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浙江

浙江户籍管理便民措施每年惠及300万群众

2015-02-05 08:05:04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户口迁移网上办理 临时身份证立等可取

  浙江户籍管理便民措施每年惠及300万群众

  从2月1日起,在浙江任何一个地方,群众在办理户口申报事项时,只需到业务相关受理地派出所申请,相关审核、审批过程在公安机关内部流转完成,真正做到“让群众少跑腿”。与此同时,办理居民身份证可自愿选择邮政快递方式送达,办理临时身份证可“立等可取”。浙江省公安厅最近推出的12项户籍管理便民服务举措,每年将有300余万群众受惠。

  “户籍窗口是公安机关服务群众最直接的窗口,也是公安工作中最基础的管理工作。”浙江省委常委、公安厅厅长刘力伟说,“要按照‘服务到家、管理到位’的高标准,把每一项工作做好。”近年来,浙江公安机关坚持“户口问题无小事”理念,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服务举措。2003年,杭州市区率先实施户口“网上迁移”,目前,浙江全省范围已经全部实施户口“网上迁移”,仅2014年,全省就有29.3万余人享受到此项举措带来的便利。

  浙江省公安厅人口服务管理总队总队长阮文广告诉记者,此次推出的12项便民服务举措,已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调研论证,包括相关业务流程的规范设计、相关软硬件系统的改造升级、各项新业务的实地测试和局部试点,以及组织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为推行好居民身份证邮政快递服务举措,2014年7月,省公安厅商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在杭州、温州等4个市的77个户籍窗口开展了试点工作。目前,已通过此项服务邮政快递居民身份证8000余张。领取证件时间由法定的60日缩短至受理后10个工作日左右,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如今,在浙江公安机关的每一个户籍窗口,来办理身份证的群众可以像拍“大头贴”一样,自己拍摄证件照,觉得效果不好,可以点击重来,直到满意为止。和推行“居民身份证相片多拍选优服务”一样,开通“短信电话提醒服务”和推出“户籍窗口预约”、“错时服务”,拓宽了公安机关的服务范围。在12项便民服务举措中,体现“简化办理程序”的有“户口申办一地办理”、“实施户口迁移网上办理”、“推行临时居民身份证审签与发放分离”。值得一提的是,临时居民身份证申领人在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申请,经公安机关内部流转、审批后,可在派出所直接制作和发放证件,实现“立等可取”。据了解,浙江全省每年约有100余万人补领居民身份证,“提供居民身份证省内就近补领便利和省外补领便利”的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为办事群众节省了时间和路费。此外,对孤寡老人、长期卧床病人等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预约登记、上门办理等特殊便利服务。

  同时,浙江省公安机关还在改进管理方式上下工夫,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制发集体户居民户口簿”的举措,即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可为单位集体户、社区集体户成员制发仅含首页和其本人常住人口登记卡的居民户口簿,极大方便了“集体户口”办理户口迁移、出国(境)、财产继承、婚姻登记等事务。省公安厅副厅长陈石春表示,作为12项服务举措之一的“建立投诉、督办制度”,也是各项便民举措得以落实的保障。据介绍,从2014年7月开始,浙江省公安厅向社会公布省、市二级公安机关户口问题(线索)举报投诉联系方式,主动接受社会和媒体监督,并明确于10个工作日内办结、反馈办理结果。截至目前,已收到群众举报投诉139起,通过督办、转办,纠正户口登记内容差错6项、解决婴儿出生户口申报等问题20件。(记者詹肖冰)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浙江湖州贯彻中央和省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
·浙江金华:“阳光检察”常态化规范化
·浙江:落实“四四五”戒毒模式主线
·浙江舟山中院多举措加强企业欠薪案件办理
·浙江舟山: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让法律“渗入”百姓生活
·浙江舟山检察院开展“一基双实”岗位技能训练活动

·浙江舟山检察院开展“一基双实”岗位技能训练活动
·浙江诸暨司法局送法到外来民工子弟学校
·浙江平湖推行基层党建责任清单
·浙江:基层治理“嘉兴模式”促社会和谐
·浙江:12项户籍管理便民措施2月出街
·浙江推出12项户籍便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