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汇监狱是一所集中关押老、病、残服刑人员的特色功能性监狱。在监管改造实际工作中,对于长年无人探访的重病犯、老年犯,监狱逐步建立完善对服刑人员家属约谈制度、服刑人员患病告知亲属制度等,以人文关爱来帮助特殊群体。服刑人员张伟身患肠癌,监狱启动了紧急保外措施,但他的保外就医之路经历了一波三折,监狱民警是如何克服困难帮助他踏上回家的路呢?
面临失去才知宝贵
高墙电网内,阳光和煦,绿草茵茵,南汇监狱民警在组织服刑人员进行“生命教育”团训。沐浴着暖暖的冬阳,身患癌症的服刑人员张伟(化名)满怀感慨地说:“生命是如此的宝贵,只有面临失去,我才感到倍加珍惜。我会好好地活下去,活一天就活出生命的精彩。感谢警官对我的真诚挽救,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如今,面对死神,我内心很坦然,我有勇气迎接人生的考验……”
说话间,望着民警信赖的目光,张伟笑了,笑容恬淡而自信。谁能想到:就在半年前,他还是一个身患癌症、对生活丧失信心的老年服刑人员呢?!
罹患癌症多方关怀
张伟今年五十岁出头,2009年,他因为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来到南汇监狱服刑。
2013年10月的一天清晨,张伟捂着肚子瘫坐在床上,民警闻讯赶来关切地问:“怎么啦?哪里不舒服?”
他痛苦地连声说:“肚子疼。”说着,竟然昏厥过去了。二话没说,民警连忙将他送到监狱总医院进行急救。经过仔细诊断,医生确诊他患小肠低度恶性间质肿瘤,随即发出病危通知,并建议监狱办理紧急保外就医手续。
从昏迷中醒来,病床上的张伟感到自己的手被另一只手紧握着。原来,在自己被抢救期间,民警始终不离不弃,泪水禁不住从张伟的眼角滑落。“没事了,保重身体,好好休息。”民警拍了拍他的肩膀,轻声叮嘱着。
说话间,监区领导匆匆走进病房,关切地问张伟:“现在感觉好点了吗?生病期间要注意饮食,我们已经按照医嘱给你重新制定了菜谱!”说话间,领导将手中拎着的一兜香蕉放在床头柜上,并叮嘱道:“香蕉有助于肠道消化,你要多吃点,这是警官的心意!”
躺在病床上的张伟有气无力地问到:“我,我这是怎么了?”当得知自己得了癌症,他好似被当头击了一棒,一时间竟然说不出一句话。他脸色发白,浑身瘫软下来,眼前一片黑暗,好像跌进了黑沉沉的谷底。
父子相见舒解心结
躺在床上,张伟望着天花板发呆,一整天不吃也不喝。他采取绝食的自虐方式,来对抗命运的不公。对于医生的救治,他不予配合; 对于民警的教育,他充耳不闻。夜深人静,病床上的他却拿着儿子的照片,双眼泪水涟涟。原来,与妻子离异多年的他,心中却始终放不下儿子。入狱以来,儿子没有放弃他这个不称职的爸爸,多年来始终与他保持联系。如今,患了肠癌,内心极度脆弱的他,期待亲人的安慰。看来他是想儿子了!
“张伟,你儿子最近忙吗?你和他联系过吗?”民警微笑着问道。“儿子,儿子在读书,我有两个月没有给他打电话了!”说到这里,张伟渐渐转过头去,双眼失神地望着窗外。
民警继续说道:“午休时间我与你儿子取得了联系,得知你生病了,他很想来看你,但因为功课忙脱不开身。等忙完这阵儿,过两天他一定会来看你,到时你们父子俩好好叙一下。”听了警官的一席话,张伟抬起头,脸上露出欣喜的神情……民警语重心长地说:“其实,身边的人都很关心你。你的儿子盼着你早点回家,民警也不会放弃对你的治疗,希望你振作起来,不要自暴自弃。”望着民警亲切的面容,张伟惭愧地低下了头。
一个阴雨霏霏的午后,民警带着张伟的儿子走进病房,看到久别的儿子,病床上的他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痛哭流涕了一场。有了亲人的慰藉,张伟的生活态度发生了转变——他开始主动进食了……
与此同时,监狱迅速启动保外就医程序,联系张伟户籍所在地的司法局、街道居委会,以及他的家人……这一切都是在与时间赛跑。
母亲开口回家有望
监狱出具了张伟的第一封保外就医调查评估函。但结果出人意料,他的唯一合法具保人——母亲不愿为他保外就医做担保。
听到母亲拒保的消息,张伟良久无语,半晌才长长地叹了口气。这是怎么回事?生他养他的母亲,怎么会置亲生儿子的死活不顾?经过一番打听,民警才知道,原来,这中间还有一番隐情。
提起儿子,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掬起一把伤心泪,痛述张伟自幼丧父,自己又当爹又当娘,好容易将儿子拉扯大,帮儿子娶了妻生了子。不料,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恩将仇报,变本加利地问母亲索要财物,直至锒铛入狱,她才与儿子彻底没有了瓜葛。如今,要让老母亲保儿子出来,无异于放虎归山,老人家怎么会同意呢?
面对困难,民警没有气馁,积极鼓励张伟与母亲沟通,争取老人家的谅解。并引导他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站在母亲的角度考虑问题,要理解母亲的处境,感同身受一个八旬老人可能要为儿子承担的各种生活压力。
翻看张伟的副档,民警发现,在亲属栏内,竟然没有登记母亲的联系电话。“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通过其母亲所在街道的居委会,民警辗转打听到老人家的联系办法。
亲情电话室内,入狱5年来,张伟第一次给母亲打电话,心中有些忐忑不安,母亲会拿什么态度对待自己呢?是扔下电话,是痛骂一通,还是……结果和他设想的不同,听到话筒中儿子的声音,母亲一句话没说,一直静静地听着,直到儿子挂了电话……
就这样,一次、两次、三次,在民警的支持下,母亲终于开口说话了!俗话说“母子连心”,母亲终究割舍不下这份血脉亲情。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民警的劝说下,通情达理的母亲终于放下与儿子的积怨,表示愿意协助司法局做好儿子的保外就医工作。
耐心劝导达成共识
随后,监狱出具了张伟的第二封保外就医调查评估函。结果依旧出人意料,其居住地的司法局回函拒保,原因是担心他回去后会给社会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谈心室内,民警语重心长地说:“作为一个男子汉,遇事要心胸开阔点。 ‘条条道路通罗马’,你想回家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除了保外这条路外,你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得到减刑回归!”听了民警的一番话,张伟轻轻地点了点头。
民警坚持不懈联系张伟居住地的司法局,并将他保外就医的合法性、必要性及重要性告知对方。经过再三沟通,当地司法局最终与监狱达成共识,同意接受张伟保外就医。
监狱随即向张伟居住地的司法局出具了第三封保外就医调查评估函,这一次终于“守得云开见日出”,不久,监狱终于收到了当地司法局同意接收张伟保外就医的回函。
本来刚刚放下手中的事情,喘口气准备下班的监狱民警,随即毫不犹豫继续投入工作,迅速办结了张伟保外就医的相关材料,并在监狱领导的部署下制定了保外押解的具体执行方案。前后历时八个月,张伟的保外就医工作即将画上完满的句号。
就要回家了,张伟心中却感到不舍,他不舍的是这片土地,是曾经关爱过自己的民警,还有……他心间涌上的一丝难以言表的情愫。捧着自己养了5年的一盆文竹,他爱不释手……
离开南汇监狱之际,他满怀感激地对民警说:“感谢您们!是您们的不放弃、不抛弃,挽救了我的生命,帮我重拾亲情,送我踏上回家的路。今后,我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新生活,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带教手记:惩罚与改造相结合
依法维护服刑人员的合法权益,尊重服刑人员的人格,关注服刑人员的需求,把教育改造服刑人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而激发服刑人员接受教育改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南汇监狱管教工作的一个重要思路。服刑人员张某身患重病时,内心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作为监狱工作者,我们从关心他的生活入手,关注他的内心需求,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诚心诚意地为他解决困难,采用“惩罚与改造相结合”的手段,感化、激励和教育他,提高他自主改造的积极性,从而客观提高了改造质量,促进了社会和谐和稳定。
·上海:牢牢把握大局 做好各项检察工作
·上海:春节未发生重大刑事、治安案件
·上海静安:杜绝“不服管、脱漏管”的现象
·上海法院:签订新一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上海:完善治安防控体系 维护城市公共安全
·上海:规范司法行为全面设立未检司法办案区
·上海:规范司法行为全面设立未检司法办案区
·上海:武警官兵坚守景点确保安全
·上海:长假7天申城全警上岗
·上海全面设立未检司法办案区
·上海消防部门一级战备开展防火“零点行动”
·上海浦东:“网格化进小区”保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