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真诚为外国友人服务的“片儿警”程大姐

2015-03-16 15:53:45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首都政法综治网 

  在北京望京街道区的华鼎世家小区里,1060户中约有66%的住户都是外国人,其中韩国人最多。他们中很少有人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但只要在小区里遇见“片儿警”程金荣,他们总是会用中文热情地招呼一声:“程大姐!”

  外国友人口中的“程大姐”今年已经54岁了,在望京园社区做了8年“片儿警”。“刚知道分到这个社区的时候,心里可真是犯怵,我连英文字母都不认识几个,韩语就更不会了,这以后处理问题的时候,怎么跟外国人交流啊?”

  程大姐现学了几句英语和韩语的问候语,又死记硬背了“护照”“中介”“不动产”等几个入户走访时的常用词。“再多的实在是记不住了,我这把年纪学起外语来还是挺费劲的。”但靠着一股子认真劲儿,程大姐用自己这点儿非常有限的词汇量,愣是完成了社区住宿登记工作。“慢慢的,我发现和外国租户的交流可以靠肢体语言,一个比划,一个猜,也挺有效果。”

  记者就跟着体验了一次程大姐这比划的“真功夫”,看她如何入户,靠着比划就化解了一起邻里纠纷。

  社区里一位住户投诉自家楼上住的韩国家庭两个男孩经常在屋里踢足球,很吵。程大姐敲开楼上的门,先学着韩剧礼貌地对女主人鞠躬,嘴里殷勤地用韩语问候。进屋后,程大姐拿起放在角落里的足球,又踏了踏地板,然后用手捂着耳朵,皱眉、摇头,一边比划,一边用简单的中文慢慢解释。女主人一下明白了她的意思,连声道歉。

  这连说带比划看着简单,但里头也有学问。见面要鞠躬、进门先脱鞋,是程大姐入户走访时的习惯。她发现,与外国友人打交道尤其要注意细节,一个微笑、一句问候,都会让他们感觉到友好和尊重。

  由于社区外国人多,程大姐的工作也与其他片儿警不同。刚入境的外国租户通常拿的是30天的短期签证,在换发签证前后需要各做一次住宿登记,提前两周提醒他们续签签证,是程大姐的一项日常工作。每次登记、提醒,程大姐都要入户完成。一年下来,600多户外国租户她起码要挨家走访三次。

  常串门,程大姐逐渐和租户处熟了。由于不懂汉语,对北京又不熟悉,外国租户生活中有了麻烦,都爱找热心的程大姐帮忙。替外国租户办签证手续、带着租户的宠物犬打疫苗……很多时候,她不仅是一名民警,更像一位好管闲事的邻家大姐。遇到棘手的邻里纠纷,找程大姐调解大家都服。

  不久前,华鼎世家某单元楼一租户发现家里的吊顶被水泡了,还散发着恶臭味儿。原来是楼上韩国租户家的水管漏水引起的,但楼上租户却以房东不在、自己的租期未到不能施工为由推脱搪塞。“程大姐,您说这事怎么办!”楼下的租户又急又气。

  几经周折,程大姐把中介、两家租户和物业负责人找到了一起。“管道必须马上修。”程大姐开门见山。中介半天不接话茬儿。“家里的吊顶被水泡得没法住人,怎么过年啊!如果没钱,维修费我先垫上。”

  程大姐的真诚打动了大家,接下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楼上的租户退租搬家,漏水的管道终于修好了。

  现在,仅花家地派出所辖区内就住着来自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外籍人士,像个“小联合国”。不同文化、不同习惯的人凑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正如朝阳分局花家地派出所腾立强所长所言,好的驻区民警就像润滑剂,解决租户困难,融洽邻里关系,“程大姐是驻区民警的榜样,值得好好学习。”

[责任编辑:朱诗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