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消防警除夕夜守护燃放安全
北京市消防局司令部作战指挥中心除夕夜密切关注全市火情。李娜摄
百姓过年,消防过关。
2月18日夜,繁华的北京城被除夕的喜庆紧紧包裹,老百姓忙着放鞭炮、吃团圆饭,消防官兵们却在严阵以待,守护着绚烂烟花下首都的平安。
23时左右,北京市消防局司令部作战指挥中心依旧灯火通明。《法制日报》记者一进门,就立刻被这里的紧张气氛所深深感染。
一块块显示屏组成一面巨大的幕墙,同步显示着公安110指挥中心、各处高点探头和航拍区域的实时信息;桌上数十部电话一字摆开,铃声此起彼伏;值班的消防战士也全部身着迷彩服,保持着随时投入战斗的状态。
“指挥中心承担着警力调配、信息中枢的使命。”指挥中心副主任魏斌告诉记者,整个中心有60个席位,包括接警、处警、电台区、警情统计、信息发布、应急处突、联勤联动7大功能区。
他指着大屏幕上其中一块显示屏介绍说:“这里的高点监控实时显示的是国贸商圈。高清监控探头从几百米的高度俯瞰,整个商圈情况都能一览无余。一旦高清监控发现有火光,镜头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拉近,有什么情况我们可以及时掌握、准确研判。”
“除此之外,我们还做了警情前置准备。”魏斌说,全市46个居民密集小区,全部有消防车在旁边随时待命,五环路上还有8部巡逻车,确保警情能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魏斌说:“相比往年,今年烟花爆竹燃放数量整体有明显下降,但我们的心仍旧提到嗓子眼,丝毫不敢松懈。让老百姓平平安安过年就是我们的工作。”
此时,随着新年钟声临近,烟花爆竹燃放即将迎来最高峰,指挥中心的电话铃声更加密集起来,接线员们忙得不可开交。
“您好,您那里起火了吗?”145号接线员刚放下电话,马上又接到一起报警。
“是什么起火?密云县哪个镇哪个村?人员情况怎么样?”接线员娴熟地处理着报警电话。
据介绍,接线员将警情基本情况全部录入系统后,会在第一时间转到负责处警的同事手里,从接警到处警1分钟内完成。
此后,一份写明火警地点、现场情况和119调度指挥中心调派车辆的火警调度单就会在火灾发生地消防中队被打印出来,消防人员即刻出动。
记者从北京市消防局了解到,2015年是北京市烟花爆竹“禁改限”第10个年头。除夕夜全市共出动各类控制力量72.7万人,市公安局启动一级加强防控方案,出动811部消防车、7200余名消防官兵,全力做好燃放秩序维护工作。
除夕当天,全市10万余处禁放点、942处零售网点和876个集中燃放点未出现任何问题,烟花爆竹燃放安全有序。全市共销售8.3万余箱烟花爆竹,同比下降34%。同时集中燃放持续时间比往年明显缩短。除夕零时至初一1时,全市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火情25起,同比下降14%,致伤22人,同比下降24%。其中,在本市燃放致伤人员13人,同比去年持平。(记者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