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江西政法工作成果丰硕、亮点纷呈。”2月1日,江西省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省政法机关围绕“增强公众安全感、提高群众满意度”目标,进一步深化平安江西、法治江西建设,全省社会大局保持持续稳定,呈现出“四个没有发生、四个下降”。
据了解,去年江西没有发生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的事件,没有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暴力恐怖事件,没有发生个人极端事件;群体性事件同比下降59.1%,进京非正常访同比下降60.3%,医闹事件同比下降78.8%,八类严重暴力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20.7%。全省公众安全感指数为95.43%,公众对政法部门满意度为95.33%。
率先在全国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 1.1万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聘“外脑”
2014年是法治江西建设谋篇布局之年,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法治江西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关于全面推进法治江西建设的意见》,并配套出台了工作任务分工方案,将法治江西建设目标任务逐一分解到相关部门,明确了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
率先在全国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组建了由24名法律专家、执业律师组成的省法律顾问团,全省10个设区市组建了法律顾问团,83个县(市、区)聘请了法律顾问,全省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1.1万余家。
出台《关于建立涉法涉诉信访办理回避工作机制的若干规定》,在全国首建原办案人员回避、异地办理、提级办理三项制度,破解信访“程序空转”问题。去年,江西省涉法涉诉信访件比去年同期下降0.3%,其中重复访下降17.3%,非正常访下降58.9%。
出台全国首个医患纠纷地方性法规 开展专项行动医闹事件下降近八成
据介绍,江西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人民调解信息化业务平台,充分发挥“三调联动”、司法协理等机制作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全省共化解矛盾纠纷14.3万件,化解成功率96.5%。同时,排查涉稳突出问题4733件,化解成功率75.7%,一些“老大难”涉稳事端得到遏制,其中权属纠纷、企业改制、社会保障引发不稳定问题分别下降41%、33.1%、17.7%。
为推进应急处置机制建设,江西编制了处置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流程图,制订完善了分类处置预案887个,并组织开展应急处突跨区域等演练。抚州市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经验,得到孟建柱等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中央综治办在全国推广。
医患纠纷一直是困扰医疗卫生领域的顽疾。江西出台了全国首个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地方性法规,并组织开展打击医闹专项行动,依法查处医闹事件245起、立案79起。对33起医闹典型案件实行一案一策,依法处理。全年全省医疗纠纷同比下降31.2%,医闹事件同比下降78.8%。
五千村居实现“四零”平安成品牌 刑释矫正人员重犯率远低全国平均
去年,江西警方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1.6万余起,命案破案率达97.67%,追捕网上在逃人员13948名。集中整治社会治安乱点243个,整治合格率达95.1%。同时,加快建设立体化防控体系,目前纳入天网平台的探头总数达5.4万余个,通过天网协助查破各类案件1.6万余起,同比上升15.6%。
对特殊人群的管理,江西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该省已建成安置帮教基地239个,累计安置帮教刑释人员近8万人,帮教率为98.12%,安置率为94.91%。对2万余名社区在矫人员实行指纹确认、GPS定位监管,有效防范了脱管漏管。目前,该省刑释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率分别为1.50%和0.04%,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数。
“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一直如火如荼。”上述负责人介绍,全省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已建成20636个,县、乡镇(街道)、村(社区)覆盖率分别达到100%、100%、99.88%。网格化管理全面启动,全省县、乡、村(社区)网格化覆盖率分别达94.58%、85.56%、87.42%,配备网格员2.5万余名。县、乡、村(社区)平安创建达标率分别为91.2%、86.2%、87.8%,5000多个村居实现了零发案、零犯罪、零事故、矛盾零上交,打造了一批基层平安创建品牌。(记者 郭宏鹏 黄辉)
·江西公安网上办事大厅
·江西:禁毒工作要坚持“两手抓”
·江西法院网
·江西瑞昌:将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判工作标准
·江西公安厅建立队伍管理监督联席会议制度
·江西南昌铁路警方打掉一制贩假票团伙
·江西南昌铁路警方打掉一制贩假票团伙
·江西抚州检察院:“廉·正”文化让干警受益
·江西丰城检察院为涉案未成年解决代理人缺位
·江西丰城检察院:28份检察建议采纳率100%
·江西抚州检察院运用科技对执法办案实施监督
·江西崇义院开展打击"黑车"非法营运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