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诉讼路 走进百姓心
——河南焦作两级法院改作风提公信纪实
现场再现
日前,记者到全国法院先进集体河南省温县人民法院北冷中心法庭采访时吃了“闭门羹”。“真对不起,我们现在要去前崔庄村。”匆忙在小黑板上做完外出公示,庭长陆保刚说话时正要离去。
据介绍,他们这是要到前崔庄巡回办案点开庭审理一起返还原物纠纷案件。记者就跟随他们挤入了办案车。只见车里摆满了开庭用的折叠桌椅、电脑、音箱等。
经过半个小时,巡回办案车到了巡回办案点,法庭工作人员用十几分钟布置好了庭审设备。虽然比较寒冷,但是法庭人员着装整齐,庭审语言温和而又不失威严。
去年10月,前崔庄村民李某有一只山羊从羊圈中跑出,同村的赵某和张某发现后将羊牵走,不料途中山羊挣脱绳索又跑了。两天后,李某听说张某和赵某将他家的羊捡走后又给丢了,要求赔偿。赵某和张某均表示自己是在做好事,把羊逮到后准备还给主人,但羊又丢了,不应由他们赔偿。
“为这个案,我和同事到现场看了两次,也在诉前做了几次调解工作,都没有说下,我们就选择在村里开庭了。”陆保刚对记者说。
虽然双方意见分歧较大,法官仍没有放弃调解,向张某和赵某解释了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告知赵某和张某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常驻巡回办案点的人民调解员王有丰结合乡风民俗,说三人是同村村民,经常在一起下棋、喝酒,应和睦相处。经调解,原告李某作出让步,最终由赵某赔偿李某650元,张某赔偿100元。
“法官在我们家门口开庭,真是太方便了。村里这么多老少爷们都来了,法官当场讲法、调解,咱要还跟伙计(对方当事人)对立下去,显得太没肚量,那也太丢人了!”张某在案件调解后不住地说。
据介绍,焦作两级法院积极探索多元纠纷化解、巡回审判、普法教育“三位一体”的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新机制,借助人民调解组织、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依托全市20个人民法庭、163个巡回办案点、1210个便民联络站,构建“庭、点、站”一体联动、城镇乡村全覆盖的便民诉讼网络,推动诉讼与非诉讼有效对接,为群众提供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渠道。
“焦作两级法院通过不断规范巡回办案和多元化解纠纷工作,让法官的司法为民理念‘落地生根’,把问题解决在一线、感情融洽在一线、形象树立在一线。”焦作中院院长李玉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充满自信,“全市两级法院始终坚持‘让法官多走路、让群众少跑腿’的工作理念,实行‘五就地’办案制度,选择典型案件,利用车载法庭,深入百姓家中、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厂矿工地等基层单位巡回审判,方便当事人诉讼,方便基层群众旁听。”
据李玉杰介绍,为使巡回办案不流于形式,要求法庭审判人员每半个月必须到巡回办案点、便民联络站走访接待、巡回办案等工作一日以上;每年要对辖区人民调解员进行一次培训;两级法院院长每年到巡回办案点、案发地巡回开庭不少于10次;法庭巡回开庭次数要达到40%以上。
2014年焦作两级法院共开展巡回审判、法律讲座3100场次,旁听群众共计3.5万余人次,通过社会力量化解各类纠纷2154件。2014年12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焦作中院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示范法院”。
八方来音
全国人大代表、武陟县西滑封村党委书记 王有利
巡回办案是能让老百姓看到的实实在在的审判,也是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途径。这几年来,我们当地的人大、政协两会上,叫好声最多的是巡回办案。我也受邀多次旁听焦作法院巡回审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巡回办案是最直接的普法活动,是人民群众见证公正的有力、有效途径。要将巡回办案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固定下来,对一些赡养或邻里纠纷等具有代表性的案件,到农村、到现场办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促进乡风文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记者 冀天福 通讯员 乔国立 刘建章)
·河南坚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
·河南:维护大局稳定 促进公平正义
·河南:法治领域不可或缺的治安辅助力量
·河南:关心青少年 普法先行
·河南创新模式提升普法感染力影响力
·河南信阳政法委:源头化解矛盾守护一方平安
·河南信阳政法委:源头化解矛盾守护一方平安
·河南豫中:用"两会"精神聚力助推工作发展
·河南政法委:营造公平正义法治环境
·河南安阳中院拓展未成年人案件受案范围
·河南南阳:践行核心价值观 推动改革发展
·河南南阳:采用“三靠”手法 加快平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