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日,天气特别冷。下午1点刚上班,吉林省四平市公安局阳光派出所领导就找到了陈丽,说有事要谈。陈丽是一名社区女民警。社区女民警在当地本来就不多,岁数大的社区女民警就更少了,52岁的陈丽在四平市公安系统中可谓凤毛麟角。热心肠、大好人,居民们都这样评价她。
所领导找陈丽不是谈工作的事:“陈姐,你回家先休息两天吧,你的各项身体指标都不太好。如果有急事,我们再找你。”原来,最近分局刚刚给全体民警进行了一次体检,陈丽的体检结果很不乐观:糖尿病又加重了,心脏状况也非常不好。
陈丽放心不下社区里的杂事儿,决定再去社区走一圈,看看有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在社区办公室,陈丽与社区干部聊了聊辖区治安、居民生活等情况。这一聊,聊出一个陈丽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患有精神疾病的孤儿刘佳(化名)低保可能要被取消了。
听到这个消息,陈丽当时血压就有点高了:如果没有低保,刘佳以后可怎么生活呀?在社区办公室,陈丽当场抄起电话与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取得联系,详细询问刘佳的低保情况。获得的信息是:刘佳的确有可能被取消低保待遇。
刘佳的情况非常特殊。刘佳的父母本是某大学老师,家庭条件非常不错。在她刚上高中时,母亲突患重病,家里几乎倾尽所有积蓄,母亲最终还是撒手人寰。母亲的去世,对刘佳和其父亲打击很大。母亲去世不久,刘佳的父亲也检查出患有癌症,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在勉强支撑了3年后,父亲也离世了。18岁的刘佳一下子成了孤儿,精神也彻底崩溃了。经医生检查,确诊她患有精神疾病。
患病的刘佳经常会失去控制,毫无理由找茬儿与邻居争吵。大家都知道刘佳境况可怜,都尽可能让着她。刘佳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她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没有人照顾,自己又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陈丽从一位居民口中知道刘佳的事情后,多次上门与刘佳沟通,力所能及地帮她做些家务。为了解决刘佳的经济来源问题,陈丽几乎跑断了腿,为她四处奔走,最后好不容易才为她办理了低保。
病情时好时坏,生活不能自理,这是刘佳享受低保待遇后面临的最大难题。再三思考,陈丽把刘佳的情况向所领导进行汇报,经过几次沟通,好歹做通了区民政局的工作,他们决定破例把刘佳安排到民政局下属的一个养老院。在养老院生活,是要缴纳一些费用的。还好,有陈丽帮助办的低保,在这个时候起了关键作用。
陈丽了解到,之所以刘佳的低保出现“危机”,是因为前几天区民政局和社区全面普查低保,在核实刘佳是否具备低保条件时,发现她尚有一套父母留下的住房。按规定,拥有私有产权住房的公民是不能享受低保待遇的。由此,相关部门才决定收回她的低保名额。
离开社区,当天陈丽没有直接回家休息,而是开始跑街道、民政等多家部门。3天时间里,陈丽跑了9趟区民政局,真诚与相关人员进行协商,跟他们摆道理、举例子、讲事实。大家一看到陈丽来了,就笑着说:“你这人,可真犟!都说不行了,政策在这儿明摆着呢。”
陈丽不服输,仍然坚持寻找一线希望。最终,事情终于有了转机,转机是陈丽在民政局晕倒“换”来的。
12月4日一大早,陈丽照例来到区民政局,可工作人员仍然坚持不更改决定。由于连日奔波,那天陈丽的身体状况格外不好,一瞬间她的血压就上来了,心脏病也犯了,一下子晕倒在区民政局低保办公室。
这一晕倒,可把相关工作人员吓坏了。幸好陈丽身上带着药,半个小时后,陈丽恢复了神志。民政局领导获知了情况,开了个简短小会,当即决定特事特办,为刘佳保留低保名额。这下,陈丽长舒了口气,血压也渐渐平稳了。
回到家,陈丽把这个喜讯告诉了丈夫和女儿。他们心疼地埋怨她好一阵子:“你啊,为了工作连命都不要了!要热心帮助他人,先管好自己的身体吧。”
陈丽喜滋滋地说:“这些都是老毛病了,没啥大问题。刘佳是个苦孩子,我得帮她。别看保留了低保这件事不大,但这事关乎着刘佳今后的生活啊。只要我还能走动路,我就要管到底!”(记者 李吉胜 通讯员 钟汝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