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原在实现中国梦中更出彩
——河南检察机关忠诚履职服务大局侧记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省进程中,检察机关如何融入全局、忠诚履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可靠法治保障呢?近日,记者走进河南省检察机关,就此话题进行深入采访。
“全省检察机关始终把检察工作放在大局中来谋划、来推进。全省检察机关紧紧围绕省委‘坚定总坐标、坚持总思路、完善总方略’的战略部署,立足本职,找准定位,着力服务‘四个河南’建设和河南省‘三大国家战略’顺利实施。”1月28日,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蔡宁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检察机关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目标任务和省委重大战略部署,找准结合点和着力点,积极参与、有效服务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让中原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出彩。
“贴身”护航产业集聚区建设
1月下旬,记者来到位于汤阴县产业集聚区的上海安丁生物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人声鼎沸,一派忙碌景象。
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生产形势大好,得益于职能部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特别是检察机关多次为我们提供法律服务,为我们产业集聚区经济发展输入正能量。”
汤阴县检察院“贴身”服务产业集聚区,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涉及法律方面诉求,赢得了生产经营者的如潮好评。开展服务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活动是2014年河南省检察机关爱民实践服务承诺办好八件实事之一,更是全省检察机关融入全局、服务大局的生动实践。
这一年,省检察院专门召开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座谈会,研究出台服务全面深化改革30条意见,引导全省检察机关围绕服务产业集聚区这一科学发展载体,助推企业爬坡过坎,服务经济转型升级。
“服务大局首先就是要服务发展,服务发展重点就是要服务企业。”蔡宁检察长在不同场合都强调这样一个观点。
安阳、漯河、三门峡、商丘、信阳、驻马店等市检察院纷纷成立了服务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或联络办公室,出台了工作意见。鹤壁市检察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服务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就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如何服务产业集聚区建设提出8条意见。
河南省检察机关强调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打击、预防、监督、教育、保护等职能作用,努力为产业集聚区建设营造“五个环境”,即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安定有序的生产环境,健康规范的管理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2013年3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航空港实验区的建设发展,对郑州市乃至河南省的法治环境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郑州市检察院站位大局,谋划在前,2011年在航空港区设立了派出检察处,将服务航空港区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发展作为工作重点,积极促进实验区产业集聚发展。2014年7月,郑州市检察院出台专门服务意见,确定了服务航空港区建设的10个服务目标和着力点,综合运用打击、保护、监督、预防等手段,努力为实验区营造稳定、和谐的治安环境和清廉、公正的政务环境。
服务农村发展情系民生民利
驻马店是国家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每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40亿斤左右。驻马店市检察机关始终把促进农业全面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落脚点。2014年以来,批准逮捕涉嫌制售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坑农害农刑事犯罪嫌疑人36件42人,提起公诉52件61人,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为该市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做出了重要贡献。
河南省是农业和粮食生产大省,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服务农村改革发展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驻马店市检察机关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为全省检察机关提供了借鉴。
检察机关心系大局、紧跟大局、服务大局,通过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工作中,全省检察机关注重突出服务重点,增强服务针对性。围绕服务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依法惩治、积极预防发生在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都市农业现代发展工程等领域的职务犯罪,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农用地、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等刑事犯罪,坚守保护耕地红线。
2014年6月,伊川县平等乡平等村三名儿童在河滩经过时落入大水坑中溺亡,公安机关以意外事件为由作出不立案决定。伊川县检察院在调查中发现,该土坑系村民将该处耕地承包给他人挖沙后没有及时回填形成,且面积较大,可能存在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遂将该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后公安机关以涉嫌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对犯罪嫌疑人李宝玉等人立案侦查。县检察院在提前介入该案过程中,发现平等乡平等村河滩耕地自2007年以来长期被多人以租用为名挖沙获利,破坏面积已达60余亩,土地部门没有及时履行监管职责,可能存在渎职犯罪行为,及时初查,对负有监管职责的伊川县土地局平等国土资源所所长胡铁计、土地执法监察大队三中队队长王晓东二人以涉嫌玩忽职守罪立案侦查,二人均被法院以玩忽职守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期三年执行。
同时,围绕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对改革中农民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依法惩治危害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暴力侵财犯罪,以及发生在户籍制度改革、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土地权益等领域的犯罪,突出查办、积极预防扶贫开发、强农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试点建设等领域中的职务犯罪,依法保障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服务政治体制促进勤政廉政
2014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积极适应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的新要求,提高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法治化水平,积极推动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完善查办职务犯罪特别是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机制,加大对“胡作非为”、“为官不为”等问题的监督查处力度,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勤政廉政、依法行政。
全省检察机关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受贿、行贿一起查,查办案件与追逃追赃一起抓,全年共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3195件4523人,其中贪污贿赂犯罪2408件3202人,渎职侵权犯罪787件1321人。查处县处级以上干部270人,内有省级干部1人,厅级干部40人,通过办案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省检察院立案查处了湖北省原副省长郭有明、原铁道部公安局局长王广训等受贿案;配合省纪委查处了新乡市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孟钢等多名厅级干部受贿案;在省委领导下,省检察院直接立案查处了焦作市政协原副主席郝立富、原省卫生厅副巡视员赵连周、省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原局长魏利建等领导干部涉嫌贪污受贿、渎职案……
打“老虎”、拍“苍蝇”,全省检察机关递交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
反腐败,亡羊补牢与未雨绸缪同样至关重要。全省检察机关牢固树立“办好案件是政绩,结合办案搞好预防、减少犯罪是更大政绩”的理念,深入开展个案预防、专项预防、系统预防。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24.1万余次,推动社会征信体系建设。统一组织民生领域、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以及科研经费审批、拨付、管理与使用3个专项预防调查。
省检察院关于省辖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容积率调整情况专项调查报告,得到谢伏瞻省长等省领导批示肯定,被评为首届全国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十佳年度报告。
创新社会治理服务民生改善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14年,全省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群众平安需求为导向,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44377人,提起公诉81064人。妥善处理轻微刑事犯罪,深入推进非羁押诉讼,启动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共对13870人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对2870人作出不起诉决定,有效减少社会对抗、增进社会和谐。
依法查办和预防教育、就业创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职务犯罪,优先办理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申诉案件和涉及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申诉案件。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开展查办和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职务犯罪专项工作。
积极参与创新社会治理,加强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和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完善检察环节司法救助制度,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强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健全和落实刑事和解、检调对接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积极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健全捕诉监防一体化机制,中央20家媒体组团对河南省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进行了集中采访报道。
2014年,全省检察机关开展送法“四进”活动,实现送法“进校园”8600余所,送法“进农村”600余个,送法“进企业”1800余家,送法“进社区”380余个,将法律送到群众身边,受教育人数近700万人次,引导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检察官踏上省实验中学讲台授课普法,省人大代表、省实验中学校长马玉霞称赞:“这样的活动太接地气、太有必要了,学生比听我们老师的课还认真。”
稳步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坚持诉访分离、领导包案、联合接访,推进矛盾化解。省检察院扩建了控申举报接待室,完善功能,方便群众举报和控告、申诉。中央巡视组交办的319起信访案件全部办结。加大检察环节司法救助力度,对951名生活确有困难的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提供救助,发放救助金903万元。
推动解决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问题,是检察机关司法为民的具体体现。2014年,省检察院组织了打击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活动,切实维护“餐桌安全”和生态文明。
媒体曝光了涉及11省区的特大病死猪肉犯罪案件后,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提出检察建议,河南省公安机关已抓获犯罪嫌疑人50多人。
保护碧水蓝天打造生态文明
蓝天白云,山清水秀,气爽神怡,这些久违的名词再次光顾南阳。“检察机关一介入,污染企业立马关了,不冒浓烟了,不排废水了。”谈起环境变化,家住南阳市卧龙区王村的李某很是感慨。
采访中,卧龙区蒲山镇农民石全超说,生活在蒲山,过去从来都不敢开窗户,屋里一天到晚多厚一层灰。
媒体曝光了卧龙区蒲山镇水泥、粉尘大气污染事件后,南阳市检察机关在第一时间快速介入,监督公安机关对6家违规生产钙粉的企业负责人立案侦查,对2名涉嫌玩忽职守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立案查处。
围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及干渠沿线生态建设,南阳市检察院指导淅川、内乡、镇平等基层检察院,积极参与丹江库汊治理、沿线水质保护等行动。2014年以来,该市检察机关共批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51件59人,提起公诉180件235人,形成了服务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新常态。
2014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围绕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城市生态提升工程、乡村清洁工程、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环境风险防控工程“六大工程”,开展专项同步预防工作。加强对生态环境执法司法活动的法律监督,完善生态环保刑事案件移交移送制度,及时介入重大生态和环境污染事故调查,加大对破坏环境资源刑事犯罪打击力度,严肃查办环保领域的职务犯罪,推动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促进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谈及刚刚结束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和正在召开的全省“两会”,蔡宁检察长强调,全省检察机关要主动适应形势新变化,坚持以法治为引领,切实提高政法机关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记者谢建晓通讯员张萍刘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