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甘南“千村万户”消防扶持行动纪实

2015-02-02 10:35:57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甘肃长安网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藏族占全州总人口的54.0%之多。受藏族生活习惯影响,辖区迭部、舟曲等地农牧村寨聚族而居,房屋毗邻而建、鳞次栉比且多以土木结构榻板房为主,一楼住人烧火做饭,二楼堆放柴草,房屋四周堆积着多年积攒的薪柴,为平安村寨建设留下极大地消防安全隐患。

  2006年至2013年,几乎每年一次的“火烧连营”,动辄整个村寨焚烧殆尽,数百人无家可归,上千万元的经济损失,充分暴露出农牧村防火工作的软肋和弊端,引起省、州、县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农牧村“千村万户”消防扶持行动逐渐被提出、通过、试点,并全省推广施行。

  农村消防基础薄弱

  甘南多山,山高,多沟壑。藏族村寨喜依山而建,聚族而居,多数盘踞山顶。和城镇消防基础相比,甘南城乡消防发展更加失衡,农牧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滞后。

  榻板房,是甘南特有的建筑类型。所谓榻板房,是一类仅存于甘、贵、云、川藏族地区的特有建筑类型。当地人所说的“外不见木、内不见土”是其基本特征,结构多为二层(一层住人,二层堆放柴草)。

  榻板房建筑梁、柱、楼板、顶棚等构件全部采用油松木料建造,屋顶呈“人”字形结构,用宽窄均匀的薄木板铺设,上面用石块压固;二层阁楼四周边墙大多采用木板构造,耐火等级低。

  一栋榻板房建筑基本由3至4间房子构成,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小的村落十几户村民,大的一百多户。受地形所限,各户之间互相连接,家挨家,户连户,纵横交错,密集度高,形成了依山而建、村户相连、无防火间距的建筑格局。加之房前屋后堆放大量干柴、草料,农牧村大多采用火炉取暖,有些火炉昼夜不灭,如果看管不善极易引发火灾。

  在甘南,有382个自然村由榻板房建筑构成。

  地处高山,距离县城远,救援力量无法及时赶到;地形狭小,道路狭窄崎岖,部分路段消防车无法通行;加之通信条件差、火灾发现不及时、无消防水源等基本的防火灭火器材设施,一旦发生火灾,将很难有效控制和扑救,火势蔓延,灾情面扩大,小火酿成大灾造成“火烧连营”的可能性极大。

  同时,目前消防专业、兼职力量不足也埋下了火灾隐患,乡镇一级消防警力不足,失控漏管现象还很突出。

  一场大火 毁了一个村寨 420人无家可归

  2013年2月6日下午6时23分,迭部县腊子口乡黑多村,当黑夜渐渐笼罩了这个藏族村寨时,村民尕让一家像往常一样,从藏族阁楼四周拿出整捆的薪柴开始烧火做饭。

  干枯的柴火在炉灶里啪啪作响,灶上的水开始翻滚起来,尕让一家有说有笑,笑声在静谧的暗夜中传的很远很远。他们不知道,一场未知的灾难已经悄悄向他们走来,等待着他们和邻里的将是百年不遇的大火。

  微风吹过,灶膛的火伴着青烟从灶口蹿出,火似乎不如前些那般大了。尕让拿着火钩在灶膛里拾掇了几下,火苗顺着烟囱窜了上去,几粒火星在夜空下格外刺眼,斜斜飘落到二楼堆放的柴草垛里,一跳,又一跳,在微风的作用下,渐渐冒出浓烟。

  正当尕让一家4口围坐在桌前吃着煮好的炖肉时,突听隔壁的扎西大喊“着火啦!不好了,着火啦!”尕让冲出房门,看到自家阁楼二楼堆放的柴草已经大片燃烧起来。尕让、扎西以及陆续赶来的村民纷纷拿起家里装水的家什向柴草堆倒水救火。全村400多男女老幼几乎全部出动,大伙你一盆我一桶急急忙忙向火苗浇去。

  无奈,由于没有必要的消防器材,加之水从低处向高处泼洒以及水源有限,火苗借着微风越烧越旺并向扎西家的阁楼窜了过去。

  当地消防、公安、森林接警后,在陡峭崎岖的山路上急行军一个多小时到达位于大山顶上的黑多村,和乡镇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以及村民等共2000多人进行扑救。由于山路狭窄崎岖,救援车辆无法到达现场,加之山上没有可用的水源,战士们抬上来的多台手抬机动泵无法使用。风大物燥,户户相连紧密,大火在短时间内便迅速蔓延开来,现场一片火海,将原本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夜照的通明。救援人员只能被迫拆除紧挨的村寨制造隔离墙防止火势向周围阁楼和村寨蔓延。

  大火持续燃烧了14个多小时,于7日上午9时许基本熄灭,造成92户群众房屋被焚,420人受灾,直接财产损失2167万元,所幸无人员伤亡。

  千村万户 消防扶持藏区甘南试点先行

  黑多村大火过后,农村消防欠账严重问题进一步暴露。

  甘肃省政府、甘肃消防总队以及甘南州消防支队高度重视,先后26次指派专人深入迭部、舟曲等地进行实际考察调研,梳理农村消防欠账问题,制定针对性较强的解决方案。

  2013年5月22日,甘肃消防总队按照“试点引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思路,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公安厅千村万户消防安全扶持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政办发〔2011〕94号),印发《甘肃省“千村万户”消防安全扶持行动试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全力推进甘肃省“千村万户”消防安全扶持行动。

  藏区甘南被列入首批试点,是“千村万户”消防扶持专项行动的典型代表。

  甘南消防支队作为“千村万户”专项行动的主要承办单位,一个月内,派出8支考察调研小组,先后深入241个藏族农牧村寨实地走访调查、24场专题会议讨论研究,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最终印发契合甘南实际的《甘南州“千村万户”消防安全扶持行动试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方案》印发后,按照规划要求,各地狠抓落实。

  踏石留印 抓铁有痕消防扶持行动落地生根

  2013年6月,结合藏区防火需要和试点实际,甘南州消防支队确定迭部、舟曲两地10个试点乡镇和12个试点村,结合各村镇情况制定针对性试点培育计划。

  在邀请城建、规划等部门专家深入村寨现场指导消防水池修建位置、房屋间距设置选址、编制《城镇消防规划》等基础上,截至2013年底,甘南州县、乡镇、村、组四级农村消防工作组织和责任网络体系初步形成,消防安全管理组织、体制建立完善,累计发放消防器材2000余件,修建消防水池(井、窖)23个。

  2014年,在前期投入的基础上,甘肃省政府拨付300万元、甘南州政府配套专项资金200万元用于甘南州“千村万户”消防扶持行动。计划为全州配备14辆轻型消防车、214个消防水池、217台手抬机动泵、240支水枪、1245个火钩、44960米消防水带。

  2014年7月,甘南消防支队派出考察小组辗转湖北、湖南、江苏、安徽等地,深入国内驰名的各消防车、消防器材生产厂实地调研。11月,“千村万户”消防扶持行动采购器材采购完毕,并于12月底陆续配发至基层投入执勤使用。

  2015年1月21日,斥资200多万的14辆轻型消防车经检测验收正式配发到全州8县(市)农牧村寨投入使用。

  甘南“千村万户”消防扶持行动累计为全州8县(市)农牧村寨配发14辆轻型消防车、214个消防水池(修建)、217台手抬机动泵、240支水枪、1245个火钩、44960米消防水带,为加强甘南农牧村寨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藏区消防安全体系,推进冬春火灾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万水千山走过 授人以“渔” 只为一份责任

  “千村万户”消防扶持器材下发后,迭部、舟曲、合作、玛曲、夏河等地消防官兵深入农牧村寨,以理论讲解、操作示范、应急演练等方式,组织村里的义务消防队队员,对配套的手抬机动泵、轻型消防车、火钩等使用方法展开培训。

  2013年以来,为应对火灾多发、山路崎岖、救援不便等现实情况,在消防部门的帮扶下,迭部、舟曲、合作等地共组建农村义务消防队24支,成立“打更巡逻队”121支。

  “打更巡逻队”敲锣打更喊话,提醒民众防火。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发现并呼喊村里的义务消防队灭火。轻型消防车、手抬机动泵、消防水池,这些曾经没有的消防器材,密切配合,往往能迅速扑灭火灾,阻止“火烧连营”惨剧的发生。

  2015年1月24日,迭部县城30多公里远的尼傲村,因小孩燃放鞭炮引起草垛起火,四周都是阁楼,随时可能造成“火烧连营”惨剧。迭部大队接警后火速出击,出警路上,村民扎西草来电称草垛已被村里的义务消防队队员扑灭。

  消防器材配发和农村义务消防队成立后,村民火灾自救能力显著增加,小火酿成大灾的现象明显减少。

  火灾防控 我们一直在路上

  灭火自救只是一种被动的手段,火灾防控才是源头治理的根本。消防器材配发农牧村寨后,甘南消防并没有掉以轻心,而是进一步加强、加大了农村消防知识宣传和火灾隐患排查整改力度。

  2013年至今,甘南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在春耕秋收、节庆假日、民俗活动期间,先后66次深入农牧村寨,发放防火宣传单,张贴宣传标语,开展灭火演练,开展火灾警示教育。

  截至目前,全州免费发放8.3万份消防宣传单,悬挂消防宣传标语、横幅1204条,组织511家人员密集场所悬挂、张贴消防宣传“三提示”,开设消防知识讲座168场次,举办398场消防演练,更新78面公益广告牌,发动21000余名志愿者参与宣传,发送30000余条消防安全知识短信。

  2015年1月份开始,舟曲、迭部等地消防部门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冬春防火工作,先后29次协同当地公安、政府部门深入辖区益哇乡、达博屿乡、曲告纳乡、南峪乡、腊子口、桑坝、旺藏、阿夏、多儿等30个乡镇178个村寨逐家逐户开展消防隐患排查。包括迭部、舟曲在内的全州8县(市)共出动警力643人次,逐个排查105个乡镇696个村寨,发现隐患723处,督促整改703处,限期责令整改20处。

  迭部、舟曲两级政府还与辖区各乡镇、村寨逐级签订防火目标责任书,为每户居民购置房屋财产保险。

  结束语

  近几年来,“火烧连营”的教训是惨痛的。动辄整个村寨焚烧殆尽、数百人无家可归、上千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犹如一记伤疤深深刻在每一位“消防人”的心上。可以说,火灾防控工作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容不得半点马虎。

  甘南榻板房结构造就了农村火灾防控的先天不足,加之藏族村寨炭盆取暖、架柴造饭、电线裸露老化、柴薪紧挨烟囱、防火间距不足等,更为防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论人力、物力、财力,还是责任与压力,对我们而言,一切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火灾防控是一项常态化工作,更是一场望不到尽头的马拉松!

  作为人民子弟兵,人民是我们的一切。

  为了人民的一切,火灾防控,我们永远在路上!(通讯员 崔晓程 甘南州公安消防支队供稿)

[责任编辑:闵玥]
相关报道

·甘肃:破解“三难”保障律师执业权利
·甘肃市县公安机关全部设立案管中心
·甘肃:市州县区“一把手”签订年度禁毒工作责任书
·甘肃专题协商议政会 聚焦推进依法治省
·甘肃玉门市公安局开展集中收戒吸毒人员专项行动
·甘肃酒泉市委政法委解读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

·甘肃酒泉市委政法委解读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
·甘肃公安厅长督导省“两会”安保
·甘肃法院:以行政审判化解“官”民矛盾
·甘肃:落实“两个责任”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甘肃:检务公开实现服务模式和理念新跨越
·甘肃公安厅加强交警安全防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