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还有30%左右的‘三无’渔船船主没有将船只主动上交。”浙江省台州市“一打三整治”协调办主任、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管文新说,在这些船主中存在两种思想,一是逃避观望;二是存在侥幸心理,想再偷捕一把。
“党委、政府不把‘三无’渔船取缔掉不罢休的决心是下定了。”管文新表示,今年海洋与渔业系统将和其他相关部门一道,齐心协力,持续用力,精准发力,通过打、堵、疏多种途径,促使“三无”渔船船主主动上交船只,并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形成保护、修复东海渔场的良好氛围。
转产转业需因地制宜
上月30日,三门县健跳镇毛头村41岁村民余启玉望着被拆解的渔船,很是迷茫。余启玉当了20多年船工,两年前花50多万元打了艘船,因指标问题没有捕捞许可证。“船拆了只能当废铁卖,我还有欠债,不知道怎么办。”
眼下,不少主动上交“三无”渔船的渔民,存在不同程度的类似心理。
台州市、县(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对此牵挂在心,各地先后出台相关政策,对失业渔民进行转产转业帮扶,并对积极配合“一打三整治”活动的船舶所有人给予一定经济补助。温岭市已多批次发放补助资金1100多万元;临海市发放补助资金700多万元;玉环县发放补助资金650多万元;三门已发放补助资金100多万元,并已形成了失海渔民养老保险政策初稿……
玉环的涉渔“三无”船舶船主还走进当地海洋与渔业部门开设的培训课堂,通过免费专业技能培训,考取渔业船员专业技术合格证。
玉城街道江岩岛船老大柳石云说:“虽然现在船被拆了,但以后再有船(有证合法渔船)或帮别人打工,这样的培训对自己都有用处。”
玉环大麦屿街道办事处主任陈绪统说,街道将相关奖励政策时间延续到了去年12月底,并把主动上交的110艘渔船船主的补助兑现到位了。“街道层面能做的毕竟有限,大部分渔民需自行另找出路。”
一些难点亟待破解
“一打三整治”专项执法大力推进的同时,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浮出水面。如社会稳定问题、相关传统渔民出路问题、巨大的打击力度下部分“三无”涉渔船舶打散了成为“失控船舶”问题等等,亟待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破解。
上月31日,刚从海上排除险情回来的“全国道德模范”、省人大代表郭文标接受了采访。前不久,他因积极呼吁东海无鱼并大力协助开展“一打三整治”专项执法行动,被少数不理解和误解的渔民打成轻微脑震荡。老郭很委屈:“‘一打三整治’是党委、政府的工作,我个人可没这个权力。我也是渔民,也在为这些‘三无’渔船船主向党委、政府呼吁,要充分考虑安排他们的生计和出路问题。党委、政府也在着手做这方面工作了呀。”
台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庞虎林表示了另一层面的担忧。他说,涉渔“三无”渔船被取缔后,一批传统渔民无船后暂时呆在家里,且相当一部分正值壮年。“这部分人得引导好,要防止渔民借需要谋生名义,在投机心态作祟下又从事非法生产。”
温岭松门镇北港村位于北港岛,目前有村民600多人,有60多艘“三无”船,大部分是12米以下的木质船,在船上作业的大部分是夫妻档,少量持有捕捞证,以捕河鳗苗为生。“对这些船,我们也挺头疼。”松门镇常务副镇长陈景永说,一些船主坐等观望,不配合,对前期生产捕捞时查获的船舶尚未拆解完毕(有程序要走)有想法,有些船主以为政策可能有变化。“这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作为分流措施,我们乡镇有部分‘三无’涉渔船舶卖到外省去,但民间的手续必须齐备,才能真正卖出去。”陈景永说,松门很多“三无”船是小船,不好卖,就是想卖也开不出去,因为抗风浪能力弱。
此外,采访过程中,也反映出一些地方存在涉渔“三无”船舶“冒出”现象,导致需取缔渔船数超过核查数等问题……
对此,管文新说:“我们将在党委、政府领导下,以‘一打三整治’协调小组为大平台,加强与成员单位的联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借势借力、自加压力,循序渐进解决海洋与渔业领域的各类重大问题。”
·浙江政法委:严明政治纪律坚持有腐必反
·浙江杭州公安局:保持严打锋芒 夯实防范基础
·浙江检察院:反腐成绩单获代表委员认可
·浙江杭州江干法院创新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
·浙江衢州举行反恐应急演练
·浙江衢州市禁毒会战成果出炉
·浙江衢州市禁毒会战成果出炉
·浙江宁波出台特殊天气劳动保护办法
·浙江宁波出台特殊天气劳动保护办法
·浙江东阳司法局开展多部门联动普法宣传活动
·浙江奉化:“四个立足”推动法治文化建设
·浙江将治霾列为民生实事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