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检察院检察长汤尧光
□说这话时,他眉宇间满是辽阔与坚定,只听得我们既激昂又急切———那时的我们,脑海里尽是对新检察长的憧憬与期待。
□有干警是这样评价的:在见过的检察长中,汤检是最认真的,碰到这样的顶头上司,不好意思马虎了。
□他就像《把信送给加西亚》中的罗文,为工作作了太多新的尝试,百折不挠、砥砺奋进,办出了全市近年来首例全省检察机关侦查监督“十大优案”。
□只要他在办公室,前去找他的干警就络绎不绝。他总是微笑着听,保持一种儒雅的清高,清醒,然后突然开口,声音波澜不惊,但表述却极有分量。
他中等个子,不胖不瘦,面白皙,戴眼镜,黑发往后梳,一副艺术家范儿。他就是我们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检察院的检察长汤尧光。我们都喊他汤检。
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在岳阳市检察系统就很有些名气,是首届全国检察机关检察理论人才库人才。当时我跟他素不相识,仅闻其名。后来,我在报纸上偶尔发表诗歌,再到市检察院参加研讨活动偶尔碰到,他笑着和我打招呼,叫我诗人。
但客观上讲,因为工作上没有来往,对他我只是远观而已。
2012年10月,其时秋色正好,他从湘阴县检察院检察长任上交流到我们院。第一次隆重的干警见面会,在全院几百双目光的聚焦下,他从容步入会场,开始他的就职演讲。
“岳阳楼区检察院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在省内外享有盛誉的特别能战斗的先进集体,赢得了全国模范检察院、全国文明单位等一系列最高规格的荣誉称号,在这样的高起点上,我来接任这个检察长,面临巨大的压力、挑战和考验。”接着,他又说,“从今天开始我已经是这个光荣集体中的一员了,作为一名初来乍到的新兵,希望大家给我一点时间,沉下身子调查研究……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楼区检察院的奖牌擦得更亮。”
说这话时,他眉宇间满是辽阔与坚定,只听得我们既激昂又急切———那时的我们,脑海里尽是对新检察长的憧憬与期待。
一
自此一席话,树立了他在我们心中的地位。
“把楼区检察院的奖牌擦得更亮。”
后来,我一遍遍玩味着这句话,我是多么欣赏他的豪情壮志。然而,从别人的眼睛看过去,楼区检察院成绩斐然,早已声名在外,系上鲜花的翅膀还能飞得更远吗?
他坦然接受众人怀疑的目光,只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将全部精力投入工作,从来都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从来都很晚才离开,每天忙得像陀螺。那种鞠躬尽瘁,连旁人看了,都陡然而生一种敬意。
居里曾说:“当我像嗡嗡作响的陀螺一样高速旋转时,就自然排除了外界的干扰。”于他,也应该是吧。
两年的时间不长也不短,作为案管办主任,在工作中我算得上是和他接触比较多的中层。每次去他办公室,或见他正全神贯注修改材料,或正听取工作汇报,或正研究指导疑难案件处理,或正耐心接待群众来访,不知怎的,心中涌上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有时候,他太忙了。说你把资料放这,我晚上带回家去看。过了些日子我以为他忘了,他却打来电话让我去他办公室,每次基本上就谈一个话题,工作干得不错,作为窗口单位,案件管理部门在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上线运行后工作如何更规范。我听出了热切的期盼,但性格使然,难以给他铿锵的回答。把他修改的会议纪要、讨论笔录在科室传阅后,有干警是这样评价的:在见过的检察长中,汤检是最认真的,碰到这样的顶头上司,不好意思马虎了。
是的,一条船劈波斩浪,由不得舵手松懈,他必须沉着冷静,谨慎细致,加倍付出。不过他不孤单,跋涉的路上,身后有一个执着、坚定的团队,方向同样是远方。
二
日子流水一样逝去……他常说,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他天生就是一个事业狂。热爱着,奉献着,焦虑着,孜孜不倦地追求着。一旦摆脱院情不熟的尴尬局面,他也便从困境中走出,开始按照自己最初的设计圆梦了。
譬如他倡导“五个带头”和“一线工作法”,身先士卒,言传身教,为干警树立标杆,他曾头戴安全帽,一身尘土,在企业施工的建筑工地实地调研;譬如他致力创新管理方式,充分估计可能遇到的抵触,坚定不移推行精细化绩效量化考核,向庸、懒、散顽症开刀;譬如他完善案件质量流程管理、动态监督、风险预警机制,确保每年办理的近千件案件高质量、零错漏、零违纪、零投诉;譬如他探索新时期群众工作方式,推出“五心”接访、“五诊”处访,春风化雨,化解心结,不但实现了涉检信访零上访目标,还成功解决多起陈年旧案;譬如他探索完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专业化办理机制,在全市基层检察院率先成立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推行未成年人犯罪批捕、起诉、监督、预防一体化工作机制,作出了全市首例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譬如他拓展法律服务渠道,延伸检察职能,率先成立驻街道检察联络室,打通检察机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譬如他打造书香检察,推出“五个工程”检察文化……
终于,好消息接踵而至:全年综治民调,岳阳楼区检察院检察官形象测评获历史最好成绩;《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机制实证研究》课题获得中央综治委、共青团立项批准,成为全省基层政法单位唯一获批的课题;刑事检察部门获“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控申信访接待工作再获“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示范窗口”等荣誉。这真是:苦心人,天不负。
他就像《把信送给加西亚》中的罗文,为工作作了太多新的尝试,百折不挠、砥砺前进,办出了全市近年来首例全省检察机关侦查监督“十大优案”。
那是2014年4月的一天晚上,岳阳电视台举办对市工商、食药、技监三个部门一把手“电视问政”,百姓代表对集贸市场内的食品安全反映强烈,问得台上的三位一把手如坐针毡。他敏锐意识到其中可能存在犯罪线索。
次日一上班他就部署侦查监督科的同志去核查相关行政处罚案件,结果发现基层行政执法人员的调查取证能力、刑事法律适用能力还未达到“两法衔接”工作要求,致使这些本应受到刑事追究的案件流失,无法补救。
但他不放弃,通过分析工商人员反映的一起模糊线索,他要求侦查监督科打破常规办案模式,直接介入行政执法全过程,指导工商执法人员办理具体案件,直到左某使用双氧水浸泡食品一案被监督移送立案侦查、批捕、起诉到最后判决。
案件办理至此,应该说可以画上一个句号了,但就此止步,不是他的性格。他通过该案正面引导宣传,扩大查处效应,并建议工商部门对集贸市场彻底整顿。如今,那个集贸市场熟食加工摊点经营秩序井然,规范有序。
三
即使收获了饱满的果实,坚韧如他,也不时被基层院案多人少,激励手段欠缺,队伍人才流失严重,干警年龄结构不优,疲劳厌战情绪滋长等共性问题所困扰。但他从不优柔寡断,总能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予以化解,如针对案多人少的问题,他先是到区里争取来十余名检务辅助人员,接着又在《检察日报》、新浪等诸多媒体上登出公告,面向全国公开选调引进多名自侦、公诉业务人才。他直面院里存在的问题,处理的方式透着一种责任和担当。
而他真的是一个有思想且谦和的好检察长,这使我们从未感受到他“剑拔弩张”的刺激和惊悚。只要他在办公室,前去找他的干警就络绎不绝。他总是微笑着听,保持一种儒雅的清高,清醒,然后突然开口,声音波澜不惊,但表述却极有分量。
后来才知道,这是因长时间思索而养成的习惯。他的思索来自书房,在一些场合他总提到他的书房,说那里有万册藏书,什么类别的都有,又说,他不打牌不喝酒从不进入休闲娱乐场所也很少应酬,没别的爱好,平时除了到南湖散步就喜欢呆在书房看书,他的许多想法是在书房静思时所得。
寂寞中,他把这份爱好坚持了近三十年。
困难中的坚持、喧哗中的安静,无疑都是可贵的。他在我眼中,就是一个儒雅,敬业,满腹经纶,不炫耀,不妥协的人。(叶菊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