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按照依法治国、依法治省决策部署,四川省绵阳市制定了《法治绵阳建设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经过丰富工作举措,市委六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绵阳市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法治绵阳建设的决定》,为市推进依法治市划定了路线图,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整体推进。
1、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党的领导指引法治建设方向
全会提出,坚持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确保党的主张贯彻到法治绵阳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如何理解党的领导对推进法治绵阳建设的深远意义?在依法治市进程中如何发挥党的领导作用?
党的领导贯穿全过程
与会代表认为,只有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保证了法治绵阳建设的正确方向,能牢牢把握住治绵兴绵的规律,坚守共产党人的责任和担当。
科创区党工委书记柳江认为,“确保党的主张贯彻到法治绵阳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首先应正确理解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市之间的关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推进依法治市,只能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决不是削弱党的领导,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表明党的领导保证了法治绵阳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加快法治绵阳建设的根本保证。”盐亭县委书记陈朝先认为,必须正确处理法治建设与加强党的领导的关系。全市各级党委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贯彻到依法治市的全过程,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对法治绵阳建设工作的统一领导、部署、协调。
提升法治能力水平
依法治市进程中,如何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全会给出答案: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与会代表认为,科学立法是法治建设的第一步。从绵阳的实际来说,应加强地方立法能力建设,争取申报较大的市,用好“设区的市”的地方立法权。
游仙区委副书记、区长罗蒙说,党领导立法,并不是要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相反,党依法执政的所有行为,必须严格遵循宪法和法律,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议事决策;党员干部需要进一步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这也是依法治市的关键。
盐亭县委书记陈朝先认为,应该抓好公职人员学法守法,依法办事,带头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更好地发挥表率作用;另一方面,在大力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开展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对执法部门的监督,推出执法清单,加大司法公开力度。
“还要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治工作者队伍。”平武县委书记周涛说,“总而言之,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实质上对各级党委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2、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坚决纠正不作为和乱作为
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报告强调,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这是法治绵阳建设的中心环节。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正确认识法治绵阳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并从行动上支持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该管的管该放的放
与会代表纷纷认为,当前,面临着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这要求治理体系也必须转型。绵阳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就必须走依法治市的法治道路。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兴春认为,推进法治绵阳建设,必须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该管的管住,该放的坚决放开。要充分相信各级党组织,最大限度地给基层松绑,努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改革创新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盐亭县委书记陈朝先认为,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大力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同时,要以法律“七进”活动为载体,推进社会全面治理,破解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决策严格法定程序
代表们认为,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带头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更好地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表率作用。各级政府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诚信意识。
市委农办主任漆永照认为,权力如果没有法律规范的限制,就很有可能出现滥用权力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把合法性作为决策第一要务,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避免因决策失误造成经济损失。“推进依法行政,还必须要规范行政执法。”陈朝先认为,要教育引导公职人员带头学法守法,坚持严格依法办事。要加强对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监督,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细化量化行政裁量的标准、范围、种类和幅度,积极推进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执法工作。
增强群众法治意识
平武县委书记周涛认为,要从制度上完善机制体制,形成全民法治意识。要增强基层干部的法治观念和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建设法治政府,除了政府要依法行政,强化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也必不可缺。”与会代表认为,推进法治绵阳是一个渐进过程,要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不断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教育群众在享受法律带来权利的同时,还要坚持学法守法。
3、推进公正司法,坚守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法治政府必须坚持司法公正
全会指出,推进公正司法,坚守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这是法治绵阳建设的生命线。与会代表认为,法治是一个实践过程,是从立法到执法、司法、守法的贯彻推进过程。法治政府必须坚持司法公正,才能从根本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与会代表认为,实现司法公正,最基本的是防止冤假错案,让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当前,要积极支持配合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确保审判权、检察权能够依法独立公正行使。
市政府副秘书长钟乐海认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只有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强化司法为民,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建立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干预司法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杜绝领导“打招呼”等插手干预司法的违法违规行为。
构建阳光司法机制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其中,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与会代表认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必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绝不能出现有案无处诉,有冤无处申。要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健全群众旁听庭审、公开司法拍卖、新闻发布等制度,杜绝暗箱操作,构建阳光司法机制。
代表们认为,司法机关必须树立惩恶扬善、执法如山的浩然正气,严格履行法定职责,做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执法者,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铁面无私,秉公执法。
切实强化司法监督
梓潼县委副书记、县长周琳认为,加强诉讼监督工作是对法律实施最现实、最直接的监督,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起着重要作用。全会也要求各级人大、政协要加强对司法机关、司法活动的监督,坚决纠正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
与会代表认为,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非法干预,坚决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坚决惩治腐败现象,建立规范监督的长效机制,严格规范司法机关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坚决防止执法不公正、不严格、不文明、不作为等问题发生,全力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
4、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全民知法守法用法。
让守法用法成为一种习惯
全会指出,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全民知法守法用法,是法治绵阳建设的基础工作。与会代表认为,“守法”是对公民的最低要求,要让守法用法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前提是必须要“知法”,如何才能让人们“知法”,加强宣传教育是最佳方式。
营造依法办事氛围
市纪委副书记王友富认为,把公民法治教育与社会道德建设紧密结合,将“道德讲堂”设置为“道德·法治讲堂”,使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是宣传法治、让人们学法懂法从而守法用法的一个好途径。推进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寺庙和进单位的“法律七进”工作,有助于让各个层面的群众接受法律知识,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法治宣传因地制宜
推进法治绵阳建设是一个渐进过程,如何强化群众的法治意识,让人们懂得既要享受法律带来的权利,同时又必须要坚持学法守法?代表们和列席会议的人员普遍认为,在不同的领域内,应有各自不同的宣传教育方式。“我们县正在大力创建全省法治建设先进县,让人人都知法、守法,然后学会用法,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平武县委书记周涛表示,“按照中央、省、市精神,坚持依法治理与以德治理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约束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力量的教化感召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良好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政府依法行政将更加透明,全民守法也不再是一句空话。”“对广大企业而言,知法守法用法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必须主动作为,送法律进企业,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企业和员工加强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懂得用法律的手段维护企业的利益。”市经信委主任赵明君说,“我们要跟司法部门更紧密地配合起来,把法律进企业变成常态。”“各个领域都需要法治建设,我们林业上更是如此。”市林业局局长陈明世说,“今年我们的重点工作,就是加大宣传力度,健全和完善制度,强化责任意识,大力宣传学法用法,严厉查处和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更好地实现林业富民惠民的各项指标。我们的宣传对象,不仅仅包括外界人员,更包括内部员工,要让外界懂法守法,我们的员工必须自己先要懂法守法。这样我们的法治建设才能与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同步发展。”
5、深化依法治理,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全会认为,深化依法治理,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法治绵阳建设中必须补强的短板。如何将这个“短板”变成绵阳的“特长”?与会代表认为,最重要的是从制度上不断完善,并借助各种平台予以开展实施。
激活基层法治细胞
盐亭县委书记陈朝先表示,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意识,严格依法决策,全面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构建‘访、信、网、电’四位一体也非常重要,进入互联网时代,诉求表达格局将以网上受理为主,所以我们必须继续抓好网络理政,强化突出问题治理。
全会要求,要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和信息平台建设,更好发挥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作用,普遍推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行业规约”。
对此,涪城区城北街道办事处党支部书记刘国深有感触:“基层是社会的细胞,推进基层法治创建是把基层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以法治创建为抓手来推动依法治理,实现基层安定和谐。因此我们在宣传教育广大群众知法守法用法的同时,还要从管理上下功夫,比如在小区、楼栋建立业主委员会,推行社区自治,努力让群众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和自我服务,用小社区带动大社会。”
落实依法终结制度
“对一些重点领域的矛盾纠纷,要挂牌督办集中化解,要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落实依法终结制度。我们长期工作在一线,深知这一点对群众来说至关重要。”市水务局局长向地平说,“我们今年的工作就是把水利改革做好,把生态水环境保护好,这些都必须在法治的基础上进行,并且需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
建立健全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普法教育“四位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权益受到侵害时及时受助,也是与会代表的一致心声。
北川羌族自治县县长瞿永安表示,今年北川法治工作的重点,就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为全国惟一的羌族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了我们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政府规章的权力,去年我们有两部地方性法规通过省人大批准并颁布实施,今年我们还将继续修订完善我们的自治条例,目的就是为了深化依法治理,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让政府真正做到依法行政,让老百姓都生活在一个法治社会里,是我们的心愿,也是工作的动力。”
(记者 廖姝 杨檎 魏星奎)
·[视频]四川严处5起煤矿安全生产非法违法案
·[视频]四川两级铁路法院将受理大交通新型案
·四川公安机关:着眼实战 实行“战训合一”
·四川绵阳司法局:夯实调解基础 提升调解效能
·四川成都检察机关2014年检察工作回眸
·四川达州政法委:开展五大行动 强推政法宣传
·四川达州政法委:开展五大行动 强推政法宣传
·四川达州:推进廉政建设 加强干部队伍培训
·四川南充开展社会治安“百日整治”行动
·四川绵阳检察院:新办法完善廉政风险136项
·四川成都检察院公布2起刑事案件典型案例
·四川高院探索构建教育培训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