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四川

四川成都检察机关2014年检察工作回眸

2015-01-21 09:05:34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检察日报 

  深化改革试点 推进法治建设 争创全国一流

  ——四川省成都市检察机关2014年检察工作回眸

  2014年以来,四川省成都市检察机关在成都市委和上级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以争创全国一流为目标,以深化检察改革为导向,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积极推进成都法治建设,为实施“五大兴市”战略,促进治蓉兴蓉各项事业法治化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深入推进检察改革与创新

  成都市检察院是最高检指定的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以此为契机,该院坚持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精心制定改革实施方案及主任检察官选任办法、权限管理办法,建立了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面向全市择优竞争选任首批57名主任检察官、209名检察官及助理。检察官办案责任制试行以来,检察官办案主体地位进一步体现,有效形成了权责明确、制约有力、运行高效的组织模式。

  成都市检察机关坚持把信息化建设纳入争创全国一流重要内容,创新建立侦查监督和审判监督信息化平台。率先与公安机关建立案件信息共享、重点案件情况通报、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将侦查活动监督事项按办案流程分解为39类341个监督项目,由信息化平台开展自主跟踪监督,共提出纠正意见414件次,监督立案277件、撤案67件。与法院建立定期联系、情况通报、执法考评协作等制度,将审判活动程序中可能存在的违法风险事项细分为16个大项61个小项,全部植入信息化平台进行跟踪监督,共利用信息化平台纠正审限、送达等程序性不当问题143个,提起刑事抗诉88件,同比上升112%。

  规范司法行为,提高案件质量。率先推行职务犯罪、经济犯罪、重大刑事犯罪三类重点案件卷宗电子化,建立检察机关统一业务系统运维中心。建立律师网上预约查询系统,方便律师阅卷,保障和规范律师会见权利,依法保障律师合法执业。全面推进电子检务工程建设,实现对全市检察业务工作的全程、实时和制度化监管,促进全市检察机关司法规范化标准化。制定防止“跑风漏气”工作意见,严肃办案纪律,坚决禁止内部人员违反规定干预其他人员正在办理的案件。以专职人员网上巡查、每季度集中评查、重点案件必查等方式,开展案件质量评查1561件。把案件质量评查作为检察干警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办案质量稳步提高。

  坚持深化检务公开改革试点工作,每半年委托独立民意调查机构进行检察工作满意度测评,根据反馈情况及时改进,确保总体形象满意度稳健上升。同时,率先试点运行“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系统”,以执法办案信息公开为重点,公开案件流程信息14963件,法律文书6479份,公开信息量占全省1/3。积极适应新媒体发展要求,综合运用“两微一端”等“成检网阵”保障群众参与、监督检务工作,群众与检察机关交流互动更加方便快捷,电子检务工程建设成效明显。2015年1月13日,由法制日报、法制网联合评选的全国检察机关“微博十强”名单出炉,成都检察官方微博“@成都检察”名列其中。这是继该院官方微博荣获腾讯大成网2014年评选的“四川公检法政务微博十强”称号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全力服务中心与大局

  2014年初制定《依法打击经济犯罪促进全市经济稳中求进的意见》一年来,成都市检察机关全面发挥惩治、预防、监督、教育、保护职能作用,围绕市委“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保持对经济犯罪高压打击态势,起诉涉嫌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被告人774人,同比上升13.3%;非法集资诈骗犯罪被告人299人,同比上升40.4%;扰乱市场秩序犯罪被告人293人,同比上升5.4%;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犯罪被告人145人,同比上升107.1%;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被告人120人,同比上升13.2%,有效推进了市场交易的法治化。

  全面启动预防经济犯罪专项活动,面向各类企业开展预防宣讲100余场次,受众2万余人,推动依法治企。与120余家大型央企、省属企业和市属重点企业开展检企共建,深入小微企业集中的写字楼和工业园区,对企业创新融资渠道和经营方式进行法律指导。利用检察长电视网络访谈、公开典型个案等方式开展“法律七进”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经济犯罪特别是非法集资犯罪的防范能力。

  全面推进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积极配合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对污染水域、排污企业进行排查。加大对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监督移送力度,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司法机关犯罪线索5件。高度重视环境安全,起诉偷排有毒有害气体、废水废液和非法处置固体废弃物等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犯罪被告人6人。维护宜人成都的生态底线,起诉非法出售濒危动物和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犯罪被告人7人、盗伐滥伐林木等犯罪被告人18人、非法采砂采矿等犯罪被告人7人、非法占用农用地和破坏耕地犯罪被告人9人。

  不断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刑事立案标准和证据收集咨询制度、案件办理反馈制度,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质量。审查行政执法案件156件,监督移送涉嫌犯罪案件87件,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提出纠正意见24次。开展深度调研,就规范土地流转、发展总部经济等问题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发出规范拆迁流程、规制金融创新等检察建议75份,促进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规范行使权力。

  不断提升履职能力与品质

  贯彻落实市委关于依法治市的重大决定,把维护安定和谐作为第一要务,率先完善暴恐犯罪证据收集审查规则,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犯罪,起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以及故意杀人、强奸、绑架、非法拘禁等危害人身安全犯罪被告人3387人,同比上升2.1%。保障市民居住出行安全需求,开展打击“三盗两抢一诈骗”专项行动,起诉2531人。加大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起诉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被告人90人,同比上升119.5%。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起诉利用网络实施犯罪被告人55人,同比上升27.9%。

  不断加强未成年人关护帮教基地建设,建立委托公益律师开展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等工作机制和强制医疗诉讼程序的配套工作机制,办理强制医疗案件28件。开展虚假诉讼监督、司法人员违法行为调查和审判活动违法情形监督三大专项行动,积极推进网上信访、远程视频接访、“邮政信访绿色通道”和综合性受理平台建设,建立检察官联系基层制度,集中清理信访积案51件,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

  切实提高检察机关自行侦办案件能力,严肃查处各类职务犯罪,先后建立信息化线索管理、侦查力量统一调配机制和职务犯罪侦查同步监督平台,突出查办大案要案,立案侦查厅(局)级干部14人,县(处)级干部35人。坚决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基层腐败犯罪,查办乡科级干部134人。加大追赃挽损力度,挽回经济损失1.3亿元,同比上升136.4%。

  结合办案开展个案预防、行业预防和系统预防,发出预防检察建议105件,开展预防警示教育600余次。围绕“北改”工程、天府新区基础设施、中国西部博览城、环城生态区等40项省市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抓住土地出让流转、拆迁安置补偿、工程招投标、工程建设以及资金管理和使用等重点环节,提出预防意见360余条。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8645次,55个有行贿记录的企业和个人被取消投标资格。

  2014年以来,最高检共转发成都检察工作经验、专题简报24次,多数业务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全年有4名干警在全国业务竞赛中获奖,两级院集体和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奖励113人(次),荣立二等功以上表彰奖励13人(次),成都市检察院控申处处长童勤被评为“全国模范检察官”。

  2015年,成都市检察机关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充分履行各项检察职能,依法打击各类犯罪,促进规范司法和公正司法,不断完善检察权运行机制,主动适应新变化,服务和保障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和“五大兴市战略”,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作出新贡献。(傅鉴 罗杰文)

[责任编辑:李镕良]
相关报道

·四川达州政法委:开展五大行动 强推政法宣传
·四川达州:推进廉政建设 加强干部队伍培训
·四川南充开展社会治安“百日整治”行动
·四川绵阳检察院:新办法完善廉政风险136项
·四川成都检察院公布2起刑事案件典型案例
·四川高院探索构建教育培训新体系

·四川高院探索构建教育培训新体系
·四川高院探索构建教育培训新体系
·四川法院调研督导大邑法院司法为民工作
·四川巴中中院首次邀请代表委员旁听行政庭审
·四川巴中检察院:全面打造阳光“检务”
·四川成都海关2014年查获12起走私毒品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