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民警黄德水制作“特殊家谱”,专为迷路老人寻亲
不到30分钟,就能帮迷路老人找到家人
面对无法准确表达身份信息的走失老人,民警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核对身份信息。近日,福建省福州市公安局仓山分局三叉街派出所村东社区民警黄德水制作了一本“特殊家谱”,大大缩短了核对身份信息的时间。
“去年12月9日,正好我值班,接到热心群众报警,称一名老妇迷路。接警后,我马上把老人接到了派出所。”黄德水介绍,由于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还操着一口难懂的方言,沟通了十几分钟仅弄懂老妇姓林,家在三叉街街道村东社区。黄德水登录警务信息平台逐一核对信息,花了4个小时,终于查实了老人的情况,并联系其家属将老人接回家中。
送走老人后,黄德水陷入了沉思。自己所负责的村东社区多为老旧小区,留守的年迈老人很多,老人迷路、走失的警情也常常发生。仅在2014年,自己就处理了28起老人走失的警情。走失的老人往往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身份信息,要核对身份信息,常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走失的老人快速回到家人身边呢?
黄德水想到制作一个老人信息簿,于是他逐户上门,将社区里60周岁以上老人的年龄、照片、住址,以及沾亲带故的第一、第二联系人信息和电话号码,有无走失记录等情况进行采集、编录。不久,一本共95页,涵盖470位老人情况的信息簿诞生了。在制作封皮时,黄德水将这本信息簿命名为“特殊家谱”。
2014年12月24日,派出所里又接到老人走失的警情,这次黄德水不慌不忙地拿出了“特殊家谱”。通过对老人长相特征和姓氏进行比对,不到10分钟,就与老人家属联系上了。
现在,有了“特殊家谱”,遇到能说出名字或者住址信息的走失老人,民警在“家谱”内直接搜索就可以找出详细的身份信息;遇到无法准确表达信息的老人,民警直接通过照片进行比对。这本“特殊家谱”投入使用近一个月来,黄德水共帮助6位老人寻亲成功,平均耗费时间不到30分钟,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
据了解,仓山分局准备将这种做法进行推广,让更多的走失老人能尽快找到家人。(记者 梁仁昌 通讯员 张宁 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