本溪特警支队开展守纪廉洁教育活动
·辽宁凌源检察院全面部署2015年各项工作任务
·辽宁锦州:重拳整治校园周边交通违法
·辽宁开原检察院开展“廉政教育第一课”活动
·辽宁大连中院积极开展向邹碧华同志学习活动
·辽宁营口中院大讨论促进公正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