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2014年成都市政法工作综述

2015-02-04 09:19:28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四川法制报 

2014年9月,市委政法委书记王忠林(中)与副市长、公安局长左正(前左一)视察火车北站设置的反恐宣传点
 
检察官送法进社区

  2014年12月12日召开的“平安成都建设工作会议”上,省委常委、四川省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对成都市政法系统在平安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政法综治部门作为平安成都建设的牵头单位,牢记宗旨、听党指挥,行动有力、冲锋在前,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着力解决突出问题,赢得了维护社会稳定一个又一个胜利,用智慧和汗水织就了牢不可破的安全网络,用忠诚和奉献描绘了气势磅礴的和谐画卷,为全市科学发展、领先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回顾过去的一年,成都市政法战线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省委政法委的有力指导下,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经受住了重大考验,交出了满意答卷,实现了“大事不出、小事可控”目标,为维护全市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全省的“首位城市”,成都在推进依法治市和平安建设进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亦更为明显。

  维护社会稳定反恐防暴有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2014年,成都市在深入推进“三无院落”整治和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反恐防暴机制和体系,形成了市级反恐怖工作组织体系和应急体系。按照全国一流的标准,成都市先后投入资金5.6亿元,全面加强反恐防暴装备设备建设。为加快反恐防暴专业队伍建设,完善了以市公安局12支快反突击队为主、各区(市)县66支快反突击队为辅的第一梯队快反应急力量。开展实战技能培训,在火车北站、春熙路、天府广场等重点部位开展了多次反恐实战合成演练,有力有效提升了处置能力和水平。

  与此同时,成都市还健全了群专结合机制,在重大任务、重要敏感时期,组织治安巡逻、城管、保安、民兵预备役等“红袖套”上街,进行社会面防控,筑牢了反恐防暴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

  夯实平安基础“四个治理”平安成都基础更加牢固

  2014年以来,成都市树立了“大平安”的理念,始终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坚持重在建设、重在基层、重在共治、重在机制,并以市委名义召开了深化平安成都建设的会议,提升平安成都建设的水平。

  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重中之重,成都市以信息化为支撑,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将全市317个街道(乡镇)、3446个社区(村)划分网格11337个,配备网格员1.2万余名;在21个区(市)县建立了网格化服务管理监管中心,317个街道(乡镇)建立了管理中心,社区(村)工作站和手持终端机实现全覆盖;持续推进“三无院落”整治,二圈层564个“三无院落”,三圈层整治试点地区301个“三无院落”目前已经全部整治完成;建成37个二星级、59个三星级平安街道(乡镇)和105个平安示范社区。

  为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严打高压态势,成都市全面开展了“打击三盗两抢一诈骗”、打黑除恶、“百城禁毒”等专项行动。全市公安机关共立案7.8万余起,破案2.4万余起;打掉涉黑组织团伙2个、恶势力团伙59个,打击处理涉黑恶人员282人;侦破侵财类案件1.8万余起;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900余起,缴获各类毒品99.5千克;侦破各类经济案件1368件,挽回经济损失21.9亿余元。

  推进依法治市公开公正法治成都建设不断深入

  2014年3月28日,《成都市依法治市实施纲要》正式出台后,成都市政法机关第一时间组织学习并认真贯彻落实该纲要和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并紧密结合职责任务,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

  为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成都市统筹推进了市中院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和市检察院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试点,并同时探索开展行政案件异地管辖试点工作;在深化涉法涉诉信访改革中,成都市制定下发了《成都市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实施办法》;探索建立轻刑快处工作机制,研究出台了《成都市依法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的实施细则(试行)》,提高司法效率;进一步深化执法司法公开,加大督促检查和指导力度,以公开促公正;加强对重大、复杂、疑难案件督查督办,共督办案件(事项)69件;对民事执行和减刑、假释、监外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针对问题强化督促整改。

  2014年,成都市政法各部门认真履职,加强司法为民工作,法律援助机构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600多件,服务困难群众7万余人次。在扎实推进“六五”普法进程中,独具成都特色的“法治大讲堂”、“法律七进”等活动不断深入,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学法用法的新高潮。

  完善制度机制提炼经验建立健全五项长效机制

  2014年以来,成都市政法综治部门及时把各项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为长效机制,实现了长效化建设、常态化推进。目前,已经形成的五项长效机制正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

  成都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五项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动态性的维稳情报信息和社会稳定监测预警体系;应急联动机制,重大安保维稳任务,及时启动市、区两级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协调省上启动“环蓉护城河”工程,确保“一盘棋”统筹,扁平化指挥;群专结合机制,在重大安保维稳工作中,组织专业力量、“红袖套”群防群治力量、快速反应突击队等加强重点区域和重要部位布控值守,强化街面巡逻,开展拉网式清查整治专项行动,切实做好社会面防控;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目前全市21个区(市)县和46个市级部门都已经建立了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具体实施办法;道路交通事故“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将“三调联动”机制引入群众信访接待中心,推进联合接访工作。

  提升综合素养集中轮训让法治思维深入人心

  为提升政法队伍综合素养,2014年以来,成都市各级政法部门以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行政法规为主要内容,分层分级分类对执法司法人员进行了集中轮训,切实提高执法司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的“我最喜欢的政法干警”评选及系列宣传活动,推选出“我最喜欢的人民警察”“我最喜欢的法官”“我最喜欢的检察官”“我喜欢的司法助理员”各10名,队伍中涌现出刘军、童勤等一批先进典型。

  为巩固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转变作风、司法为民”活动成果,深化正风肃纪,落实中央第九巡视组反馈问题整改,成都市以“四项教育、五项整顿、执法五项制度、九项专项行动”为重点,大力纠治涉法涉诉中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对违法违纪,坚持“零容忍”,坚决清除“害群之马”,立案查处民警违纪违法案件43件,涉及民警62人。对窗口单位、基层所庭、重点区域进行暗访,通报了服务意识、警容风纪、警车管理、便民措施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传播政法正能量立体宣传政法舆论宣传效果明显

  2014年以来,成都市委政法委在政法舆论宣传方面加大了力度,与新华社、《法制日报》、《四川日报》、《四川法制报》、《成都日报》、成都电视台等中央和省市媒体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同时办好用好《天府长安》杂志和成都长安网两大自有平台阵地,广泛深入宣传平安成都建设、法治成都建设、政法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特色亮点,在扩大政法工作知晓面的同时,也向社会传递了政法正能量。

  新华社围绕维护社会稳定、“三无”院落整治、平安建设等专题,对相关工作进行了深入报道。据成都市委政法委统计,2014年成都的政法新闻被中央级媒体刊用3400多条,其中人民网、新华网、法制日报、中国长安网等知名中央媒体刊用消息、通讯、专题等1000余条;被省级媒体采用4200多条。与此同时,成都市委政法委还同专业机构合作,建立了成都政法舆情监控机制,完善了政法舆情全天候监控、及时交办、通报机制,重大政法舆情第一时间交办涉事单位负责调查和应对处置,没有产生负面影响。

  (杨金忠  记者 曾昌文 实习生 陈伊尧)

[责任编辑: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