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山东

山东检察院:28件检察工作创新成果亮点多

2015-01-19 09:48:05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正义网 

  1月13日,山东省检察院组织开展的“全省检察机关2014年度49件申报创新成果评审”活动圆满结束,经过初审、公开评审和公示“充分发挥‘检视通’平台作用,积极服务检察工作提职增效”、“创建检察室‘信息超市’,以大数据助推检察室职能作用有效发挥”等28件检察工作创新成果分获奖项。

  山东省检察机关去年以来围绕强化执法规范化、检察信息化和基层基础等“三项建设”进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立足实际,勇于探索,积极打造和培育业务管理、信息应用和检务公开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新机制、新亮点,为新形势下的检察工作及检察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和不竭动力。

  广建“信息超市”在履职服务中“接地气”

  山东省检察院检察长吴鹏飞告诉记者:“全省检察机关要把派驻检察室信息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纳入检察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在全面应用、资源共享、整体升级、注重安全上下功夫,全力打造派驻检察室信息化建设‘升级版’,通过大数据管理应用,为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提供科技支撑。”

  2014年以来,山东省检察机关按照“信息量大、实用性强、效果好”的原则,创建了检察室“信息超市”并在全省推广,要求“信息超市”的“商品”要琳琅满目,要注重深度应用,不断提升“信息超市”信息的实用价值,要突出运转实效,实现信息共享、全方位监督,最大效能地以大数据助推检察室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据悉,山东省检察机关自去年创建检察室“信息超市”以来,556个派驻基层检察室、3000多名检察室人员充分利用“信息超市”服务于齐鲁基层法制第一线,依法受理发生在征地拆迁、低保、粮食补贴、医疗卫生、农业生态环境等领域的职务犯罪举报线索3073件,协助自侦部门查办案件 1322 件,1605 名基层贪官应声落马。标准高、职能全、规范化的派驻基层检察室成为山东检察机关的“新名片”。

  锁定“管理暇疵”在科学规范上求突破

  检察工作日新月异,新形势下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新情况、新问题。山东省检察机关紧盯制约检察工作的“瓶颈”,敢于正视管理工作中的“暇疵”,迎难而上,千方百计“架桥”、“造船”,完成了一项项“过河”的任务。

  “视频资源标准规范不一、难以实现共享;功能挖掘不够、运维保障困难;派驻基层检察室信息无法获取及有效应用等问题一个个出现,必须研究探索新对策。”淄博市检察院检察长黄敬波谈了为何要建立“检视通”的原因。

  通过对“检视通”平台建设的课题技术攻关,淄博市检察院高起点完成了集整体先进性、安全可靠性、开放兼容性等特点为一体,采用视频网关方式,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各类视频的整合共享、融合调度及统一管理的“检视通”平台建设。

  “没想到,通过‘检视通’平台,召开视频会议就像拨打电话一样方便快捷,群众在离家不远的派驻检察室就可以在平台上进行远程视频接访及法律咨询,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太方便了。”淄博市检察院宣传处长杨美昭对记者说。

  通过“检视通”平台,淄博市检察院进行3G单兵侦查取证、远程指导搜查、提讯等40余次,共查办职务犯罪案件167件,大要案率88%,确保了办案安全,提高了侦查效率。其侦监和公诉部门开展了远程案件汇报、提讯、告知等,审查逮捕、起诉案件受理数同比上升16%和37%,案件审结率分别上升4%和2%。

  瞄准“检务公开”在阳光透明里赢赞誉

  推进检务公开改革,是一项重要的检察工作课题。如何开展检务公开?怎样在检务公开中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看得见的公正”、“信得过的司法”?山东省检察机关在工作实践中进行了不懈探索。

  “听证会现在开始!”青岛李沧区检察院派驻九水路检察室就一起标的逾千万元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举行了听证会,他们严格事前告知等程序,采用多媒体展示证据,旁听的5名人大代表都看到了有关证据,收到良好效果。

  山东省胶州市检察院在听证一起经济纠纷案时,对方当场否认申请人宋某父子出示的新证据,后申请人撤回监督申请。会后,参会人员对听证会平等对待、充分保障双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在即墨市检察院听证的一起经北京朝阳法院一审、北京二中院二审、最高法指定青岛中院再审的商标转让合同纠纷案,历时3个多小时听证,通过双方的陈述、质证、辩论,听证员提问并发表意见等程序,改变了以往以书面审查案卷为主的做法,使“事实越说越清”,一举查明案件真相,该省检察院采纳提请抗诉意见后提出抗诉。

  ——这就是山东省青岛市检察院推行的民行检察监督案件公开听证制度,他们在阳光下办案,在监督中执法,取得了明显成效,青岛市检察院也因此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民行厅确定为全国唯一公开听证试点单位。

  山东省临清市检察院则另辟蹊径,创新建设掌上移动客户端,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微信视觉平台“临检微视”,开通微博微信,设立了“新闻会客室”,与各级新闻媒体面对面沟通交流,增大检务公开效应。利用手机报的定制性,建立了面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和人民群众的检察工作评价监督平台,推行诉讼权利义务短信告知、执法效果短信评议等机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构建起了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检察格局。

  记者在山东临清市检察院了解到,该院“五位一体”新媒体工作室建立一年来,发布微博微信360余条,发送各类手机报28期,接受律师网上预约85次,刊发、报道各类检察信息1200余条,对案件当事人回访136人次,发送案件评议短信389条,让群众无时差、零距离了解检察机关执法过程。“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倒逼检察人员规范公正执法,去年以来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满意率达99.5%,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该院检察长杨青对记者说。(卢金增 郭树合)

[责任编辑:赵亮]
相关报道

·检察官教育基金会:在法治轨道上创新发展
·浙江乐清:2014年法律援助案件办理数再创新高
·浙江瑞安司法局:创新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有成效
·创新家事审判机制 用法搭起“亲和桥梁”
·河北省高院:创新机制全面深化阳光司法
·福建龙海检察院:创新宣教形式 防未成年犯罪

·福建龙海检察院:创新宣教形式 防未成年犯罪
·河北衡水检察:立足检察职能 实现创新发展
·四川绵阳:创新法律服务平台 夯实依法治市
·天津公安局:创新模式让110“再快一分钟”
·陕西安康公安局:规范执法 创新打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