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平安使者

守望正义——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

2015-01-14 08:40:25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检察日报 

  崔宇

  山西省大同市城区检察院纪检组组长

  ■一句话推荐:以蒲公英一样的坚持和守望将爱的种子播撒到每个角落

  ■感人故事:

  在山西省大同市,学校里的孩子都很期待听“知心姐姐”讲故事,社区的老百姓也很期待向“知心姐姐”反映身边的困难……

  “知心姐姐”是“知心姐姐青年志愿者法律服务队”的队员,而崔宇则是这个服务队的队长。从2007年服务队成立以来,崔宇利用业余时间带队走进学校、社区和农村,将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和法律维权教育做到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

  服务队成立后的第一次法律宣传,就让崔宇感觉到“看似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那是在城区第13小学做法律宣传,学校领导和老师都很支持,但是学生家长却觉得这样会耽误文化课。这让“知心姐姐”服务队的队员们很受打击。

  “万事开头难,只要我们一步步去做,总会有好的结果。”崔宇这样鼓励大家。

  在城区第47小学的一次普法中,服务队很受鼓舞。那是新学期的第一天,她们来到学校,见到了退休后长年累月坚持义务普法的法治辅导员张振昌老人,老人讲述他对普法的认识,同时鼓励大家坚持做,这也成为服务队的最大动力。

  7年间,她们的脚步遍及大同市50多所大中小学校,志愿服务学生5万余人。40余个街道社区,开展法治宣传近100次,接受群众法律咨询1000余次……

  孟志春

  内蒙古自治区小黑河地区检察院监所检察室副主任

  ■一句话推荐:多“情”老孟

  ■感人故事:

  孟志春的不讲情面是出了名的,有人说,挺肥个差事,让他干得清汤寡水的。老孟负责对监狱呈报的减刑、假释、保外就医案件进行审核,只要他手上松一松,紧一紧,就有好处。一次审查减刑材料时,他发现罪犯李某一稿两投骗取奖分,建议撤销其呈报减刑,有人来说情,他坚持原则,秉公办理。罪犯张某减刑条件不符,其家属找到孟志春苦苦哀求,送上现金请他通融,他严词拒绝,晓以利害。对不符合标准或伪造材料的案卷,他不放过一丝一毫,为此他得罪了不少人,甚至受到威胁恐吓,让他小心身上的“零件”。有人问他怕不怕,他说:“我怕,但我更怕他们出去继续危害社会。”

  看似无情的孟志春,行的是大道,讲的是真情。在审查刘某的减刑材料时,因一项专利属立功还是重大立功,刘某与监狱方面产生认识分歧,如何界定将直接影响减刑幅度,问题反映到检察室。对于法律规定不明确的这类问题,照常理老孟只要支持监狱的意见,签个字,这事就算画上了句号,谁也无可厚非。可他认为事情虽小却是关系当事人切身利益的大问题,绝不能草率决断。在他的积极协调下,法院专门在监狱召开现场听证会,研究界定专利问题,刘某最终获得较大幅度减刑。服刑人员孟某因家庭生活困难,交不起罚金,影响减刑申报,心理压力挺大。孟志春摸清情况后,主动联系他家人到居委会开来贫困证明,使其减免罚金顺利申报减刑。

  吴凤杰

  辽宁省丹东市检察院侦查监督处处长

  ■一句话推荐:默默奉献,甘守清廉

  ■感人故事:

  在办案过程中,吴凤杰以高度的责任感,不让任何一个有罪的人逍遥法外,更不允许无辜者蒙冤。

  2007年12月至2008年4月,犯罪嫌疑人蔡某、林某、姜某10余次结伙作案,盗窃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多个基站内的价值近20万元蓄电池,赃物被犯罪嫌疑人王某、尤某收购。吴凤杰在审查此案中,发现蔡某在实施第一次盗窃时,供认伙同尹某共同盗窃,由林某与尹某共同去销赃。吴凤杰捧着卷宗翻来查去找不着佐证材料。为了查明真相,吴凤杰提审了林某及购赃人王某,反复细审详问。最终,发现蔡某口供有假,其共犯的真实姓名是任某而不是尹某。侦查机关接到吴凤杰的《应当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后,立刻对任某网上追逃,2010年3月16日任某落网。

  批捕工作是检察机关进行诉讼监督的第一道环节,也是惩治犯罪保护无辜的关键环节。吴凤杰从事侦查监督工作7年来,纠正侦查机关违法24次,追捕犯罪嫌疑人28人,立案监督8件(侦查机关全部立案)。对在校学生、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吴凤杰则积极主张宽缓的刑事政策,指导基层院不予批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18名。如今,这些未成年人无一人重新犯罪,侦查监督处获得辽宁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荣誉。7年来,她主办案件130余件200余人,审核案件520余件860余人,其中,大要案50余件90余人,批捕准确率和有罪判决率均为100%。

[责任编辑:李镕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