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平安使者

守望正义——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

2015-01-14 08:40:25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检察日报 

  吴慧清

  吉林省长春市检察院控告申诉处接待科科长

  ■一句话推荐:“窗口”播撒阳光正义,上访群众的知心大姐

  ■感人故事:

  一年夏天,年过6旬的张大妈哭着来到长春市检察院信访接待室。吴慧清快步走到张大妈跟前,搀扶着老人坐下。“大妈,您慢慢讲。”吴慧清端上一杯茶递给老人,耐心听她讲。

  上世纪80年代,张大妈的儿子被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张大妈始终难以接受儿子所受到的刑罚,走上了漫长的申诉之路,但始终没有结果。

  仔细看过发黄的判决书,吴慧清发现,判决并无错误,是老人的理解有误,如果简单地否定老人的诉求,很难想象老人的上访之路还要走多久,对司法机关的误解还会有多深。经领导批准后,吴慧清留下了所有判决和裁定,并安抚老人说:“给我们几天时间向有关部门核实,一定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从那以后,张大妈每天都到信访接待室等结果。每天中午,吴慧清都请她到食堂吃午饭,边吃饭边与她交流,一点点做她的思想工作。经过反复审查材料并与有关部门沟通后,吴慧清耐心地告诉老人,法院判决没有错误,又像“唠家常”似的给她讲解相关的法律依据。

  “大妈,您再继续上访下去没有任何意义,请您相信我。”或许是说法到位,或许是情到深处,张大妈点点头,接受了这样的事实,结束了上访之路。

  李明

  黑龙江省同江市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科科长

  ■一句话推荐:用笑脸温暖百姓心

  ■感人故事:

  2001年的一天,同江外运公司下岗职工集体来到同江市检察院上访。他们情绪激动地涌进接待室,反映单位领导贪污,要求检察机关立案调查,否则就去上访。看到这种情况,李明一脸笑容,劝他们先冷静下来,详细说明事情缘由。

  原来,同江外运公司解体后,下岗工人的养老金靠出租公司大库支付。现有人到法院起诉,申请查封并拍卖大库偿还欠款。职工们怀疑是公司原经理与他人合谋制造虚假债务,企图侵吞公司财物。为避免矛盾激化,更重要的是给下岗职工一个明确结果,20多天里,李明与同事先后调取了几十本该公司经济活动往来票据,一笔一笔地核对;寻找相关证人,一项一项查证,既没有发现贪污行为,欠款也真实有效。按说这件事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李明看到下岗职工们无助的眼神和失望的表情,心里很不好受。她多次找到债权人协商,请法院帮助调解,最后债权人同意放弃利息要求,职工集资还上本金,大库产权得以保存,职工们的养老金有了保障,李明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几天后,职工们又一次涌进了接待室,送来了锦旗,送来了感激。

  17年来,她就是这样,“一张笑脸相迎,一声问候相询,一片诚心相谈,一腔真情相助,一句暖语相送”,500多起信访案件成功化解,10多起贪贿案件成功侦办,为边城稳定和百姓幸福撑起一片蓝天。

  葛海英

  上海市杨浦区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

  ■一句话推荐:坚守公平正义,做到服务群众,向前一步

  ■感人故事:

  2013年7月的一天,一个中年女子推开葛海英工作室的门:“葛老师,帮帮我儿子吧,否则他这辈子就毁了!”

  来访者的儿子小李,在未成年时因犯强奸罪被逮捕判刑,由于户口簿上一直记录“逮捕注销”四个字,影响到他刑满释放后的工作和恋爱。经历多次挫折后,现已30岁的小李一蹶不振,每天都窝在家里玩电脑上网。李妈妈看在眼里,急得不行,却又束手无策。偶然一个机会,李妈妈得知“葛海英工作室”,求告无门的她向葛海英发出了“帮帮我的孩子”的求助。

  同样是母亲,葛海英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被深深触动,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法律允许的框架下,帮助小李告别过去,重新开始。

  葛海英仔细核实了小李案发时的确切年龄和犯罪事实后认为,虽然“未成年人刑事记录封存”制度是在2013年1月1日才实施,但小李的情况是符合“污点封存”条件的。于是,她与公安机关反复沟通协商,最终按“未成年人刑事记录封存”的相关工作规定为小李更换了新的户口簿,困扰李家13年的烦心事终于得到了解决。

  2014年除夕,拿到新户口簿的小李给葛海英打来电话:“葛阿姨,谢谢你,明天就是新年了,我的人生也将翻开新的一页!祝你新年快乐!”葛海英觉得这是她收到的最好的节日礼物。

[责任编辑:李镕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