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正是隆冬时节,雪姑娘不知疲倦地吹着寒风。“一九、二九伸不出手,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是黑龙江一带流传的俗语,形象地描绘了当地的严寒。春节临近,那些在寒冷极地保家卫国的基层边防民警工作生活如何?本版编发了一组来自祖国北极大兴安岭、黑河,东极佳木斯地区的稿件,讲述了身处执法执勤、爱民服务第一线的基层边防民警在滴水成冰、积雪没膝、呵气成霜的恶劣环境中,维护辖区平安、关爱百姓的故事。
■我和战友刚一出门,厚厚的大衣瞬间被寒风穿透,零下40摄氏度的寒气冻得我直哆嗦,上下牙床不停颤抖,地面渗出的冰冷透过鞋底往上钻。我觉得仅仅靠我们值班民警人数有点儿少,便摘下厚厚的手套,掏出手机准备打电话请治保骨干和当地猎民到现场帮忙,可我冻僵的嘴张合几下竟然没说出话来。
踏遍群山寻找枪不离身的民族兄弟
刘瀚飞(黑河市爱辉区新生边防派出所民警)
我们所位于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乡,这里冬季漫长、天寒地冻,经常风雪交加。极寒天气和当地猎民的特殊习惯给治安管理带来很多隐患。
我们这里没有集中供暖设施,各家各户都用土锅炉或者火墙取暖,烧不好就容易造成煤气中毒或火险。那天是2014年12月29日的晚上,我忙乎着在派出所锅炉房里添煤。就在这时,电话响了起来,话筒中传出了断断续续、有气无力的声音:“派出所吗?我、我是周玉斌,快……”
我一下就猜出了个大概:这肯定是烧土锅炉造成煤气中毒了!我一边往外走一边喊:“没睡的跟我来!”刺骨的寒风像刀子般抽打在脸上,刘桐、马宁人两位同事和我踏着没膝的积雪向当事人家跑去。不到3分钟,我们就赶到了周玉斌家门前,一把拉开厚重的木门,随着清风吹入,成功解救了煤气中毒后呼吸困难、倒在炕边的周玉斌一家3口。
那几天特别冷,路上积雪厚得迈不开腿。当晚室外温度至少有零下三十五六摄氏度,我们都是单衣单裤冲出去救人的。事后有人说:“天这么冷,你单衣单裤的不要命了?冻上几次就得生病。”我们当时丝毫没来得及考虑这些,因为分分秒秒都至关重要。这里几百户人家,具体情况熟悉得很,知道肯定是天冷取暖惹的祸,要是整利索了再去,人家可能命就没了。
类似大冬天里应急抢险的事在我们这里很多,每次我们都是从暖和的房间里冲到冰天雪地里感受“冰火两重天”。还有一次,也是我值班,半夜11点多钟接到上级警情通报:一伙歹徒作案后分乘两辆车即将经过我们辖区的一个路口。
我和战友刚一出门,厚厚的大衣瞬间被寒风穿透,零下40摄氏度的寒气冻得我直哆嗦,上下牙床不停颤抖,地面渗出的冰冷透过鞋底往上钻。我觉得仅仅靠我们值班民警人数有点儿少,便摘下厚厚的手套,掏出手机准备打电话请治保骨干和当地猎民到现场帮忙,可我冻僵的嘴张合几下竟然没说出话来。
再这么下去一会儿,手机电池就冻得不能用了!我带着战友迅速跑向几百米外的村口。为什么没开车呢?我们的车放在库房里冻了大半天了,没有几分钟的时间预热甭想开出来,这是东北地区基层公安机关冬天最难克服的难题之一。所以,关键时刻还是跑步出警速度快!
我的大脑高速运转,脚步也丝毫不敢停止,如果停住站一会儿肯定冻僵。从黑河市里到我们这里就一条不宽的水泥路,周围都是皑皑白雪,大半夜谁也不敢去雪地里,人真进去了都不用追,半小时就会冻得受不了自己跑出来求助。看着路面厚厚积雪中的两道车辙,我们决定搬运木桩设置“堵截墙”。我们拖着几近冻僵的身体,小声喊着号子,花了十几分钟时间合力搬运了很多上百斤的木桩。这一招果然奏效,我们最终截停汽车、抓获了12名暴力违法嫌疑人。
隆冬时节,一般性的救助和出警还好些,只要时间短、行动快,再加上方法科学,往往能收效良好。怕就怕持枪的鄂伦春族猎民狩猎时出情况。我们派出所辖区是典型的偏远山区、民族地区,到处是高山和森林,全所民警加司机总共才5人,却要管辖着1700平方公里的面积。当地鄂伦春族的100多名男女老少,很多人喜欢狩猎,这给我们的治安管理和警务救援带来很大难度。我和战友最担心的就是辖区里有12名长年用猎枪狩猎的猎民,他们喜爱饮酒,热衷上山远行狩猎。
担心归担心,但这是国家政策给少数民族猎民的特殊待遇,我们既要无条件服从民族政策,还必须千方百计保障他们的安全。经过长期实践,我们在猎民枪支管理方面摸索出不少办法,比如,要靠同猎手们亲如一家的感情,再就是拿出让他们信服的管理办法来。只有猎民遇到危难时给予他们亲人般的帮助,才可能建立起“亲如一家”的关系,才能用警民情、兄弟爱赢得少数民族群众对我们的鼎力支持和理解。
那次也是个风雪交加的大冷天,鄂伦春族村民莫彩珍惊慌失措地跑进了派出所,喊道:“哪个兄弟在啊?我家大红马跑回来了!”
我一听慌了,都说鄂伦春猎人跑山打猎“三件宝”——猎枪、骏马和凶猛的猎狗。这三样都是主人的命啊,单独回来一匹马肯定凶多吉少。还有那杆猎枪呢,带着30发子弹啊!现在来这里旅游的游客很多,一旦出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我着急地问道:“嫂子,大哥去哪儿了?一般马单独回来什么情况?”“肯定出事了,马通人性,这是回来报信了。”莫彩珍说着几乎昏厥过去。
我看了看一望无际的崇山峻岭,赶忙让乡政府值班人员通知所有在家的猎民集体上山寻找葛春强。从中午走到黄昏,从傍晚寻到深夜,我们过了一山又一川,对着山峰呐喊,朝着谷底呼叫……当时,我脸颊、耳朵都冻坏了,可要找的人还没下落,怎么能停下来!当找到葛春强的尸体时,我的棉衣棉裤都冻在一起了,迈一步都很费劲,见拉着尸体的爬犁上还有点儿空地方,我恨不得爬上去坐会儿,可活人必须尊重死者,况且还是民族兄弟。就这样,我把葛春强的猎枪紧紧抱在怀里,硬是一步步走了回来。现在,经常来帮我们这些单身汉做饭的莫彩珍大姐有时还会心疼地问我当时的情况:“山顶的风,没膝的雪,多少衣服也不够啊。你们怎么挺回来的?”
有了感情基础,“控枪”问题就好办多了。我们多次召集猎民开民主协商会,先是确定了上山持枪狩猎、下山枪栓送派出所保管的办法,让这些“民间利器”大部分时间关在了安全的笼子里。
策马奔驰、持枪狩猎,这是鄂伦春民族兄弟传承在血脉里的文化,也是国家特许的政策规定,派出所民警既要协助他们合法使用枪支,更得严防枪支“走火”。鄂伦春成年男子对枪的喜欢,犹如古时英雄对宝剑、铠甲的倚重。我全面研究射击理论,找到了很多小技巧,赢得了鄂伦春猎民兄弟的信任。比如,和他们一起分享高超的射击技巧:我找到扳机击发的十多个击发点,掌握精熟后命中率很高;我能在50秒内蒙着眼睛进行枪支分解组合……看到我用枪的技术是专家型的,猎民们开始听我的话了。
现在辖区成为新建的旅游区,各地游人纷纷涌进,很多当地小伙子开始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民族文化和推广特色居家式旅游上,人均年收入达到14805元。不少年轻的民族兄弟在宣传特色旅游时,都会专门提及我们这里的平安环境。
■我们开着车出去了,所领导的心也就悬起来了,就怕途中出事。不管大家多晚回来,所领导都耐心等着,因为他们知道车子只要进了大山里,是否安全得看老天爷“心情”,人和车在封山的大雪里显得那么渺小。
处警途中危机四伏,冰封世界以苦为乐
刘力刚(漠河县兴安边防派出所民警)
我刚到漠河就体验到了别样的寒冷,寒风吹到脸上有一种刀割般的感觉,自己下意识地摸摸脸,还好没裂开。
在去兴安边防派出所的路上,到处冰天雪地,道路崎岖、险象环生,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路上经常见到3种场景:一是路边竖着“永久性冻土层试验路段”;二是数家汽车厂在这里进行奇寒极端天气下车辆行驶、存放试验;三是一辆车在前行驶,更多的车慢慢尾随其后,为寻找合适的路面超车耐心准备,足见路面上充满危险。
派出所辖区每年无霜期只有八九十天。一入冬,我们就基本断绝了与外界的亲密接触,保障供给需要从更远的塔河县城捎带过来。从2014年国庆节到现在,大家已100多天没有去过县城了,原因就是道路被冰雪覆盖后难以行走。
外界可能担心我们怎么和外面联系?这多亏了现代科技。上级机关平时靠电话和视频系统就可以检查我们工作情况。其实,最严重的考验是我们日常工作中要面临的糟糕路况,每次出警基本都是险象环生,让人后怕。一次,一名住得比较偏远的村民报警求助,出警路上,已有6年驾龄、十几万公里经验的同事刘冠生脑门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他说正在费劲地寻找“路感”:4米宽的道路中间两道车辙中经常出现鼓包冰面,几棵被肇事车撞坏的树木露着刺眼的茬口……尽管刘冠生异常小心,时速不到30公里,仍然在路过一连环陡坡时,原本平稳行驶的汽车突然失控横了过来,然后又横了回去,而旁边就是几十米的陡坡!我们一车人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极度寒冷不仅造成人体抵抗力和操作能力降低,就连手机也冻得无法正常工作。我们都听说过这样的真实故事:当地一司机雪夜肇事后,原本伤得不重,因为雪山里没信号,始终一手拿着车钥匙,一手拨打电话求助,冻死前总共拨出了40多个电话,无一接通……
我们派出所辖区有3个村子,路况很差。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出警时,我们开着车出去了,所领导的心也就悬起来了,就怕途中出事。不管大家多晚回来,所领导都耐心等着,因为他们知道车子只要进了大山里,是否安全得看老天爷“心情”,人和车在封山的大雪地里显得那么渺小。
临近春节,受野生江鱼价格攀高影响,村民打鱼违规作业情况开始出现,我们巡逻执勤的重点更多放在冰雪覆盖的江面上。前几天,派出所组织民警进行界江治安防范巡逻检查。刚刚下了几场雪,整个江面白茫茫一片,狂风吹得我们睁不开眼,所以行走时必须用最稳的步伐、最慢的速度,还要用木棍试探着有没有被渔民凿开的冰窟窿。尽管加倍小心,可我身边的大个子民警张迪还是一脚迈进了水桶形状的冰窟窿里,大半个身子掉进了刺骨的冰水中。我下意识闪电般抓住他一只手,使劲把他拽了上来。当时不知道哪儿来的那么大力气,他可比我重10多公斤呢。
只有冰雪封闭的荒野,没有荒芜的人生!身处封闭大山里久了,我经常用这句话激励自己。既然客观条件是这样,那我们就得态度认真、脚踏实地坚守好这个封闭的山区,守护好群众平稳的生活。
很多山外的领导、同事和好友总是关心我们的业余生活,我每次都在电话里告诉他们:感谢新媒体时代,每到公休时,我会心无旁骛地在网上“走进”山外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浏览各种时政新闻,参与新闻媒体组织的各种摄影征文活动,尽力保持着和外面世界的互动。
■这老虎长得确实非常大,脖子上戴有项圈。一看到它头上的“王”字时,就感觉它的杀气已经顺着寒风飘过来了,我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普京虎”频繁袭扰,年轻新警艰难应对“雪中冒汗”
王继聪(抚远县正阳边防派出所民警)
最近辖区发生了一件“大事”:俄罗斯总统普京放生的老虎“乌斯京”在2014年11月12日从俄罗斯过境到我们这里后,一直在黑瞎子岛和抚远县城附近晃悠,令当地群众胆战心惊。我们抓捕过江洋大盗,手沾鲜血的杀手也能让他绳之以法,但大冬天里老虎来了怎么处置?况且还是涉及国际关系的“普京虎”。
2014年12月2日13时26分,接到群众近距离看到老虎的报警后,我们立刻赶往现场,当时还特意开了一辆四驱越野车,防止老虎发威冲击警车。就在我们到达现场时,原本已钻入树林的“乌斯京”再次出现在路边,距警车还不到10米远。
这老虎长得确实非常大,脖子上戴有项圈。一看到它头上的“王”字时,就感觉它的杀气已经顺着寒风飘过来了,我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趴在雪堆里的“乌斯京”这时正对我们虎视眈眈,不时发出低吼。我们既不能靠近,更不能贸然撤离,否则就会置附近经过的群众于危险境地。好在对峙1分钟后,“乌斯京”掉头向树林深处走去,其间还回头看了看我们,最后跃身消失在树林里。
“老虎逼近县城,不足2公里”的新闻迅速成为当地最具轰动性消息。抚远县、黑瞎子岛所有边防民警立即全体动员起来,24名民警分成6组,24小时不间断执勤,白天人巡车巡,晚上警灯闪烁。
“乌斯京”似乎专门喜欢往人多的地方钻,捕食家畜更是毫不客气。去年11月23日、24日,连续两天晚上,“乌斯京”接连偷袭了黑瞎子岛上一个羊圈,15只羊命丧虎口。
不要说羊,连凶猛的猎狗也难敌虎爪。12月2日下午,一采石场工作人员报警称,采石场饲养的一只狗被老虎咬死并拖走。当事人对我们说,他一共养了3只狗,事发当天,屋外有2只狗不停地叫,他出门一望,看到10米开外晃动着老虎尾巴,此时已有一只狗被老虎咬死。之后,老虎转过身来,他看见了老虎脖子上的颈圈,怀疑就是媒体所报道的“乌斯京”。为了避免受伤,当事人拿出铁盆不断敲击,想吓退老虎,但最后老虎仍将咬死的狗拖走了。
刚从警两年的我,已多次接到跟这只虎有关的报警。每次在现场看到老虎的足迹,或者近距离和它对峙时,都紧张得后背湿透,就怕它转身扑来,更怕它冷不丁地从隐身处腾空袭击。
■晚饭还没吃完,值班室警报再次响起。“这个时候基本都是喝酒、闹事的。”我一边整理装备一边提醒大家,“大家穿厚点,小心被踹。”
东极“110”民警的一天,多少委屈多少泪
田阳(抚远县沿江边防派出所副所长)
我们派出所处于祖国的东极,现在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摄氏度,是名副其实的“极寒之地”。独特的气候环境,让当地居民产生了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
1月5日9时45分开始,轮到我带民警备勤。到中午时,我们不间断地出了3次警:旅店有人自杀、居民室内冒烟、烧烤店称鸽子笼被盗。
15时15分,太阳开始落山,我们也进入繁忙模式。这时,一歌厅有人闹事,我们3名民警赶到现场,发现一名40多岁的女子在耍酒疯,见人就打,民警吴迪上前刚拉住她的右手,脸上就挨了她一巴掌,我和另一民警刘加一立即上前合力制伏了这名女子。室外温度低至零下30摄氏度,我劝说女子到屋内暖和暖和,她不仅不配合,还靠着酒劲不停地打滚、乱骂。后来,该女子看我在旁边守候,趁我不注意竟一脚踢到我裆部,疼得我蹲在地上站不起来了……
我们处警民警一共分3个班,每个班都有1名值班领导、3名民警,一个班24小时,一半时间得在寒冷的室外度过。我们所负责县城繁华地带的治安管理,一天平均出警20多次,加上各类求助电话,值班时很少能消停地在所里待上半小时。天冷后,人们室外活动受限,容易感到压抑,各种矛盾纠纷明显增多。
晚饭还没吃完,值班室警报再次响起。“这个时候基本都是喝酒、闹事的。”我一边整理装备一边提醒大家,“大家穿厚点,小心被踹。”
这次出警的地点是一家叫做“伊力岗”的饭店,两个醉醺醺的人正大打出手,一人拿着酒瓶,一人拿着板凳,老板焦急万分又不敢上前。我和民警李立石等人赶紧上前每2人控制1个,经过一顿拉扯,终于将2人带回派出所处置室醒酒。直到这时,李立石才发现手流血了,估计是被醉汉的酒瓶割伤,在卫生间清洗完伤口,简单地贴了个创可贴就算完事。
20时整,我带着3名民警开始冬夜巡逻。尽管路上行人寥寥,但是火锅店、烧烤店、歌厅、洗浴中心处处灯火辉煌。这个时候就怕喝酒闹事,我们一个冬天的主要警情就是处理这样的事情,最多的一次,我们带回所里8个醉汉。
果不其然,从巡逻开始到23时,又有3起酒后闹事的,好在都当场解决了。快到零点时,派出所转来一名女子的求助,我们驾车赶到,原来这名年轻女子等了15分钟都打不到车,冻得受不了,于是报了警。我们用警车将她送回家,下车时,该女子甚至没有说一句谢谢。(记者 高学德 通讯员 邱小平 褚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