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浙江舟山: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让法律“渗入”百姓生活

2015-02-04 08:36:28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平安浙江网 

  年底到了,做建材装修生意的朱先生急需一笔资金周转。1月21日,他到浙江省定海区民间投融资中心借款,令他想不到的是,在现场配对成功后,立即有公证处的人公证,没多久资金就通过华夏银行的转账到了。

  “相比以前,现在不知要方便多少。”朱先生说,这种借款放在以前,即便双方同意,一般还要去公证,至少要拖上一二天,现在当场都能办理完,而且最为关键的是,二次抵押借款都能办,有了法律保障,自己放心,对方更放心。

  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把法律服务送到每个市民身边,让法律“渗入”百姓生活。据悉,朱先生享受到的法律服务,正是我市司法行政部门力推法律服务资源下沉的一个缩影。

  走进今年1月份刚投入运营的定海区民间投融资服务中心,记者发现,这里除了舟山市方正公证处“入驻”外,浙江震舟律师事务所也有专门的服务团队介入,从服务中心设立的前期准备、合同审核、法律业务培训等全方位提供法律保障,同时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据民间投融资服务中心的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心从事的主要业务是民间借贷的交易撮合服务、接受委托办理借贷业务等,这些都是矛盾纠纷的“高发区”,现有了“法律”来保驾护航,可避免非法融资、高利贷等违法违规行为,实现民间借贷的阳光化、合法化、规范化运行。

  法律服务就在身边,很多市民对此有切身感受。去年10月17日凌晨,市民张先生在给一家渔具公司织网车间更换车床打网的网眼,结果在作业期间发生意外,造成张先生当场死亡。张先生家属得知这一噩耗,情绪异常激动,与企业老板的谈判根本无法进行。小沙街道调委会工作人员当即介入调解,一边做死者家属的工作,一边做企业老板的工作,从拍桌子、争吵、吼破喉咙,到情绪稳定、关系缓和,最终达到调解协议,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幸亏有调委会的人出面,否则不知要拖多久,企业也无法正常生产。”渔具公司的负责人说起此事,非常感激调委会的人及时伸出缓手。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我市司法部门正在健全从上到下的法律服务网络。据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通过“布点、连线、扩面”,全方位打造完成了“新城法律服务圈”,促成司法行政、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优质法律服务资源向新城核心区块聚拢。与此同时,积极推进离岛“法律服务”,促进法律服务均等化。目前市本级正在构建实体和网络两大综合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县级层面也正在整合法律服务资源,乡镇(街道)层面正在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站,社区(村)层面也在整合力量,旨在真正为基层群众提供就近的公共法律服务。

  “市民需要法律服务,新区建设需要法律支撑,尤其是舟山正在推进法治新区建设。”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司法行政部门还在实施法律服务“招商引资”的专项行动,让法律人士直接参与项目引进洽谈,减少“招商引资”中的法律风险。统计显示,去年全市律师共为22个重点项目担任法律顾问,提供各类法律服务577次;律师积极参与服务企业收购兼并、破产重组,全市6家律师事务所42名律师参与17起企业破产案件,涉及标的额33亿元,涉及职工1106人,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赢。

[责任编辑:闵玥]
相关报道

·浙江平湖推行基层党建责任清单
·浙江:基层治理“嘉兴模式”促社会和谐
·浙江:12项户籍管理便民措施2月出街
·浙江推出12项户籍便民服务
·浙江政法委:防控各类风险杜绝冤假错案
·浙江普陀警方密织岁末年初“安全网”

·浙江普陀警方密织岁末年初“安全网”
·浙江金华检察机关“阳光检察”亮点纷呈
·浙江岱山积极开展纪律作风整改教育活动
·浙江温岭法院:委托调解促服判息诉
·浙江温岭法院:创新送达全程留痕
·浙江省委书记“点赞”浙江公安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