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7岁的郁玉琴是河南省扶沟县检察院政研室主任,她在该院已工作近26年。26年来,她敬业奉献,获得了近50个荣誉证书。她对工作的热情一直激励着她的同事,她对生活的热爱也一直感染着她身边的人。
踏实肯干,细致认真是同事对郁玉琴的一致评价,经她审查办理的四五百起刑事案件,不少都是大、要案,从来没有出现过一起错案。
2011年年初,郁玉琴办理了一起强奸幼女案。在办案中,她除了愤恨被告人的暴行外,还意识到被害人晓玲(化名)的家人可能没有尽好监护责任。原来,晓玲的父母已带着其他3个女儿去新疆打工,晓玲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奶奶耳聋眼花,晓玲无法与其沟通,案发后就辍学住在姑姑家。经过与晓玲姑姑沟通,晓玲姑姑及姑父愿意当好晓玲的监护人,晓玲也再次回到了学校。郁玉琴给晓玲寄去了1000元钱。晓玲的成绩也有了好转,脸上重新有了笑容。
在儿子三岁那年,郁玉琴离婚了,那一年孩子判给了男方,但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孩子的爷爷奶奶是公厕管理员,就住在公厕附近。
有一天,郁玉琴见到儿子一个人在玩,她便问儿子为什么不跟别的小朋友玩。她的儿子这样告诉她:“别人都说我臭。”她当时就抱住了儿子,泪流满面。“再苦再累也不能毁了儿子的一生。”她向刚结婚不久的老公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的老公有很多的不理解。就此,她的第二次婚姻走到了尽头。她开始一个人照顾儿子。儿子的英语成绩不好,她就自己先学,学完后再教给儿子;儿子上初中后想辍学,她就给儿子讲她自己的成长经历;进入叛逆期的儿子行为有些怪异,她就多方请教,打开儿子的心结。目前,儿子已经从大学毕业,开始独立生活了。
2007年,郁玉琴带着儿子组成了一个12口之家的大家庭。新组成的家庭有80岁的公婆,60岁的丈夫,已成家立业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孙女,还有自己的儿子。郁玉琴一人扮演着儿媳、妻子、母亲、婆婆、奶奶多重角色。如何融入这个大家庭,扮演好各种角色,成了郁玉琴最大的挑战。
“人都是有感情的,只要付出真心,就一定能得到回报。”她从生活细节做起,住进丈夫家的老房子后,墙上老镜框里的照片、丈夫前妻生前珍爱的衣物,郁玉琴都保持原样,儿、媳及孙子女的生日她总是记得给他们买可心的礼物。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不忘抽出时间陪伴他们,还经常为公婆改善生活。郁玉琴学习厨艺,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亲自做一大桌饭菜,召集全家老少在一起聚餐。2014年年初,周口市妇女联合会推荐郁玉琴的家庭参与“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的评选。
郁玉琴不仅对自己的家人倾心,对邻里街坊一样关爱有加。2013年年底,郁玉琴在所包驻的村中了解到,姜某因车祸落下残疾,行动不便,儿子又外出打工,郁玉琴就把家中原打算给自己母亲用的轮椅送给了姜某,还积极向院领导反映,通过协调为姜某夫妇办理了低保手续。
郁玉琴所住的区域老人多,她工作之余会与这些老人聊天,讲新闻,说政策。老人们有心事想不开时,她总是耐心开导。郁玉琴丈夫租赁的土地里种有果树、蔬菜,时令果蔬下来时,她总是想着给四邻的老人送过去。这些老人夸奖她:“自她来这后,这里多了好些笑声。”(实习记者 赵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