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平安使者

桑武:全国“最美消防员”

2015-03-18 14:49:09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辽宁长安网 

  从2008年奥运保卫到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安保,从大连甘井子“11·17”居民楼坍塌事故救援中的英勇无畏到寒风中几十米塔吊上涉险救人,从“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千里驰援到“7·16”新港大火中冒死关闭储罐阀门……这些镜头中都有一个大连消防人坚守的身影,他就是大连市公安消防支队保税区大队教导员桑武。

  6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京会见“最美消防员”代表时强调,要把公安消防英雄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质传遍神州大地,弘扬社会正气,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平安中国建设凝聚起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6月18日,省长助理、省公安厅厅长王大伟在接见全国“最美消防员”大连市公安消防支队保税区大队教导员桑武时指出,桑武作为辽宁先进典型当选为全国“最美消防员”,这不仅仅是辽宁公安消防部队的荣誉,也是辽宁公安机关的荣誉,感谢消防部队培养出这样一位优秀典型。他要求,全省公安机关要全面掀起向桑武同志学习的热潮,广大民警要以桑武同志为榜样,进一步凝聚警心、鼓舞斗志,不断开创辽宁公安工作新局面。

  6月19日,大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萍亲切接见全国“最美消防员”大连市公安消防支队保税区大队教导员桑武时强调,桑武在汶川抗震救灾和“7·16”特大爆炸火灾事故处置中,舍生忘死,敢打敢拼,为保卫全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桑武被评为“最美消防员”是当之无愧的,是大连人民学习的榜样。她要求,全市政法系统要有组织、有计划地掀起向桑武同志学习热潮,及时报请市委并联合市委宣传部在全市党员范围内开展学习活动,将这种爱岗敬业、英勇顽强、不畏生死的“最美”精神进行大力宣传和弘扬。

  前不久,央视一套播出了“寻找最美消防员”颁奖晚会,大连消防勇士桑武成为“十大最美消防员”之一。

  记者从大连市公安消防支队了解到,为践行社会公益的理念,凝聚爱心,弘扬先进,继中央电视台“最美”系列公益品牌活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后,中央电视台又与公安部联合推出“寻找最美消防员”大型公益活动。大连市公安消防支队保税区大队教导员桑武作为辽宁公安消防部队参加“5·12”汶川地震救援的代表,入选“最美消防员”候选人,直到顺利当选。

  关于桑武的事迹,本报已多次报道,但对于这位勇往直前的“武者”,他是大连这座城市的“红色记忆”中一个难以随着时间被磨灭的名字,他的故事永远也说不完。

  浓烟烈火铸就铁骨硬汉

  17年前,桑武从内蒙古来到大连,成了一名消防员。17年,他始终战斗在浓烟弥漫、险情重重的火场上,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97年6月,入伍半年的桑武参与扑救大连长江路一栋居民楼火灾,冒着浓烟烈火,桑武和战友疏散转移了30多名受灾群众。这是他第一次以一名消防战士的名义参与火灾救援,桑武说,“在那场大火中,他第一次强烈感受到消防工作责任重大”。

  正是从这一年起,桑武开始参与各种灾害救助。从此,在大连很多火灾事故现场就多了一个皮肤黑黑的蒙古汉子。

  2004年11月9日金三角市场火灾救援,他的右手被烈火灼伤;2006年11月17日,甘井子居民楼坍塌,他冒着生命危险开展救援,手指被倒塌的重物砸伤……桑武说,每一次救灾都是一场舍生忘死的考验,17年,究竟经历了多少次这样的生死考验,他自己也说不清。

  时间倒回2006年11月17日,就在这一天,大连市甘井子区发生了震惊一时的“11·17”居民楼坍塌事故。桑武参加了此次救援战斗。事故现场让所有的人惊叹,发生爆炸的楼体三楼和二楼楼板已坍塌,承重墙断开了约二十公分的裂缝,楼内不断有浓烟冒出,周围楼体玻璃不同程度被炸碎,摇摇欲坠,围观的群众人山人海,整栋楼随时都有二次坍塌的危险。

  桑武接到上级命令后,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冒着随时可能发生二次坍塌的危险,毅然带领内部侦察小组携带生命探测仪进入内部侦检,但是由于内部坍塌楼板间缝隙狭窄,探头根本无法深入到坍塌的楼板深处,桑武当即决定利用音频探测仪深入内部进行检测,大家都知道:再深入一分就更多一分的危险。为了保证小组其他人员的安全,减少进入内部救援人员的数量,桑武亲自在内部进行指挥,并叮嘱大家随时做好撤离的准备,室内的空气好像一下子凝固了,为了不造成大的震动,桑武近距离地进行观测,并小心翼翼地操作探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侦检也越来越紧张……

  在楼体经过内部简单的加固后,基本趋于稳定。桑武带领战士先对楼体最危险地带下方的外窗体护栏进行破拆。由于现场情况十分特殊,在窗台下方无任何遮挡物,而且极可能发生倒塌,如果破拆就可能因振动造成楼体突然坍塌,但是如果不进行破拆那么下一步的营救计划又无法实施,在生死面前,桑武再一次体现出了大无畏的献身精神,他冷静地带领破拆组成员利用无齿锯进行破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在进行破拆的同时,楼上面的细小碎石和碎砖块伴随着飞溅的火星不断地往下掉。

  桑武冒着生命危险不断寻找、营救,当最后一名被困者被抬出时,他已经累得站不起来了。场外的战友们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事后他说,在那种情况下,那十几分钟的抢救就像是过了一年一样。

  每一次救灾都是舍生忘死

  “5·12”汶川大地震后,曾有一张感人的照片在报纸和网络上流传,画面上:3岁小女孩宋馨懿从废墟中被抬出后遇到了在北川视察的温总理。亲手救出这个小女孩的正是大连市公安消防支队的桑武和他的战友们。记者走近桑武,回忆起当年亲身经历的一幕幕,他的情绪仍无法平静。

  2008年5月14日上午,桑武和战友在北川街头发现了三岁的宋馨懿,此时小馨懿被压在瓦砾下已经57个小时了。由于现场环境复杂,很多救援人员经过这里都束手无策。“她那小模样特别让人心疼,她手里紧紧地捧着一碗方便面,她知道,这东西能救她的命。我一下想起了我的儿子。”桑武的儿子当时还不到1岁,出生时呛了羊水,抢救了几个小时,才从生死线被拽了回来。“我一定要把她救出来!”桑武眼里噙着泪水熟练地操作着各种救援器材。救援过程中,小女孩非常坚强,一声没哭。

  整整85分钟,在这个北方汉子带领下,大连消防队员在余震频发的废墟下成功将小馨懿救了出来。记者了解到,在北川战斗的8天7夜,桑武带领的救援突击队“不抛弃,不放弃”,从废墟中救出15名被困群众。

  用生命捍卫城市安宁

  2010年7月16日18时12分,大连市大孤山新港码头保税区油库输油管线因爆裂引发爆炸起火,桑武和他的战友又一次站在了城市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上。接到增援的命令后,桑武带领中队官兵火速赶赴现场。此时,爆炸现场方圆几公里都是浓烟滚滚、火光冲天。103号原油储罐已经起火,发出嘶嘶尖叫声,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如果控制不住,必将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当日20时9分,桑武接到指挥部命令:为阻止油品进一步泄漏,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由他带领一组攻坚队员深入103号罐区,关闭同组的其他5个原油储罐阀门。

  大火已经进入了眼前不远处的输油管道,距离阀门最近的地方也就三五米远,炙热的气浪烘烤着脸庞,刺鼻的气息令人窒息;附近的输油管线、排水排污管道井不断发生爆炸,井盖、阀门等被抛向空中。

  面对险境,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陆续调来的三拨工人吓得没过一会就都撤了出去,但桑武和他的队员毅然坚持着,人工每拧80圈才下去一扣,一个阀门全部拧完需要8万圈……身上的防火服被炙烤得发烫,皮肤也像被火燎一般灼痛。热了就脱下隔热服、卸下空气呼吸器,渴了就打开消防水带喝里面的水,手掌被磨出了水泡,水泡又被磨破出血了,手上的伤口又被火烤得滚烫的阀门给烫平了。

  钢制的阀门越往下越沉,仿佛有千斤重;汗水湿透了防护服内的所有衣服,顺着裤脚流到了防护鞋里,鲜血从破露的手套内流了出来,阀门几乎被染成了红色。桑武以超乎常人的毅力与时间赛跑,在距离火海仅十几米的地方坚守8小时,成功关闭了储罐阀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原油泄漏速度和数量。因为这次英勇表现,桑武被公安部授予“灭火勇士”荣誉称号。

  17年解救900余人

  17年前,桑武从内蒙古来到大连,成了一名消防队员。17年,他始终战斗在浓烟弥漫、险情重重的火场上,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2004年11月9日金三角市场火灾救援,他的右手被烈火灼伤;2006年11月17日,甘井子居民楼坍塌,他冒着生命危险开展救援,手指被倒塌的重物砸伤……

  入伍17年来,桑武参加灭火救援2900余次,成功处置了多起大型灭火救援事故,解救遇险被困群众900余人,圆满完成大型消防安全保卫任务40余次,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5次。

  2007年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消防卫士”和“十七大安全保卫先进个人”,2008年被公安部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09年被公安部消防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2010年连续两次被评为辽宁消防总队“十大金春明式消防卫士”,2010年被公安部授予“灭火勇士”荣誉称号,2010年被大连市公安局授予“十大杰出青年民警”称号,2011年被共青团大连市委授予“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12年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同年11月当选大连市“十大可爱可亲消防官兵”。

  今年3月20日,中央电视台和公安部消防局联合开展“寻找最美消防员”大型公益活动,经层层推选、事迹展播、评委会评审等环节角逐,日前,评选出10名“最美消防员”和10名“特别关注消防员”。在“最美消防员”中,桑武榜上有名。

[责任编辑: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