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个子不高、皮肤黝黑、体格单薄,却在交警一线执勤15载。风里来雨里去,一直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与车相伴无怨无悔,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拼命三郎”,他就是临江市公安局交警管理大队城区中队外勤民警秦长安。2005年,被吉林省交警总队授予“全省优秀交通民警”称号;2007年,荣获白山市“先锋工程”先进个人、被白山市公安局授予嘉奖、被临江市政府授予“三等功”;2014年年末,他又荣膺2014年第三季度“白山好人·每周标兵”称号。
1959年出生的秦长安,曾当过兵,退伍后便与公安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1999年春,他被正式调到临江市公安局交警管理大队城区中队担任外勤民警,从那时起,马路成了他坚守的工作岗位。
秦长安对自己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天早上不到6点钟就从家出发赶往执勤路段,一直要工作到晚上19时许,一年365天,几乎天天如此。夏天酷热难耐,冬季风雪交加,但他都风雨无阻,无论外界条件多么恶劣,执勤岗位上的秦长安始终精神饱满。
现年56岁的秦长安在城区中队是最年长的执勤民警,无论节假日,在临江辖区的繁华地段或者危险路段,人们经常能见到他的瘦弱身影,称他是“镶嵌”在马路上的一颗闪亮螺丝钉。
逢年过节,临江市区的一些小商贩为多获得利润,强行占道经营,严重影响交通秩序,为了躲避交警,他们起早贪黑跟交警“藏猫”。秦长安开着警车“跟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他与同事们的努力下,那些违章占道的“摊儿”无处藏身。更有一些车主和驾驶人,无视交通安全“多拉快跑”赚外快。秦长安每天带上他的警务执勤小组,实行错时执勤工作机制,延长早晚在路上执勤的时间,使这些人员的伎俩无法得逞。
“人的一生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警察这个职业,赋予你职责,就应该去完成好这一使命。”秦长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07年,省道沈长公路临江至长白路段有一处危桥重建,需绕乡道行驶,狭窄的路面只可单向行驶,不可以错车通行,如果一分钟没有交通指挥,两边的车辆就会堵上一长串。秦长安便与队友们24小时坚守在公路维修段上,住的是临时搭建的简易帐篷,且一天都没有休息过,一直坚持到4个半月后的工程结束。像这样的事,秦长安已经记不清做过了多少次。
大客车司机吴先生一直做的是从临江市里到乡下往返的班车活,与秦长安经常打交道。他说:“秦警官人可好了,对我们就像亲人一样,一点没有警察的架子,每到雨、雪天他都提醒我们慢点儿、注意安全,还叮嘱我们路上遇到什么突发情况就第一时间找他。特别是一些外地车主,因为对本地路况不熟悉,秦警官总是细心地帮他们引路、找修车厂,他是个热心肠。”
由于长年累月的超负荷工作,秦长安患上了心动脉过速症,每分钟脉搏跳动200余次。2011年3月9日,他在长春市吉大二院做了心动脉手术。术后一周,他便要求出院。当时医生建议他回去后要休息半年以上,可秦长安放心不下自己的工作,主动提出上班。
临江辖区沈长公路临江隧道地段是全省重点交通违法整治地段,秦长安上班的第2天,得知该段警力不足,他便找到领导,要求到花山中队参加整治行动。面对他的坚持,大队领导再一次“妥协”,随后,秦长安就赶
到了执勤地点,他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个刚刚做完心脏手术的病人,在临江隧道危险路段,指挥车辆慢行,严格处罚违法车辆,告诫过往驾驶人牢记交通安全……整个专项整治行动期间,他没有因身体虚弱耽误一点工作,各项工作指标均列在整治行动小组全体民警的前列。此次整治行动在秦长安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四项交通指数与同期相比大幅下降,该路段的交通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我们经常开玩笑叫他秦大大、老秦头、秦叔,他特别随和,还是个‘刀子嘴豆腐心’。工作上,他是业务‘大拿’,我们不懂的,他总是苦口婆心地教,要是大家哪里做得不对,他也批评教导,就像我们的长辈一样。要是谁家里遇到什么难事,他都帮着出主意、想办法。”与秦长安共事有8年之久的协警吕升坤由衷地说。
工作上的秦长安总是忙忙碌碌,但在家庭生活中,他还是一位大孝子,妻子眼中的好丈夫。已经年逾九旬的老父亲一直跟秦长安生活在一起,由于老人腿脚不便,每天晚上他都要照顾父亲大小便五六次,他觉得自己平时工作忙,都是妻子在家照料,也想趁着有限的时间,帮妻子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也为父亲尽尽孝心。
面对眼前的荣誉,秦长安总是淡定地说,作为一名公安民警,他就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等若干年后,回想从警历程,能用自己的点滴努力,换来临江市民的安全出行,不留下遗憾,就无愧从警生涯,便是件幸福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