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陕西

陕西安康:社区民警专职化促警务效能提升

2015-01-21 10:44:35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2014年,陕西省安康市公安局把实施社区民警专职化作为加强公安基础工作的重要载体,紧紧围绕社区警务“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这一核心问题,下沉警力,警务前移,固本强基,专职专能,推动社区民警专职化跨越发展,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目标。2014年安康市公安局在全省公安机关目标责任考核和公安重点工作考核中均名列第一,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名列全省前列。

  推进——

  把社区民警专职化上升为“党政工程”

  市局党委9名成员、市局机关46名科级及各县分局副科级以上干部深入社区警务室参与日常工作,调研指导社区警务

  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离不开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为此,安康市公安局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把社区民警专职化上升为“党政工程”,作为平安创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形成“党政重视给力、部门支持给力、公安推进给力”氛围,全力做好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

  安康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主要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的意见》,召开全市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推进会,强力推进。

  安康市综治办、市公安局联合下发《全市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考核办法》,各级综治部门积极发挥组织、协调、督导、检查职能,编制部门积极协调解决警力编制问题,财政部门在经费上大力支持,人社部门落实辅警“三保”等待遇,在全市搭建“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公安唱戏”的大舞台,为全面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奠定坚实基础。

  工作中,安康市公安局制定了《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规范》等一系列文件,10余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将其纳入2014年全市公安10项重点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形成“局长总体抓、分管领导指导抓、所长分头抓、社区民警具体抓”工作格局。

  与此同时,他们在全市开展领导干部“入所进社区”当民警活动,市局党委9名成员、市局机关46名科级及各县分局副科级以上干部深入社区警务室参与日常工作,调研指导社区警务。市局组成5个督导组,对各县区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跟踪问效、检查验收、交流学习、寻找问题、总结提高,全面完成任务。

  激励——

  增强社区民警和辅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确保每个社区警务室有1名专职民警和2名专职辅警开展工作

  “警力优先配备、经费优先保障、装备优先配置、待遇优先倾斜”,安康市公安局采取“四优先”保障措施,增强社区民警和辅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

  安康市政府统一出台政策,由各县区采取事业编制招聘、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办法,在2013年招聘辅警1500名基础上,3年内为派出所和警务室增加专职辅警4800名。全市下沉警力181名充实到派出所和警务室。截至目前,全市132个派出所配置民警数占总警力42.3%,配备社区专职民警221人,确保每个社区警务室有1名专职民警和2名专职辅警开展工作。

  同时,安康市政府还下发文件,要求各县区按社区警务室每年1万元、农村中心警务室5000元以及社区民警每月200元、农村中心警务室民警300元的补助标准,纳入县区财政预算,派出所和警务室经费实现全额保障、实时拨付。

  按照警务室装备配备标准,各县区统一为社区民警配置警务装备和办公设施。截至目前,全市共为社区民警配备警用摩托车78辆、电动自行车101辆。

  为把社区民警专职化作成品牌,安康市公安局要求按照每个社区警务室有独立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的用房、有规范的外观标识、公示牌等“五有”标准进行建设,目前全市共建设标准化警务室121个。为推进信息化在工作中的应用,安康市为147个社区警务室配备了电脑,全市五级视频监控平台达到30%。与此相配套的是全市102个社区警务室接入互联网,71个社区警务室建立网上警务室,61个社区警务室开通了治安微博。

  在立功受奖、评先树优、晋级晋职等方面,他们向社区民警倾斜,为长期扎根基层、成绩突出的社区民警记功,对每年评选的“全市十佳社区民警”记个人三等功并组织他们做宣讲报告,增强社区民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规范——

  “明责定位,专职专能”

  做实社区警务

  出台社区民警工作规范,强化基础信息采集、人口服务管理、矛盾排查化解等基础性工作

  在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中,安康市公安局以“五强化”作为规范,明责定位,专职专能,做实社区警务。

  强化基础信息采集。他们制定《社区民警信息采集工作规范》,紧紧围绕人、地、物、事、组织五要素,突出实有人口、实有单位、实有房屋“三实”等基础信息,开展信息采集大会战。全市建立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员1340人,组织治安员4176人,确保信息采集率达100%。

  强化人口服务管理。他们坚持实有人口常态化管理、流动人员规范化管理、暂住人员责任化管理,实行居住证管理制度和重点人员“一人四管”措施,登记录入流动人口信息62642条、出租房屋15580户,制发居住证52257张。

  强化矛盾排查化解。他们推行社区警务室与司法调解组织、人民调解组织对接,完善“大调解”体系,建立有1万余人民间调解队伍2741支,去年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316起,调解治安案件8257起,消除安全隐患1700余起。

  强化社区治安防范。围绕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他们大力推进技防、物防、人防建设,把治安巡防工作延伸到背街小巷,积极推广城镇社区门禁系统、农村电子报警器、警铃入户、电子狗等做法,安装各类报警系统24057套,全市组建“红袖章”群防群治队伍4万余人,开展平安建设宣传700余场次。

  强化为民服务举措。市局治安部门制定5项便民利民措施,将户籍管理等延伸到社区警务室,全面推广“一站式办理、保姆式服务”、“十小警务”等经验,为群众提供节假日预约服务、上门办理业务、代办证件等人性化服务。截至目前,全市社区警务室共开展上门服务4665次,代办证件1895份。(记者 阮仕喜 通讯员 吴友伦 周瑞儒)

[责任编辑:王鑫]
相关报道

·陕西渭南:469名人才成为破解难题的"智囊团"
·陕西铜川公安局帮助农民工讨薪800余万元
·陕西检察院:规范司法行为 推动检察工作发展
·陕西渭南公安局汇报2014年目标责任考核结果
·陕西安康政法委谋划2015年政法工作
·陕西榆林市中院:报刊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

·陕西榆林市中院:报刊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
·陕西检察院公开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陕西安康中院:确保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 谱写法院工作新篇章
·陕西法院12368诉讼服务热线正式上线
·陕西延安人大常委会听取全市“六五”普法工作报告
·陕西咸阳中院部署2015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