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回眸2014年,全国政法机关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干警头脑、统领政法工作,紧锣密鼓地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民公安报记者为您梳理去年全国政法工作亮点。
亮点1司法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司法体制改革是这场革命的“重头戏”。2014年,全国政法机关凝聚起推进改革的正能量,坚持走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符合司法规律的改革之路。
【镜头回放】
●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和巡回法庭
2014年11月6日,全国首家知识产权审判专业机构——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正式履职,建院一个半月收案367件。12月16日、28日,广州和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相继成立。这是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根据中央批准的试点方案,最高法两个巡回法庭分别设于广东省深圳市、辽宁省沈阳市,并将于2015年年初受理、审理案件。最高法巡回法庭的设立,有利于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保证公正审判。
●设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2014年12月28日,首家跨行政区划法院、检察院——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成立。12月30日,第二家跨行政区划法院、检察院——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四分院成立。专家表示,此项新举有助于去除司法地方化色彩,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亮点2公正司法
法治是国家富强的制度基石。全国政法机关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深入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健全落实错案防止、纠正和责任追究制度,依法纠正一批冤假错案,严格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工作,依法清理久押不决案件,提高了执法司法公信力。
【镜头回放】
●纠正冤假错案,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
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宣告呼格吉勒图无罪。一件件冤假错案得以纠正、平反,得益于司法机关理念的重大转变,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禁止刑讯逼供,彰显了司法理性回归,为推进公正司法、保障人权注入正能量。
●司法公开全面提速,公平正义看得见摸得着
2014年11月13日,最高法开设的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正式开通。最高检开通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网,于去年10月1日开始陆续上线运行。公安机关开展执法办案信息查询和网上办事,接受群众监督,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司法部在山西等9省(市)11所监狱开展深化狱务公开试点工作,以公开促公正、保廉洁。
亮点3打防结合
公共安全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最密切。2014年,全国政法机关坚持民意引领、打防结合,深化打黑除恶、缉枪治爆等专项行动,全力做好上海亚信峰会、北京APEC会议等重大活动安保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镜头回放】
●依法处理刘汉刘维黑社会性质组织案
2014年8月7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刘汉刘维等上诉案公开宣判,维持一审对刘汉刘维的死刑判决。此案的审判,彰显了党和国家打黑除恶、严惩暴力犯罪的坚定决心,也为我国依法惩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树立了典范。
●专项行动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
深入开展打黑除恶、打击暴恐犯罪、打击电信诈骗、百城禁毒会战、扫黄铲赌行动;在华外国人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案宣判、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被罚30亿元、21世纪网涉嫌严重经济犯罪案告破……政法机关高扬法治利剑惩治犯罪的一系列有力之举,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全方位的平安感受。
据统计,2014年,杀人、爆炸、抢劫等8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16%,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亮点4关口前移
2014年,全国政法机关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深入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积极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
【镜头回放】
●信访改革工作推进会加快信访改革进程
2014年9月10日至12日,全国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工作推进会召开。此前,中央政法委印发三个配套文件,推动政法机关建立健全涉诉信访依法导入、依法终结、建立执法错误纠正和瑕疵补正机制,进一步破解入口不顺、程序空转、出口不畅等难题。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均出台落实配套文件,深入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
●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截至2014年12月31日,最高法已建成17套远程接访系统,利用该系统完成接谈3342件。全国检察机关所有控告申诉案件进入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办理,实现控告、举报、申诉、咨询、答复“一站式”服务。公安部明确19种应导入法定程序办理的涉法涉诉信访事项范围,积极筹建公安机关网上信访综合平台,为群众信访提供便利畅通的服务。司法行政系统积极组织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参与息诉化解工作,对重大疑难案件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为上访群众解答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服务。
亮点5打虎拍蝇
2014年,各级政法机关坚持主动作为、重拳出击,依法查处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等职务犯罪案件,组织开展境外追赃追逃专项行动,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镜头回放】
●猎狐行动,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人员
2014年7月至12月底,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的“猎狐2014”专项行动,截至当年12月31日,专项行动共从69个国家和地区抓获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680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的一致赞誉。
●严格规范“减假保”,杜绝高墙腐败
2014年4月和7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相继出台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司法解释,细化了相关规定。
司法部联合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卫计委出台《暂予监外执行规定》,修订了《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程序规定》,制定了《监狱计分考评奖罚罪犯规定》,用阳光杜绝高墙内的暗箱操作。
亮点6整风肃纪
2014年,政法机关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根本,深入开展“增强党性、严守纪律、廉洁从政”专题教育活动,查处了一批干警违法违纪案件,提升了政法队伍的整体形象和战斗力。
【镜头回放】
●“有案必查、有腐必反”
2014年前10个月,最高法先后8次向全国法院通报49起法院系统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向全社会公布对6名履职不力的法院院长进行党风廉政问责情况,以反面典型加强警示教育。9月24日,最高检公开通报了12起检察人员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件。11月13日,公安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深刻剖析了个别看守所民警违法违纪案件的教训,部署在全国看守所开展思想纪律作风专项整顿。一系列措施展示了政法机关扎扎实实抓队伍的决心和魄力,对干警改进作风、公正廉洁形成倒逼机制,遏制了违纪违法。
●建设过硬队伍
2014年12月21日,全国公安机关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会议强调,以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更新理念、完善制度、创新机制、提升能力,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建设法治公安。2014年6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出通知,要求整治“六难三案”问题,加强司法为民公正司法。2014年12月26日,最高检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为期一年的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部署,确保取得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成效。(记者 王文硕 张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