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4年度全省法院十大典型案例的发布,四川省法院在司法公开方面的多番探索与努力,也翻开了新的一页。这是四川省法院第一次发布典型案例,区别于指导性案例和参考性案例,这些案子更生动鲜活,与人民群众生活更密切相关。
22日是“案例首发日”,辜明安、郑鈜和袁志——这3名参评专家来到了发布会现场,让这场发布会异乎寻常地活跃。专家们或直言不讳,从不同角度点评本此典型案例评选发布活动;或倾吐衷肠,说了很多个人感受和“心里话”。在场的媒体记者也频频抛出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场的部分记者,从案例征集之初,就积极参与并见证了十大典型案例的最终出炉。
给评价:传递司法正能量
“十个案子均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广泛,向社会传递了人民法院公正司法的正能量。”在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辜明安看来,评选活动是法院依法审理各类案件的有效梳理,案例发布的形式,也较好的回应了社会关切,对提高法院审判质量有积极意义。四川省社科院法学所副所长、副研究员郑鈜认为,典型案例的评选是把社会各界分散式的、普遍化的对个案的关注,以比较集中和聚焦的方式向大家进行发布,从而较好地形成法院、司法和社会的互动,把法治精神更好的贯穿到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十大案例反映了全省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和各个具有代表性的领域,我们可以更好地从典型案例里面吸取法治思想和法治思维,最后能够更好的为未来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秩序构建提供更好的依据。”郑鈜说。
曝花絮:各方意见惊人一致
省律协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袁志向记者们透露了一个评选中非常有意思的“花絮”:参与评选的有省高院的资深法官,有高校的专家教授,有执业律师代表,但是大家对绝大多数案例成为典型案例都持一致意见。袁志说,这也说明了不同法律执业者对法律问题的看法上是一致的。
评错案:“疑凶翻案”彰显程序价值
“宋兴富案”位列十大案例之首,该案呼应了时下“防范冤假错案”等热词,备受在场记者关注。无罪被判死缓后为何不上诉?作为一名主要从事刑事辩护工作的执业律师,袁志介绍,看到这个案子就觉得“非常典型”。“宋兴富到底有没有罪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案子所彰显出的程序价值,以及在防止冤假错案方面的积极意义。”袁志说,宋兴富放弃刑事上诉权利,但法院诉讼制度的设置并没有放弃对他的关注。死刑复核制度在防止冤假错案上发挥了积极价值,彰显了审判机关作为司法最后一道防线的积极意义。
省高院副院长吕瑶回应,省高院严格贯彻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基本原则,坚决确保不错杀、不错判。2014年,省高院依照法定程序排除非法证据139件,对证据不足、指控犯罪不能成立的32名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
比大小:“最小”金额案具“最大”普遍意义
十大案例涵盖多领域多类型,郑鈜最关注的是涉案金额最小的“包间费”“开瓶费”案。“虽然金额最小,但是普遍意义最大。成都作为美食之都,就餐和人们生活联系最为紧密,希望通过这个典型案例给大家还原一个法治的本质。”郑鈜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说身边最小最具普遍意义的案子,都没有法治精神判断和法治逻辑推演,怎么构建法治社会?怎么激发全社会对法治精神的尊重和维护?”郑鈜说,这种虽小但是对社会影响最普遍的案子,是深入影响法治社会和法治精神的最重要的来源,更应引起人们关注。
·四川开江县法院:深入基层走访听取意见
·四川崇州:建法治文化基础设施“三大阵地”
·[视频]四川公安全面推进“战训合一”
·四川成都检察院:开启微信公开新时代
·四川广元检察院邀媒体监督规范司法整治工作
·四川成都:为深化改革新局面提供法治保障
·四川成都:为深化改革新局面提供法治保障
·专题:法治四川 依法行政
·四川南充中院开展重点行动 打击违法犯罪
·四川成都检察院:加大法律监督 改革新举促公正
·四川公安厅全力打造“应急机动队”
·四川:全员参与“围观”依法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