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陕西

陕西渭南:469名人才成为破解难题的"智囊团"

2015-01-21 08:56:56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2014年以来,陕西省渭南市公安局党委积极探索,务实创新,大力实施“人才强警”战略,深入推进市县两级专业人才库建设,使涵盖各个领域的“人才库”成为破解警务难题的“智囊团”。截至目前,全市公安专业人才库共纳入县级专业人才363人,市级专业人才106人,为推动公安工作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力资源保障。

  按照12个类别建人才库

  按照刑侦技术、情报信息、社区警务、法律、警务教官等类别细分,确保把各个岗位上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

  渭南市公安局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局党委就人才库类别、标准、建设方案、配套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论证、反复探讨,制定出台了符合当地公安队伍实际的《渭南市公安机关专业人才库建设方案》,并配套健全人才库遴选、培养、使用、考评等制度。

  在市局的引导下,全市公安机关各单位在编在职民警、职工,均可作为入库候选人,不受身份、职务、职级、职称等条件限制,充分调动起广大民警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善谋工作、精于业务、勤于创新的人员,分类充实到各个重要岗位进行锻炼和培养,并对优秀人才、拔尖人才大胆使用,优先提拔。同时,他们鼓励民警立足岗位、扎根专业,不断成长为各个警种的行家里手和专家型人才。他们按照刑侦技术、情报信息、社区警务、法律、警务教官等类别,将专业人才库分为12个类别,确保把各个岗位上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

  依照“四级把关”选人

  通过个人报名、单位推荐、组织确定的程序,采取“单位推、警种点、政工核、会议定”确定入库候选人

  为了最大限度发掘和盘活公安现有人才资源,激发队伍活力,渭南市公安局提出四级把关的人才选拔培养办法,层层筛选。在专业人才库建立过程中,采取“单位推、警种点、政工核、会议定”四级把关的方法确定入库候选人,将个人意愿、工作实绩、德才表现、专家意见有机结合起来,切实选拔出业务过硬、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各类人才,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公安人才队伍。

  经过层层选荐和培养考察,全市12个县(市、区)根据各自实际分别制定完善了本级专业人才库建设办法,建成了本部门的专业人才队伍。一旦遇有急难险重任务时,市局各业务部门可随时调用专业人才开展工作,县级部门可以申请调用专业人才。截至目前,共纳入县级专业人才363人,其中列入市级专业人才库人选106人。

  搭建三个平台用人

  搭建警情研判平台、民警讲堂平台、对外输送平台,为公安实战输送专业人才

  搭建警情研判平台,实现精准打击。他们汇集警务指挥、刑侦、治安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定期开展全市疑难案件研究、警情研判工作。专业人才库建成以来,市局已召集专业人才研讨会3次,对全市入室盗窃、扒窃、绺窃、砸车盗窃等多发性侵财犯罪的规律特点、打防对策进行了深入讨论,指导县级公安机关编发《预警信息》七期。

  搭建民警讲堂平台,实现教学相长。他们发挥综合管理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搭建传、帮、带平台,由6名公文写作人才担任老师,每月确定一个主题轮流授课。去年,他们由市局政治部副主任率先讲授公文写作基本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民警对公文拟制、处理流程的了解程度,增强了民警行文办文能力,为机关各部门工作的高效、快速运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搭建对外输送平台,提升人才库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他们把相互交流、互相切磋作为增强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相继组织开展破案追逃、电子数据勘验、为民服务等一系列比武竞赛基础上,积极鼓励民警“走出去”,在对外交流和学习中实现素质能力的再提升。在公安部组织的“第四届全国警犬技术比赛颁奖暨警犬技术使用经验交流会”上,渭南市公安局从人才库中甄选的民警张磊携带警犬,以精湛的技术取得优异成绩,荣获鉴别科目全国第七名。(记者 白少侠 通讯员 孙力 徐倩)

[责任编辑:王鑫]
相关报道

·陕西铜川公安局帮助农民工讨薪800余万元
·陕西检察院:规范司法行为 推动检察工作发展
·陕西渭南公安局汇报2014年目标责任考核结果
·陕西安康政法委谋划2015年政法工作
·陕西榆林市中院:报刊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
·陕西检察院公开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陕西检察院公开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陕西安康中院:确保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 谱写法院工作新篇章
·陕西法院12368诉讼服务热线正式上线
·陕西延安人大常委会听取全市“六五”普法工作报告
·陕西咸阳中院部署2015年工作
·陕西延安司法局: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促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