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江苏

江苏苏州:激活警队生产力的关键因子

2015-01-27 08:09:30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激活警队生产力的关键因子

  聚焦苏州“警务现代化”(下)

  警民沟通要“零障碍”,警方对百姓期待要“零懈怠”,这样的“低声下气”,民警却为何“心甘情愿”?

  侵财案件面广量大,破案率在案件总量逐年下降基础上却稳步提升,民警自称办起案来“从容不迫”,原因何在?……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从江苏苏州警方的“警务现代化”实践中去寻找。通过警务现代化,苏州警方抓住了推进公安工作的“牛鼻子”,更为苏州公安不断超越自我找到了源源不断的内生驱动力。

  转姿态 听民意引导民警树立“以民为本”理念

  近年来,苏州公安最鲜明的工作导向就是以“千方百计讨好老百姓”作为标志的民本理念。2008年,当这一理念提出之时,曾在苏州警队引起不小争议。

  在江苏省公安厅党委委员、苏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张跃进看来,如果没有“以民为本”理念的支撑,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民警围绕百姓转、警务围绕民意转”,警务现代化的蓝图也就失去了建构的基石。

  从2008年起,作为警务现代化的“先声”,以群众满意打头的“五度”政绩观,引领苏州公安工作迈出了转型升级的重要一步。

  “五度”考核一改过去公安考评体系习惯于“眼睛对内”、满足于上级关注什么就考什么,而忽视人民群众感受的考评思路,而是让“人民满意度”在“五度”考核体系中占40%的比例,这样的“位高权重”释放出苏州公安考评的明显信号:公安工作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在警务现代化尊重民意、服务民生的理念导引下,“为民”举措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打实地敲进百姓心里——

  “警民恳谈日”活动从原来的社区民警“当主角”,发展为机关、基层“同登台”;开展访评宣讲服务主题活动,与1.4万名“新市民”建立了帮扶关系;建立集民意收集、流转、处理、反馈于一体的民意处理反馈系统,整合“寒山闻钟”论坛、110处警反馈意见等9类源头信息;搭建警务微博、微信等全时空运作的新平台,警务微博“粉丝”总量突破550万……

  据第三方调查显示,“千方百计讨好老百姓”理念提出以来,苏州警队96.73%的民警认为“自己的群众意识明显增强”。

  一位名叫“映月”的苏州网友感慨道:“过去和许多市民一样,总戴着有色眼镜看警察,感觉他们很遥远;现在感觉不同了,社区里开进了巡逻车,民警主动上门走访,警方有作为、很亲民。”

  群众的认可,源于警务工作水平的提升。2014年,苏州市违法犯罪警情连续6年稳中有降,其中影响群众安全感最明显的命案和“两抢”案件分别下降28.5%、65%,公众安全感由2008年初的68%上升到当前的90%。

  强科技 重机制提升警务工作“硬通货”与“软实力”

  对于提升警队“生产力”来说,科技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2014年3月下旬,苏州市公安局工业园区分局唯亭派出所二巡区古娄二村陆续接报十多起盗窃电动车电瓶案件。派出所民警根据犯罪预测系统提示,仅用了十多天时间就破获盗窃电动车电瓶案件12起。

  据悉,犯罪预测系统可以预测出辖区未来时间段内犯罪案件的发生概率,民警可有的放矢地集中“火力”,实现精确打防。

  在“大数据”时代,类似此类数据信息准确运用的破案策略,已成为苏州公安全面增强打防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张跃进看来,全面实现警务现代化,必须要以大数据等科技应用作为主要动力。

  苏州警方始终重视科技建设投入。目前,苏州市公安局与15家政府部门实现了信息共享,积累的基础数据已超过63亿条。2008年以来,苏州采集入库的DNA数据量从4万增加到100万。信息化手段起核心作用的破案占比达72.8%,命案达90%以上。

  科技应与机制同步建设。不靠人治靠机制,这是苏州市公安局在推进警务现代化中尝到的又一甜头。从强制入轨到习惯成自然,一系列做得实、叫得响的警务运行机制,成为提升警队战斗力的“法器”。

  不靠命令靠警情,不靠感情靠机制。如今在苏州,由刑侦部门牵头建立的合成侦查机制已延伸到各分市局,三级综合研判与两级合成侦查的“侦研联动”模式早已运用自如。一旦发生案件,不需要哪个级别的领导坐镇指挥、发号施令,各部门依靠机制默契配合、“按图索骥”,多种侦查手段同步上案,分散的“手指”捏成有力的“拳头”。

  通过“警务运作集约化”8项指标,苏州警方不断完善合成研判、合成侦查等现代警务机制,强化警种间的联合指挥、联勤联动、快速反应能力,促进了警种融合、力量融合、手段融合。

  激潜能 聚心气激发警队干事创业“正能量”

  尊重民警首创精神、鼓励民警动脑干活、公正评价民警绩效,苏州警务现代化,把“以人为本”理念贯彻至警营生态建设中,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劳动者这个生产力中的能动因子。

  张跃进认为,警务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要通过深化‘创意警务’,为民警激发潜能、实现价值搭起舞台”。

  在警务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导引下,苏州警方探索服务为民的新方法层出不穷。

  “创意警务”实施5年来,已汇集各类民警创意12万余条,3000多项创意成果被推广应用,其中绝大多数“金点子”都是基层民警主动思考、实践得出的。

  警务现代化对民警素质和执法水平的提升也有目共睹。依托全面推进警务流程再造工作,苏州警方“网上执法办案率”、“警情与案件网上规范流转率”均达100%,涉法信访数较2008年下降9.7%,其中有效投诉率仅为万分之0.68。民警执法资格中级考试通过数及通过率均列江苏省第一。

  苏州警方还通过局长信箱、警营恳谈、警苑文化论坛等多种形式,解民警“心结”、理民警“心气”。2008年以来,仅张跃进通过局长信箱与民警互动就有2万余次,往来探讨的文字达90余万字。这些信里有建议、有批评、有创意,上下互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苏州七成民警感到“工作比较快乐”和“非常快乐”,76%的民警“对自己的工作比较满意”,远远高于被调查的同类型公安机关。(记者 王伟 王群 邹巍)

[责任编辑:王鑫]
相关报道

·江苏太仓法院超97%庭审三同步
·江苏检察院:共建检律良性互动关系
·江苏苏州公安局聚力打造“警务现代化”
·江苏泰州公安推行“首席接警员”制度 依托规范提升效能
·江苏政法委:切实提高工作前瞻性针对性
·江苏徐州中院取消办案质效考核迈出法院去行政化改革第一步

·江苏徐州中院取消办案质效考核迈出法院去行政化改革第一步
·江苏南京法院将扎实稳妥推进司法改革
·江苏泰州公安局推行办理刑事案件"四回"制度
·[视频]江苏:2014年7名副厅级干部被判刑
·江苏南通检察院开展青年干警交流学习活动
·江苏高院:注重科技进步 完善制度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