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沈阳: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百姓幸福感

2015-02-26 10:35:23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辽宁长安网 

  沈阳市按照平安辽宁建设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平安沈阳建设的总目标,坚持富民、安民、民安的理念,在全市社区(村)深入开展“创新社会治理、构建精神家园”创建活动,居民群众的认同感、安全感、幸福感、归属感明显增强。

  开展读书活动,打造书香社区(村)。以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为先导,采取政府扶持和动员社会力量等多种途径,指导社区(村)建立图书室、阅览室等读书平台,为群众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以创建书香社区(村)、书香家庭为载体,夯实读书活动的群众基础。大力开展读书交流、知识讲堂、主题征文等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氛围。

  深挖文化底蕴,陶冶精神情操。充分发挥社区(村)历史传承——名人名事、特色能人等资源优势,深挖社区(村)文化底蕴,打造体现社区(村)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社区(村)文化品位,彰显社区(村)文化魅力。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提升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建设棋牌室、健身室、书画室、文化墙、宣传栏等系列文化基础设施,营造浓郁向上的社区(村)文化氛围。广泛开展文艺演出、书画比赛、体育比赛、诗朗诵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精神追求,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开展道德教育,引领道德风尚。深入开展道德规范宣传教育,强化社会道德守望,增强道德判断力,提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水准;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居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主人翁思想、集体主义思想,增强权利义务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深入开展行为准则宣传教育,引领居民群众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弘扬传统美德,知荣辱、讲正气。

  强化心理疏导,培育健康心态。建立心理咨询站,广泛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服务,培育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聘请或培训家庭婚姻指导师,化解家庭婚姻矛盾纠纷,提高家庭婚姻道德水准;建立和完善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扶老助残、扶贫帮困和应急救助等志愿服务;建立健全社会关怀帮扶体系,积极帮助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解决就业、就学、生活、家庭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营造和谐氛围,促进心理健康。

  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居民群众牢固树立法律意识、法治观念,营造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良好氛围,提高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自觉性。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活动,为居民群众提供法律保护,维护居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对特殊人群的法律宣传教育,实行分类施教、因人施教,增强教育效果。

[责任编辑:王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