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八类暴力犯罪案件大幅下降
2014年破获刑事案件6.7万余起,现行命案发案331起、破获330起,群众安全感上升0.94%
2月8日召开的安徽公安局处长会议上传出消息,去年安徽省人民群众安全感上升到93.11%,同比提升0.94%。
近一个百分点的提升意味着什么?公安民警为此要付出多大努力?
据介绍,2014年,安徽公安机关坚持“以打开路、打防结合,打出声威、防出实效,标本兼治、守护平安”的打防观,严厉打击杀人、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祸害一方的黑恶势力犯罪和盗、抢、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大力整治“黄赌毒”、“黑拐枪”等治安突出问题,“守护平安”系列行动环环相扣、不断深入。2014年,安徽公安机关110共接报处置各类警情1600余万起,破获刑事案件6.7万余起,抓获刑事犯罪嫌疑人5.7万余人,破获命案381起,其中年内现行命案发案331起、破获330起,破案率达99.7%,创历史最高水平。全省打掉黑恶势力团伙290个,抓获团伙犯罪嫌疑人2800余名;破获黄赌毒案件1.4万余起,查处黄赌毒违法犯罪人员6.1万余人次。
在强化打击的同时,安徽省公安机关持续推进110接处警工作提速提效,不断提高快速反应、有效处置能力;积极推进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织密社会面、城乡社区、单位内部、行业场所、视频技术、网络社会“六张防控网”,建立“环省”、“环市”、“环县”三级防护圈。全省共建设各类视频防控点78万个,不断健全完善视频巡查防控机制,构建维护社会治安的“天网天眼”、铜墙铁壁。在城市城镇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在农村实行“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制度,全省建成城乡社区警务室4704个,配备社区民警7481名,下派包村联系民警9496名,夯实了公安基层基础,有效服务了辖区群众,切实维护了一方平安。据统计,2014年,安徽全省刑事案件发案总数同比下降8.3%,杀人、绑架、抢劫、强奸等八类暴力犯罪案件同比下降26%,入室盗窃、入室抢劫、撬盗机动车等可防性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21%。
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2014年,安徽较大以上道路交通、火灾事故大幅下降,杜绝了一次死亡十人以上事故。全省公安机关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429.4万起,排查治理公路危险点段70余处,道路交通事故数、致死人数、致伤人数、直接财产损失,同比分别下降5.6%、1.8%、15.2%、29%。全省共检查社会单位消防安全12.3万家,列管重点防火单位1.2万余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7.7万余处,火灾事故致死人数、致伤人数、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同比分别下降42.6%、21.4%、23.7%。加强对危爆物品储存、销售、运输、使用等环节的全程监管,督促整改安全隐患548处,立案查处涉枪涉爆违法犯罪案件232起,确保实现危爆物品“零被盗、零流失、零炸响”。同时,严格落实大型活动和旅游景区安保责任,加强监测预警、及时疏导管控、完善应急预案、强化警力部署,确保602场次各类大型活动和黄山、九华山等旅游景区安保工作安全有序。
2014年,安徽省有11名民警因公牺牲、98名民警英勇负伤;3个集体、3名民警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和爱民模范称号,8名民警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称号,1150名民警立功受奖。
“虽然群众安全感只上升了不到一个百分点,但这其中蕴含着安徽民警的努力奋斗和无私付出。广大民警用奉献和牺牲践行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彰显了安徽公安的忠诚和担当。”安徽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李建中在会上动情地说。(记者 关清)
·安徽桐城法院巧借传统文化资源办案侧记
·安徽:八类暴力犯罪案件大幅下降
·安徽司法厅:三大功能定位健全法律服务
·安徽公安命名“十百千”江淮卫士
·安徽开展高速公路“一区一警”安全宣传
·安徽高院发布审理医疗纠纷案件指导意见
·安徽高院发布审理医疗纠纷案件指导意见
·安徽政协会议建言推动司法改革
·安徽16家公立医院“塌方式”腐败探因
·安徽公安创新农村警务推进“一村一警”工作
·安徽:积极推进司法改革 不断强化自身建设
·安徽推裁量权基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