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内蒙古

内蒙古:打好三个攻坚战 全力实施三项工程

2015-01-20 08:15:05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法制日报 

  内蒙古自治区有118.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毗邻俄蒙,4200多公里的边境线、连接欧亚大陆的桥头堡,49个民族聚居、社情民意复杂,受经济社会发展尚不平衡、人员流动性加速等因素影响,边境地区社会热点、难点增多,“三股”势力活动频繁,面临的反暴恐形势严峻。

  集中打好“维护北疆安全”“排查化解社会矛盾”“消除公共安全隐患”三个攻坚战,全力实施“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提升政法队伍素质”三项工程,是内蒙古以专项攻坚、项目带动方式促进平安、法治内蒙古建设的具体抓手。

  截至2014年年底,内蒙古刑事案件发案率、八类案件立案数连续3年下降,去年1月至11月,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30.2%,八类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14.7%;进京重复非正常上访连续3年大幅度下降;全区信访总量连续3年大幅度下降,连续8年受到中央维稳办的表彰奖励,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全国综合考评中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这些是内蒙古平安建设的成绩单。

  隆冬一月,天寒地冻,《法制日报》记者在内蒙古采访时,却深切感受到政法战线的干警由上到下的工作热情与干劲,他们的付出,为平安内蒙古做出最好的注解。

  历届党委的高位统筹、安排科学、分工有序,是平安内蒙古的方向保证

  2014年1月26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内蒙古调研考察,他要求内蒙古各级干部要始终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精心做好民族工作,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的屏障。

  “总书记的一番话既是对内蒙古过去平安工作的肯定,又是鞭策。”锡林郭勒盟牧民哈斯对习近平的叮嘱作出自己的解读,67岁的他,因家靠近边境,平时放牧,有紧急情况时,他是草原110的联防队员。37年前,他从父亲手里接过操持家庭的重担,也同时接过戍边的接力棒,草原无警事,一直是他的追求。

  哈斯的境况宛如内蒙古平安建设的一面镜子,在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的重视下,蒙古包哨所、草原110、马背巡逻队等一个个爱民戍边、维护稳定的区域品牌相继推出,有的经验甚至推广到全国,内蒙古走出了一条符合北疆特点的平安之路。

  2013年,新一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赋予“平安建设”新的内容。当年1月11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专门开会研究政法信访工作,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会上强调:要清醒认识全区社会稳定形势,全力以赴抓好发展与稳定两件大事,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着力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夯实基础、建好队伍,切实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确保全区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2014年2月11日,王君在自治区党委政法工作会议上要求全区政法干警要坚守法治精神,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坚决排除各种干扰,只服从事实和法律,不偏不倚,不枉不纵,铁面无私,秉公执法,做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执法者,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主要任务,以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为切入点,深入推进平安内蒙古、法治内蒙古与过硬队伍建设,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的更加亮丽。

  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制定了“三个攻坚战”“三项工程”,首次以项目制推动平安内蒙古、法治内蒙古建设,至2014年,“三个攻坚战”“三项工程”(2013年是“四项工程”)已施行了三年,自治区党委政法委以年中进行专项监督与集中督察,年底进行对账式考核,精细化验收方式,把“三个攻坚战”“三项工程”推进情况列为对盟市、厅局领导班子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

  以2014年“三个攻坚战”“三项工程”为例,自治区党委政法委会同公安、司法行政、工商、边防等部门进行了详细部署,制定了6个总方案、总项目书与44个专项行动方案、项目书及27个专项行动子方案、子项目书,促进程,抓落实。

  “从实际跟踪反馈的结果看,由于靶向清晰、责任明确、落实精准,执行效果十分明显。”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陶建说。

  各级党委、政府“稳”字当头、针对明确、执行有力,是平安内蒙古的重中之重

  2013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时表示,要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这由内蒙古边疆民族地区的特点所决定,也是党中央交给内蒙古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稳定压倒一切。

  围绕稳定,内蒙古制定了维护北疆安全攻坚战总方案,从“敏感节点安保”“严密防范暴力恐怖活动”“重点人口管控”“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专项行动”等八个子方案分别实施。

  以敏感节点安保专项行动为例,内蒙古以健全完善突出社会问题与重大风险隐患预知、预警、预防机制为基本点,做好群体性事件处置的各项应急准备,切实维护国家与自治区重大节日、重要庆典、重要会议期间的社会大局稳定,守好首都“护城河”。

  而严密防范暴力恐怖专项行动,则紧紧围绕反恐怖现实敌情与源头性、根本性问题,明确责任,完善机制,提升能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境内外恐怖势力在内蒙古的破坏,提高反恐怖综合治理水平。

  “这是网枪,只要在10米之内,就能发射捕捉网罩住歹徒;这是防暴盾牌,这是防暴棍……”在呼伦贝尔扎兰屯市公安局大院内,巡防大队教导员宋永刚在向记者介绍警用装备,说话间,两名民警迅速从值班室跑出,发动警车疾驰而去。

  当记者来到该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时,值班民警已经把监控镜头出发切换到刚刚发生的警情现场,画面中,两名民警已经赶到了报案地,用时不到5分钟。

  2014年年初以来,内蒙古公安厅在全区推行“打造城区360秒出警圈和建设110全覆盖处警网”,旨在加强和改进接处警工作措施,并要求全区各级公安机关尽快完成任务。

  目前,内蒙古已在102个旗、县(区)建成主城区360秒快速出警圈,其中,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车站、党政机关所在地、城市广场、大型商场等核心要害部位建成了60秒出警圈,全区80%的旗县主城区出警时间在180秒至300秒之间。

  除了打造主城区快速出警圈,内蒙古还将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警力分配,加快建设覆盖广大农村牧区的全社会出警网。

  “主城区360秒出警,对老百姓来说,是公安部门的一种承诺;对犯罪嫌疑人来说,则是一种心理打压。”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长马明从社会、民心的角度对稳定做出解读,“以敌对分子、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惶恐,换取老百姓的民心稳定与认可,这是社会稳定的一种表达。”

  调解骨干冲锋在前,社会矛盾排查细致、疏导有力,是平安内蒙古的工作亮点

  2014年12月,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人民调解员朱力像往常一样步入设在乌海市乌达区交管大队内的调解室,迎面碰到柴东青大姐,柴大姐的儿子在一次车祸中受了重伤,朱力没少与其打交道。经几番调解,肇事司机与柴大姐达成了赔偿协议,事情办结后,柴大姐几次想表达感谢,但朱力怀孕期间做了几次检查,让柴大姐几次扑了空。这一次,柴大姐拎着几斤自家母鸡产下的鸡蛋来调解室碰碰运气,结果还真给碰上了。这种真挚的感情表达,从2011年参加工作开始到现在遇到多少次,朱力根本说不清,但有人在工作上为她做过统计,四年来,她先后调解大小道路交通事故纠纷600余起,涉及当事人1100余人,协议涉及金额1200余万元,调解率达100%,做到了零投诉、零诉讼、零上访。

  内蒙古包头市北梁拆迁征地工作,是公认的“难活”,青山区人民法院乌素图法庭庭长马嘉彦与同事驻区入户、辨法析理,服务民生发展,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被称为“金牌调解员”。

  70多岁的刘老太太居住在北梁,和3个子女共同生活了20多年。去年2月,其丈夫去世,3个子女和她因为房屋安置和财产继承等问题产生矛盾。刘老太太很伤心,找到马嘉彦,希望他出面给“说合说合”。

  得知情况后,马嘉彦利用周末和公休假日,与同事分成几个小组,分头做刘老太太的家庭工作。此后,马嘉彦又把刘老太太及其子女召集在一起促膝长谈。经过几天推心置腹的调解,刘老太太一家人打开了心结。

  熟悉法律知识、具备丰富调解经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服务北梁群众、化解矛盾,是马嘉彦握在手里的一块“金牌”。

  像朱力、马嘉彦这样的专兼职调解人员,在内蒙古超过30万人,他们遍布城乡、农牧区,冲锋在一线,使社会矛盾的疏导化解由可能变成可行。

  在具体的调解方式上,也是百花齐放。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在矛盾排查化解方面建立了“预警”“定期排查”“分级化解”“应急处理”等六项措施;阿拉善盟在“做决策、出政策、施行政、办实事”的过程中,坚持民主科学决策,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严格依法依规办事,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新的信访问题产生;巴彦淖尔市已连续多年实行“三联六调”(镇、村、组“三级联动”与派出所、法庭、司法所、乡镇维稳办、综治办、信访办“一庭两所三办”六方联调)制度,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乌海市、乌兰察布市依托成熟的行业、专业性调解委员会,为百姓分忧;呼和浩特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在重点领域的历史积案处理、疑难复杂信访问题与重大矛盾清理方面成效显著。

  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内蒙古完成中央交办的重点领域突出信访问题,办结率100%,自治区交办的重点领域突出信访问题,办结率95%,信访人员息诉息访或依法终结备案率90%,进京非正常信访、赴自治区集体信访两项指标大幅度下降,有力维护了内蒙古的社会和谐稳定。

  多部门防控、抓住重点、分段实施、消除安全隐患,是平安内蒙古的具体落脚点

  2015年元月的一天,家住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某小区66岁的李爱莲,吃完晚饭时准备外出遛弯儿,出门前她习惯性地把手伸向自己的拐杖,但又迅速缩回,与丈夫老贾相视而笑后,下楼。

  老贾解释,过去一段时间,他们居住的小区,入室抢劫、盗窃案件时有发生,不得已,他们出门时每人会带上一根拐杖,以防不测。但现在,李爱莲夫妇拐杖的防身功能渐渐派不上用场了,2014年,该小区的刑事案件发案率为零。这得益于乌海市推出的“十小平安”创建工程,即“平安街道(镇)、平安社区(村)、平安学校(幼儿园)、平安医院、平安家庭、平安商场(市场)、平安银行、平安企业(单位)、平安宾馆(旅店)和平安景区”,“十小平安”形成条块结合、城乡互动、各方共建的良好格局和强大合力,构建起乌海安全稳定的社会屏障。

  “十小平安”的实施,来源于内蒙古消除公共安全隐患攻坚战总方案的提出,在这套总方案中,又分为八个行动子方案,涵盖社会治安重点地区与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消除消防安全隐患、防范与处置非法集资等方面内容。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火车站及周边区域,曾经存在卖淫嫖娼、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2014年9月,自治区综治委决定对其进行挂牌整治。被挂牌警告后,通辽市、科尔沁区抽调人员组成专项整治小组,对上述区域进行专项集中整治。在整治过程中,整治小组重点对整治区域940户人口,245家商业网点进行排查,对宾馆旅店、家庭式日租房进行整顿,共处罚违规宾馆旅店33家,查处涉黄刑事案件3起,刑事拘留3人,行政拘留10人,行政处罚10人。

  10月,因整治效果明显,该区域被摘牌。

  包括上述区域,自治区综治委对中央综治委治安专项组通报的3个地区与自治区综治办、公安厅确定9个禁毒重点旗县(区)、24个社区社会治安问题突出的重点部位(场所)进行挂牌整治,并通过重点督查、明察暗访等形式对挂牌整治地区、单位进行不定期动态督导检查。挂牌整治期满后,当地综治委要先行组织考核验收,突出治安问题得到治理,治安面貌确实明显好转的,再由自治区综治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考核验收,对整治符合摘牌标准的,予以摘牌。

  在推动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排查整治过程中,自治区综治委充分利用“考核”“挂牌”“约谈”“一票否决”等措施,并以“关笼子”政策辅以实施,对治安长期混乱、排查不深入、不细致、不彻底、整治措施不力、突出治安问题没有及时解决、治安混乱局面没有改变的地方,轻则给予黄牌警告,重则依照有关规定实行一票否决。截至目前,已有10个地区、部位(场所)在挂牌期满后,因整治效果明显,治安面貌得到明显改观而被摘牌。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法委还提出了隐患排查的具体目标,即重点地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边境等)排查率要100%,问题整治率要100%;重点关键部位(党政机关等)、设施(水、电、油、气路等)排查率要100%,落实责任人率要100%;重点企事业单位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排查率要100%,整治率要100%;特种行业场所排查率要100%,问题整改率要100%。

  为保证排查整治效果,自治区综治委在广泛调研与征求基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内蒙古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规范》,对社会治安重点盟市、重点旗县(市、区)、重点苏木乡镇、街道、重点嘎查、村(社区)、重点部位、场所的认定标准进行了统一。

  “对违法犯罪行为,一方面要依法打击,另一方面要事前防范,从源头上消除产生安全隐患与突出安全问题的土壤和条件,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自治区综治办副主任且国山表示。

  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佳看来,当前内蒙古平安建设总的形势很好,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与满意度逐年上升,但北疆安全稳定的形势不容乐观,他认为内蒙古的安全与稳定具有“普遍性问题与特殊性问题相互交织”“历史遗留问题与新生问题相互交织”“网上问题与网下问题相互交织”“可知因素与突发因素相互交织”“显性威胁与潜性威胁相互交织”五大特征,“这些问题提醒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善于研判,善于把握各种风险特点与演变规律,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于应对,确保内蒙古社会大局的稳定。”他说。

  他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平安建设的内涵与外延扩展了不少,这就要求内蒙古各级党委、政府与时俱进,突破狭义上的平安概念,树立“大平安”理念,这个大平安既包括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又包括维护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也包括社会普遍关注的网络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等。

  “因此,我们工作的着力点既要注重打击、防范、管控,又要注重服务、管理、建设,在全面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进程中,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为全国的平安、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李佳表示。(史万森 张驰)

[责任编辑:赵亮]
相关报道

·2014年全国“扫黄打非”打赢一连串攻坚战
·山东:全方位覆盖 打好“五项整治”攻坚战
·河南:坚决打好改进作风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
·浙江:调集一切资源想尽一切办法坚决打赢百城禁毒攻坚战
·贵州省公安厅副厅长赴六盘水市调研三年攻坚战和户口清理整顿工作
·新疆伊宁:全力打响事故预防攻坚战

·新疆伊宁:全力打响事故预防攻坚战
·贵州省公安厅召开全省派出所建设三年攻坚战督导检查培训会
·呼伦贝尔法院:双百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陕西全省各级公安机关打响国庆安保攻坚战
·青海省格尔木法院“三项举措”打响执行攻坚战
·公安部副部长到南宁考察:全力打赢“两会一赛”安保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