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四川省法院召开“反规避、惩失信”专项活动和2015年“司法大拜年”专项执行活动新闻发布会,人民日报、新华社、法制日报、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成都日报等22位全国、省、市媒体记者到会。省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李光旭向媒体通报了全省法院2014年开展“反规避、惩失信”专项活动的情况和成效,以及今年1—2月开展“司法大拜年”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活动的工作安排。成都中院、绵阳中院执行局负责人分别通报了成都中院、绵阳中院开展“反规避、惩失信”专项活动情况。
据悉,在为期6个月的“反规避、惩失信”专项活动中,全省法院依法突出执行工作的强制性,充分运用“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加强失信惩戒曝光,发挥执行联动机制作用,专项活动成效明显。一是集中惩戒近4000名失信被执行人,有力打击了规避执行行为。重点惩戒被执行主体隐匿、隐匿财产、恶意降低履行能力、滥用诉讼程序、滥用公司法人制度等五类规避执行行为,依法对3326件案件中3953名失信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其中限制出境1247人,限制高消费1393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3953人,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2850人,向政府部门通报2644人,公开曝光2584人,树立了司法权威。二是集中兑现案款1.557亿元,切实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全省法院共执结案件1029件,执行到位标的额15573万元,召开兑现大会85次,共为2133人兑现案款9257.44万元,切实保障了当事人的胜诉权益。其中,南充法院召开集中兑现大会15次,为979名申请人兑付案款2739.44万元,并为55名特困申请人提供司法救助金39万元。三是580人慑于高压态势主动履行义务,促进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通过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失信惩戒机制、宣传曝光机制和采取拘留、追究刑事责任等强制措施等方式,在全社会打击规避执行行为的强大威慑力。580名被执行人在威慑压力下,主动履行兑现案款1.7187亿元,进一步优化了执行工作环境。
新闻发布会上,李光旭介绍了2015年全省法院“司法大拜年”活动安排。为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贯彻落实省委“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工作部署和省委政法委“转变作风,司法为民”活动,省法院决定于2015年1月至2月,在全省法院开展以“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为主题的“司法大拜年”活动。活动要求做好八类案件的专项执行,分别是拖欠农民工、职工等弱势群体劳动报酬案件,拖欠涉及农民工、职工利益的工程款案件,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抚恤金案件,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医疗损害赔偿和工伤赔偿案件,刑事附带民事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及时兑现当事群众合法权益。活动要求各地坚持涉民生案件执行“三优先”,即优先立案、优先执行、执行款优先发放,开辟维权绿色通道,及时、快捷地实现他们的合法权益。活动要求全省法院加强诉讼执行引导,引导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及时申请诉前、诉中保全,必要时人民法院依职权采取保全措施,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工等的合法权益。同时,要求全省法院加强执行救助,争取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完善执行救助制度,拓宽救助渠道,对特困申请人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给予救助。
·武警四川乐山支队:加强新战士法制教育
·四川乐山公安机关开展“1·14”地震救灾行动
·四川南充政法委:两院要做服务大局的排头兵
·[视频]四川:“三优先”快速办结案件
·四川阿坝:抓队伍建设 建检校合作教育基地
·四川泸州公安局开展“110”主题宣传活动
·四川泸州公安局开展“110”主题宣传活动
·四川成都政法委:深化平安建设 服务经济发展
·四川攀枝花:落实责任 建“大交管”格局
·四川广元:扎实推进党委政府法律顾问工作
·四川绵阳检察院:查办职务犯罪取得显著成效
·四川法院:整治“老赖”3953人兑现1.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