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布局深化改革,强力奠定现代警务基础
2014年深圳公安工作回眸
2014年,对于广东深圳公安而言,是不同寻常、值得铭记的一年。
这一年,深圳公安锐意进取、合力攻坚,从改革中汲取力量,在实干中铸造警魂;
这一年,深圳公安恪尽职守、砥砺前行,依托强大的“人民群众支持网”和先进的“公安机关专业网”,以最高的工作标准、最强的安保措施、最大的警力投入,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
“平安鹏城14”拉开防控整治序幕
110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8.4%,全市综治考核在11家单位中位居第一名
在深圳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深圳市公安局党委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抓手,破解治安难题,“平安鹏城14”行动拉开全年整治序幕,平安深圳建设进一步发力,严查、严管、严打,为全市营造了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2014年,深圳市公安局接报110刑事治安警情数同比下降8.4%;在全市综治考核中,深圳市公安局位居11家单位第一名。
——“平安巡城”行动让城市更安宁。深圳警方完善了勤务报备、情报派单等动态巡逻制度,强化社会面动态管控,总结推广治安理事会、物业联防、治安义工等做法,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邻里守望。全市641个社区全部完成治保组织组建工作,共组建各类治保组织3392个。去年,群防群治力量共协助破获刑事、治安案件2.9万起,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持续提升。
——打击“医闹”让医疗秩序更井然。深圳警方在全市137家医院成立警务室,配置专职民警,建立警医联络机制,组织开展医院安全检查1280余次,破获多起涉医治安案件、刑事案件,有效维护了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
——“护校安园”让校园更宁静。深圳警方成立校园护卫队,建立校园周边治安岗亭309个,加强涉校警情研判,严打涉校涉学生犯罪,强化部门联动和综合治理,大力整治校园周边治安乱点,有效维护了全市校园的安全有序。
“六大专项”行动再掀打击高潮
110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1.8%;刑事案件破案数、逮捕人数同比分别上升20%和26.7%
2014年,深圳警方以广东省公安厅部署开展的“六大专项”行动(涉毒、涉黄赌、涉食药假、涉电信诈骗及银行卡、涉车、涉枪犯罪等)为契机,构建“警种牵头、基层公安主导、全警参与”的工作格局,实现了发案下降、打击上升、社会治安好转的工作目标,全市110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1.8%;刑事案件破案数、逮捕人数同比分别上升20%和26.7%。
——打击黄赌毒不留死角。深圳警方出台了娱乐场所八项严管措施和打击“黄赌毒”专项考核办法等刚性配套机制,有效遏制涉黄赌毒违法犯罪势头。破获毒品案件数、刑拘人数同比分别上升26%、25%;缉毒破案数和刑拘数连续4年排名全省第一。
——破解电信诈骗犯罪“魔咒”,有力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犯罪防控新模式。深圳市公安局反信息诈骗中心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称号。一年来,中心共接听来电62万人次,挽回群众损失合计近2.65亿元。
民生警务渗透鹏城每个角落
试点建立区域户政服务中心,全面推行出入境网上预约办理
深圳公安唱好“民生戏”、打好“服务牌”,着力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手段,强化公共安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使民生警务渗透到鹏城的每一个角落,高质量完成了深圳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各项民生实事,打造全新的“为民公安”。
——交通管理繁中求序。2014年,深圳警方启动“法治通城行动”,推出十大重点整治、十项严管措施,打造法治交通、顺畅交通、幸福交通。
——消防管理稳中求进。持续开展“清剿火患”战役及“利剑”行动,试水“查处分离”改革,组建消防临时执法机动大队,查在先、防在前,督促整改消防隐患10万余处,责令“三停”1000余家。
——便民利民深得民心。试点建立区域户政服务中心,推进户政业务办理“全城通”,全面推行出入境网上预约办理,打造车管服务e平台,成立全天候的咨询服务中心,让公安管理更人性、服务更贴心、办事更便利。
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
确定多个重大改革项目和微创新项目,“科技围合”荣获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奖一等奖
2014年,是深化公安改革布局的启动之年。深圳公安以“科技护城墙”为警务改革主线,探索并建立起中国现代警务的模式和标准。
——改革创新引领发展。2014年初,深圳公安拉开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坚持开门改革,凝聚各方智慧,确定了多个重大改革项目和微创新项目,形成群星璀璨的改革局面。
——警务运作树立标准。全力保障基层、支持一线;启动“深圳公安社会评价”工作,初步建立标准化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建成了指挥中心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处置警情更加规范高效;多个专项行动显现出打防管控新思路、新机制、新流程的强大威力。
——科技革新破解困局。深圳警方率先建成了公安无线虚拟电信专网,“科技围合”荣获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奖一等奖,视频“建、维、管、用”工作标准出炉,利用视频技术协助破案1万余起,协助抓获嫌疑人1.6万名。
法治公安成为法治深圳新名片
推出20余项“法治惠民”工程项目,审议通过《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条例》
深圳市公安局坚持运用法治标准强化自我规范,运用法治思维开展治安治理,有力地维护了法律权威,推进了“一流法治城市”建设。
——法治改革稳步推进。执法办案区建设顺利通过广东省公安厅验收,并建立了“执法办案区动态网上督察系统”,依法维护了公安执法权威和民警的执法权益。
——流动人口管理服务进入法治轨道。深圳市公安局参与草拟的《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条例》经市人大审议通过,成为深圳依法管理服务流动人口的“里程碑”事件。
——执法公信力显著增强,深圳公安先后推出20余项“法治惠民”工程项目,千方百计让群众从中受益。
“专业可亲”成为特区警队新形象
出台“从优待警十项措施”以及“从严治警十项规定”,推出“深圳关爱警察日”
深圳市公安局一手坚持从优待警、一手狠抓从严治警,警队发展实现了新跨越,队伍建设迈上了新台阶,2014年全局共有135个集体、664名民警被记功。
——重关爱、暖警心,凝神聚力。出台“从优待警十项措施”,强化警务勤务保障力度,推出“深圳关爱警察日”,评选“深圳警队孺子牛”,宣传“英雄巡警陈文亮家庭”等警察好故事,民警岗位认同感和荣耀感显著提升。
——严警纪、纯队伍,出台铁规。出台“从严治警十项规定”,开通民警违法违纪举报电话,加大违纪案件查处力度,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落实相关问责措施,“零容忍”查处违法违纪行为,警队作风更加过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树形象、重沟通,回应期待。开展了以“专业精神”为主题的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第十届深圳警察开放日吸引了65万市民走进警营,创下历届参加人数、开放程度、受欢迎度之最,传播了警队正能量,社会反响热烈。
【延伸阅读】
■回顾
2014年,深圳公安大步迈向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并确立了未来发展的基本思路:
绘制“一张蓝图”——继承前人足迹,发扬先辈优良传统,构建深圳城市安全的科技护城墙,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
打造“两张网”——“人民群众支持网”和“公安机关专业网”;
凝聚“三种特色”——将深圳警队打造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流警队,树立深圳现代化警务标准;
建设“四化警队”——把深圳警队打造成“现代化、国际化、规范化、专业化”的一流警队;
注重“五个理念”——更加注重人的发展,更加注重基层基础,更加注重源头治理,更加注重科技引领,更加注重创新发展;
实现“六个强警”——坚持“忠诚强警、作风强警、法治强警、民爱强警、文化强警、科技强警”,走内涵式发展的精兵之路。
■展望
2015年,3个“10件大事”将成为深圳公安工作重点。
记者从深圳市公安局了解到,今年,深圳公安将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全国公安厅局长杭州座谈会、深化“平安中国”建设武汉会议精神,创新落实“依法治国”、“四项建设”等重大决策部署,重点抓好公安工作的“10件大事”、为民服务的“10件实事”、警务生产力提升的“10件要事”,固化社会治安持续好转的经验成果,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推动社会治安进入“稳步好转新常态”。
2015年,深圳公安将以中央“依法治国”、公安部“四项建设”、深圳市委市政府“三化一平台”(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和前海战略平台)蓝图规划作为前进方向和价值取向,以“战略建警、思想优警、作风塑警、技能提警、廉洁护警、生活爱警”为基本方略,以“能否让警务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让民警紧绷的工作压力得到有效释放”这两个“放”作为衡量工作得失、检验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准,全力推进警队建设,坚定不移走出一条“为群众而强、为社会而强、为国家而强、为党的执政而强”的、符合警队实际、具有深圳特色的深圳公安精兵强警之路。(记者 周保军 卢笑 陈奕璇)
·广东民告官案增四成 多涉治安管理征地拆迁
·广东试点跨区域管辖 建立法官业绩档案
·广东深圳前海合作区将试点跨行政区划法院
·广东广州白云警方摧毁特大跨境贩毒集团
·广东首次对法规草案个别条款单独表决
·广东梅州中院:廉政约谈 强化干警廉政意识
·广东梅州中院:廉政约谈 强化干警廉政意识
·广东中山:2014年24名欠薪老板获刑
·广东警方捣毁特大跨境贩毒集团
·提高平安广东建设法治化 科学化 现代化水平
·广东:推进平安建设 全面深化平台创建
·广东惠州:“惠民110”提升快速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