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辽宁大连:"110"接警员为城市安宁"打更"

2015-01-13 15:32:57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辽宁长安网 

  “110”常被人们称为“生命线”。在普通人眼里,“110”似乎无所不能,不管遇到什么麻烦,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拨打“110”。“110”接警员们,就是这条生命线上的守护者。他们必须时刻准备着。清晨,他们早已守候在电话机旁;夜深了,人们沉睡时,他们独醒。多少个举国同庆、团圆的日子,他们仍然一如既往地守着电话,围着冰冷的机器,从子夜守到黎明。但是,他们却换来了人民的安宁、社会的和谐。

  在铃声此起彼伏的接警台上,每一天,大约有三千多个电话打进大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的110报警服务台,人们通过110这根无形的“输入神经”,将警情传至公安局的“神经中枢”——指挥中心。

  在这里,警情得到快速分类——是需要救助、重大事故、治安案件,还是发生了犯罪行为,并得出先期处置的决定,再经由“输出神经”传至公安一线民警,进行尽快处置。

  辽宁省大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一共有18名接警员,分为两班,每班9个人,24小时接听电话,一个人平均12小时接听电话300个左右,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和这座城市各个角落的安宁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个接警员就是一个作战平台

  接警员接到警情,要迅速判断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迅速将警情流转,出现差错就很难挽救或造成严重后果。为了及时确定事发地点,准确分流警情,接警员一有时间就聚到一起研究地图,他们在全市各条道路、桥梁及多个居民小区做了标记,地图上各色笔迹圈圈画画了许多标记。“只有把全市所有地理标记烂熟于心,才能沉着应对每一起警情。”指挥中心副指挥长吕卓说。

  接警员每分钟的打字速度都保持在100字以上,几乎每个接警员都可以准确无误地报出水、电、煤气及有线电视等民生业务部门的联系电话。“你好,这里是大连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简单的一句话,110接警员们每天要重复成百上千次。按照规定,电话铃一响,接警员自动通过耳麦接听,并同步在键盘上飞快录入警情内容,流转相关单位,这一系列动作一般要在一分钟内全部完成。

  身为接警员,他们深刻理解这个岗位的重要,即使身体不适或者有点小毛病,都不会请假,而是选择坚守岗位。可是,一些恶意报警或骚扰电话却让接警员们感到一阵阵酸楚。接警员小慧频繁接到同一男子打来的电话,刚刚说一句“你好”,电话那头便传来男子的辱骂,无缘无故受这样的委屈,她难免哭鼻子。由于工作性质特殊,接警员们依然要放下委屈,马上调整情绪,接听下一个报警电话。

  大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绝大多数都是女接警员,而且都讲着一口标准、甜美的普通话,正因为这样时常接到恶俗下流的骚扰电话,大家只有道不尽的尴尬和无奈。

  20多岁的接警员小房第一次接到骚扰电话时,起初还没察觉,当她意识到对方在讲下流话时,脸唰地一下红了。“我们每天接到的骚扰电话平均有近千起,约占了报警电话总量的30%以上。”她说。

  令他们记忆犹新的,是一次智斗色魔的事。

  2006年7月中旬,110报警服务台不断接到一名男子打来的骚扰电话。“小姐……我很空虚,可以聊聊吗?”男子一阵嬉笑后挂断了电话。随后,男子又打来电话,频频用“我很爱你”等言语向女接警员小房“求爱”,而且用语下流。

  小房按照来电号码重拨回去,发现对方的电话已停机。几天后,该男子又打来电话,小房多次严厉警告他,打骚扰电话要负法律责任的,对方沉默了一会,就挂断了电话,自那次以后该男子再也没有骚扰过。

  一句“新年好”感动在心中

  2014年大年三十的晚上,轮到接警员小邱值夜班。这是家住沈阳的她,第一次没有在家和家人过年。

  一阵电话铃声响起,她很麻利地接起了电话。

  “新年好。”一中年男子亲切地问候。

  她一下没反应过来,愣了一会儿,她习惯性地问道:“您好,这是110,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吗?”

  “没事没事,就是跟你们道个新年好。大过年的,你们还要工作,真的很辛苦啊。”电话那头传来男子爽朗的笑声。

  居然是问候新年的电话!接线快一年来,她似乎渐渐习惯了别人的数落,一股从未有过的暖流在心底涌起。平时口齿伶俐的小邱突然失去了所有的语言。长这么大,祝福电话接多了,但是从来没有像这一次让她百感交集、鼻子一酸。

  “每年元旦、大年三十,都会接到一些市民打来的问候电话,有以前报了警接受过帮助的市民,也有素昧平生的陌生人。这是我们一年当中最舒服的时候。一年忙到头,所有的辛劳在那一刻似乎都值了。”接警员小邱笑着说。

  在岗的时候接警员是不允许接听手机的,晓琳刚刚大学毕业只身来到大连,妈妈对她的思念也只能寄托于电话。老人有时算不准晓琳的倒班时间,联系不上晓琳,一着急就拨打110,2014年农历大年初二,晓琳接到妈妈打来的报警电话,听到熟悉的声音时,晓琳反复劝说妈妈不要再打110找她。放下电话,她再也忍不住了,泪水不停地流,一个字也说不出来,那天,大家都哭了。一天深夜凌晨一点多钟,一名男子打进电话,气息微弱地说自己被打劫了,伤得很重,在一个没人没灯的地方,根本提供不出具体的地址,小房只能细细地问他,最终该男子说旁边有一台车,经过联系车主确定了该男子的位置后,接警员立刻通知了当地派出所的民警,将该男子救走。男子康复后,专程打来电话感谢接警员的救命之恩。

  2014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接警员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女子颤抖又急促的声音:“110吗?我被人跟踪了,怎么办?”接警员快速询问具体情况。她是一名单身女子,下夜班回家时经过一段小路,却发现后面有一男子一直在尾随。

  接警员提醒她往人多的大路上走,边走路边提高音量,警方会立即调派巡警。不一会儿,女子那边重重呼出一口气,急促的声音变得平稳:“那个人听到我在打110报警,已经吓跑了。谢谢你了!谢谢你陪我走这段夜路!谢谢!”一声声“谢谢”,像一股股暖流流到接警员的心底。

  “生命线”需要更多理解和呵护

  按规定,电话铃一响,必须在铃响3声内麻利地接起;接警员会边询问边在键盘上飞快录入报警信息,报到各区处警台出警……这一系列过程,通常在1分钟内熟练完成。

  王慧常常是在红灯亮起、铃声未响就接通电话,“我能理解报警人焦急的心情,尤其是对于身处险境的人来说,时间就意味着生命”。

  “接警员们有很强的奉献精神,希望市民能多给他们一些理解!”指挥中心副指挥长吕卓真诚地呼吁。据了解,接警员每天倒班上岗,以保证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都在岗。遇到忙时,接警员们连喝口水、吃口饭的时间都没有,边接电话边吃饭是常事,等接完几个电话,饭都凉了。尽管接警员都还年轻,但许多人都落下了各种职业病,如慢性咽炎、腰椎病、颈椎病、肠胃病、视力下降等。

  此外,骚扰电话也是让接警员们头疼的问题,吕卓呼吁市民多多呵护这条“生命线”。有一些群众认为110就是“有求必应,一拨就灵”,不管是否属于公安管辖范围,不管大事小事都拨110。有叫110查话费的,有叫110关路灯的,有叫110扫路面玻璃的,有叫110抓自己不读书的孩子的……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们都耐心解释给群众听,哪些是公安管辖范围,哪些是工商、环保、文化、城管、卫生等联动单位的管辖范围。

  吕卓强调,对于不属于公安机关范畴的报警,接警员会为市民提供相关职能部门的电话,请市民自行拨打。

  警方在此呼吁市民:合理利用110资源,不要乱报警、报假警或故意夸大警情,更不要骚扰110。对上述乱报警等行为,公安机关将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分别给予批评、警告、罚款甚至治安拘留的处罚,情节特别严重的将追究刑事责任。

[责任编辑:王鑫]
相关报道

·辽宁锦州:环环紧扣 推进依法治市
·辽宁高院检察院联合听取驻连代表意见
·辽宁检察院对大连检察工作提出"四适应"要求
·辽宁锦州公安局总结2014年工作亮点
·辽宁制定公共安全技术防范条例
·辽宁法检“两长”走访人大代表

·辽宁法检“两长”走访人大代表
·辽宁北镇:采取“四严”举措 筑牢学校和医院安全防线
·辽宁大连中院召开王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辽宁抚顺中院:打击违法犯罪 助力经济发展
·辽宁锦州中院2014年清理执行积案11599件
·辽宁本溪检察院打击涉农职务犯罪