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考核“指挥棒”直接影响安全生产工作导向。2015年度宁波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四中全会及习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针对各地各部门不同实际,为18个县(市)区(开发园区)、29个市级部门定制责任书,在安全责任、工作重点、管理创新、绩效评价等四个不同方位奏响新年度安全生产“四重唱”序曲。
一是责任全覆盖。在完成市、县两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个必须”、主要负责人担任安委会主任、安全生产情况定期向本级组织部门通报等“五个全覆盖”的基础上,全面向乡、村两级推进。增加市民政局为责任书签订部门,扩大安全生产监管横向覆盖面。将部分市级部门责任范围从市本级调整到全大市,扩大安全生产纵向覆盖面。通过多方位拓展延伸,着力消除安全监管盲区。
二是工作抓重点。在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诚信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打非治违等基础工作的同时,新年度狠抓薄弱环节和重点问题,着重开展开发区安全监管体制建设、安全风险评估、新安法宣贯、安全生产警示、“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治提升等重点工作,理清和控制当前安全生产主要风险,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三是方式求创新。设置创新管理加分项,激发各地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方法积极性。重点推行安全生产第三方服务“社会化”管理方法。推进重点企业安全生产叠加式监管工作机制。深化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实现村(居)全覆盖,形成打非治违常态化工作机制。探索安全生产联合执法、综合执法工作机制,推进安全生产依法治安。
四是评价重绩效。增设工作绩效评价项。注重事故评价与工作评价相结合。对重点工作实施横向评比,分等次计分。工作量大、程序到位、成绩明显的得高分,反之得低分,避免工作好差一个样,“吃大锅饭”。注重年终考核与日常评价相结合。定期对被考核单位管辖范围生产经营单位进行随机抽查,以企业抽查结果评价被考核单位工作开展绩效,避免考核年终“一锤定音”。注重安委办考核与部门评价相结合。对市级部门考核设置专业安委办评价与部门互评,倾听各方意见,避免考核工作“独家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