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抓落实?市州政法委书记有话说
从如何运用好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适应经济和社会的新常态,到有效防控各类风险,履行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责使命;从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政法工作会议的最新精神,到怎样结合四川各市州实际为今年工作谋篇布局......各市州政法委一把手的认识和打算对当地政法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2月6日,记者兵分多路,利用省委政法工作会议间隙,“拦截”了多位市州政法委书记,请他们就此次会议,就当地政法工作难点和重点,就自己作为政法委书记的思考等等畅所欲言。
李发强(内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适应新常态政法系统要有新作为
“新的一年,我们面临的工作任务较重,比如在依法治市方面,政法系统是主力军,如何运用好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适应经济和社会的新常态,是我们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李发强表示,内江市政法系统要运用法治思维和理念,按照省上部署,认真推进司法改革等各项工作,继续强化司法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让每一个群众在司法个案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建设好“法治内江”。
另一方面,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经济和社会的新常态下,很可能会在经济、社会等相关领域涌现出一些新的矛盾,这些都需要我们下大功夫思考和解决。新形势也要求我们全市政法系统要在社会治理方面下更大的功夫,继续全力推进“平安内江”建设。
例如,从基层网格化管理服务入手,从依法治理防范各类风险入手,从加大力度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入手,为平安内江乃至平安四川做出贡献。“内江的网格化建设借鉴了成都、眉山、凉山州西昌市等兄弟市州的成功经验,已迎头赶上,2015年还要再上一个台阶,各方面工作将进一步细化和全面推开。”李发强说。“锻造过硬的政法队伍是根本保障。”李发强表示,首先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全市政法干警要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想上要和中央、省委、市委保持高度一致。提升自身法治素养,强化业务素质能力,规范自身执法行为。既要鼓励政法队伍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事迹,也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违纪违法的不良行为,严厉整肃队伍,全面提高政法队伍的综合素质,为平安内江、法治内江建设保驾护航。“我们的总体目标就是平安内江、法治内江和政法队伍建设这三大重点工作,都要在2015年里实现突破,取得新的成绩。”
向秋(甘孜州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藏区政法委书记的难处和思考
反恐维稳、社会管理、依法管寺,这是甘孜州委政法委长期以来的三项重点工作。在2月6日下午的小组讨论会上,向秋作为被特别推荐的发言人,谈起了一名藏区政法委书记的难处和思考。
在各市州政法委书记中,一脸大胡子的向秋显得格外突出。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这名甘孜出生的政法委书记保持了干脆、直率的作风。提到今年更加严峻的反恐维稳形势,向秋底气十足。
“今年的维稳压力比往年大。”向秋提出了新的打算:结合今年甘孜州的“乡村治理年”和“工作抓落实年”两项工作,将维稳工作进一步细化、落实。
向秋介绍,去年年底,针对甘孜州用法、执法、守法等方面的诸多问题,甘孜州委牵头实施了“十大专项行动”,“出重拳”开展集中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包括取缔非法民间组织、整治非法宗教活动等,将法治思维贯穿始终,推进法治甘孜建设。向秋说,目前,在推进寺庙依法管理上,“干部+僧人”的民主管理模式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州寺庙社会化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僧人首先是公民,任何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作为一名僧人,要先学好法律。”向秋说,“法律进寺庙”一直被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长期推进,如今寺庙普法教育也有了一定成效。“今年还要进一步强化对寺庙的依法管理、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向秋说。
另一项亮点工作是网格化管理。向秋告诉记者,该项工作推行两年至今,甘孜州已实现12个重点县覆盖1635名网格管理员,将社会管理悄然融入到服务中,推动静态维稳向动态维稳、应急维稳向常态维稳、专业维稳向群防群治转变。
“甘孜一线藏区的维稳工作不能只靠政法一家,还要发动社区力量。”向秋说,为了实现自主管理维稳工作,甘孜州请出社区退休干部,为他们戴上“红袖套”,赋予其治安人员的身份,各县同时推进开展网格信息采集工作,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今年,我们还要巩固成果、完善措施,继续强化网格化管理。”
杨文泉(凉山州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实战型”书记的“实战型”做法
自去年开始,被纳入凉山州依法治州的重点工作有两项:整治未成年人外出非法务工和禁毒工作。在2月6日上午大会结束后,杨文泉与凉山州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米色尔海等,立马回到房间就今年政法工作展开讨论。记者见到杨文泉时,他简明扼要地讲述了今年凉山州政法工作重点,神色严峻的他给记者的印象是颇有“实战型”风范,他也向记者列举了“实战型”工作。
去年3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以《大凉山:别让教育着凉》为题报道了凉山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辍学打工的问题,引发全国关注。凉山州委、州政府决定集中3个月时间挂牌整治。杨文泉说,相比四川其他地方,这是当地一项特殊工作。去年起,通过当地教育、公安、民政、人社、妇联等部门的联合打击行动,及凉山全面落实的“七长负责制”,从去年年底至今年,已通过中途、务工点等地劝返了1000余名外出务工未成年人。
此外,加强禁毒和反恐两项工作的区域合作,是凉山目前的一项艰巨任务。“禁毒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涉及群体比较大,随着打击力度的增强,现在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杨文泉说,今年将继续深化区域合作,并扩大其与新疆、内蒙、广东等地的区域合作,同时继续通过警务合作加大对贩毒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
凉山政法系统也将反恐维稳列为一项新工作。杨文泉说,今年将对凉山地区重点人员加强管控,同时加强情报信息收集。
在培养领导干部的学法守法意识方面,杨文泉有自己的想法:今年,将联系著名高校培训全州政法委书记,训练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法治理念。“不依据法治思维解决问题、不依法办事,不仅自己的工作方式‘落伍’,老百姓也不会接受你。”杨文泉说,在推进法治凉山的过程中,领导干部“引领新常态”是关键。
杨勇(眉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大调解”年年都要有“升级版”
至今年年初,杨勇任眉山市委政法委书记已整整8年。2007年,杨勇刚上任时,眉山信访总量排在全省第二、三位。如今,这项数据上眉山已排在全省末位。多项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眉山的“大调解”体制机制。
“大调解”一直是眉山最有特色的工作。6日,杨勇对本报记者谈及今年的政法工作思路时,融入了很多在基层调研的思考。“2009年,眉山就有了‘大调解’,每年都有新创新,一直到后来的‘诉非衔接’工作。今年也是如此,不止新提出来的工作要做,常态性的工作也需要创新突破。”杨勇笑谈,作为四川天府新区的规划区,面对维稳、政法综治工作的新常态,眉山的政法工作宗旨是“不换频道、创新突破、务实求进、确保一流”。
“维稳工作的很多问题都伴随经济发展,而保障和服务发展是政法机关和干警的己任。”杨勇提到,要做好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稳定工作,必须继续抓实“维稳跟着项目走”,促进维稳向创稳转变,实现源头预防。
其次是继续深化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眉山是我省“大调解”工作的发源地,大调解模式成为全省样板。2012年起,眉山中院被最高法院确定为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试点的全国42个法院之一,是四川唯一试点的中级法院。“把诉非衔接作为大调解的升级版本来打造,我们取得了很好的经验。”杨勇说,该机制是眉山当前做好维稳工作的重要抓手,下一步还将在横向和纵向上延伸调解组织的网络,发展专业性、行业性的调解组织,同时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排查与化解。
肖雷(广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司法改革小平故里要走在前面
到今年年初,肖雷任广安市委政法委书记已是第5个年头。在依法治国、依法治省大背景下,肖雷思考着作为一名政法委书记应有的责任。
去年起,广安在整合法检公司资源、探索四家互动机制和资源共享平台上,已经有了一些成熟的经验。今年,就如何推动新常态下的政法工作,肖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作为小平故里,我们广安不能落后。今年有很多新的工作,尤其在配合司法改革上,虽然广安不是试点区,但要以崭新的状态做好准备。”肖雷是土生土长的广安人,对于广安,他有一种独有的热情。
肖雷提到,今年的开年工作首先是深化司法机制改革顶层设计,以基层的探索实践形成互动;二是提升司法公信力,在依靠内部约束的基础上,加强外部监督,并在联动上下功夫。肖雷说,今年要继续深化平安广安建设,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协同,要坚持将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与维护司法权威相结合,“如何把握这对辩证关系?这是我们政法委书记应该思考的。”肖雷说。(记者 曾晶菁 夏修露 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